王文霞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腫瘤科駐馬店 463000)
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文霞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腫瘤科駐馬店 463000)
目的:探討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胃癌患者74例,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抑郁發生情況及生活質量差異。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抑郁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可有效降低胃癌患者抑郁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胃癌;營養支持護理;心理護理
胃癌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據統計,胃癌發病率居我國惡性腫瘤首位,多發于50歲以上人群,且男性患者約為女性患者的2倍[1]。胃癌主要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臨床表現為胃部疼痛、背部放射性疼痛、身體質量下降等。手術、化療為胃癌治療的主要方法,但長期反復的治療容易影響患者生理機能,加重患者負性情緒。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對疾病的治療和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將營養支持護理和心理護理聯合應用于胃癌患者中,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74例胃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帶有鼻腸管,給予鼻飼飲食。根據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女15例,男22例;年齡42~64歲,平均年齡(53.92±8.68)歲。觀察組女14例,男23例;年齡43~65歲,平均年齡(54.14± 8.7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常規飲食、用藥指導、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1)營養支持護理:依據患者病情,由我院營養師制定營養支持方案,經鼻腸管以65m l/h勻速泵入5%葡萄糖注射液,維持1 d;次日,以50m l/h勻速泵入腸內營養混懸液500m l;2 d后,增加腸內營養混懸液劑量至1 000 m l,以100m l/h勻速泵入。(2)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及家屬營養支持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積極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對患者出現的抑郁、易怒、焦慮等負性情緒及時通過轉移、鼓勵等方法給予疏導;主動詢問患者感受,培養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安全感。
1.3 觀察指標(1)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抑郁狀態。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2]:>24分為重度抑郁;17~24分為中度抑郁;7~16分為輕度抑郁;<7分為正常。抑郁發生率=(重度抑郁例+中度抑郁例+輕度抑郁例)/37×100%。(2)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3],包括社會職能、心理健康、生理職能及認知職能等項目,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抑郁發生率比較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抑郁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抑郁發生率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各維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組別n時間社會職能心理健康生理職能認知職能總生活質量觀察組對照組37 37 t P護理前觀察組對照組37 37 t P護理后41.35±5.37 41.28±5.31 0.056>0.05 62.75±6.93 53.67±6.04 6.008<0.05 43.76±4.12 44.05±4.16 0.301>0.05 61.64±4.57 52.17±4.26 9.220<0.05 63.86±4.27 64.12±4.31 0.261>0.05 77.92±5.83 68.63±5.04 7.333<0.05 46.17±5.03 45.81±5.08 0.306>0.05 59.42±6.73 51.69±5.76 5.308<0.05 50.27±4.63 50.34±4.67 0.065>0.05 65.72±6.38 56.48±5.21 6.823<0.05
胃癌的發生主要與飲食生活習慣、遺傳基因、地域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有關,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機體抵抗力下降等現象,阻礙疾病恢復,威脅患者生活質量。研究證實[4~5],營養支持及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維持患者機體所需基本能量、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提高自我監護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從患者飲食、心理等多方面給予護理,具有以下優勢:(1)腸內營養符合機體生理狀態,膳食機械化可刺激消化道分泌,保持腸道結構,有助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2)營養支持可促進患者腸蠕動,防止腸黏膜萎縮,增強機體免疫力,避免腹脹、腸原性感染等并發癥發生;(3)積極與患者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可淡化患者疾病心理負擔,有助于患者保持積極正面的心理狀態;(4)胃癌患者因消化功能受損,可導致易怒、抑郁等負面情緒,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營養支持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有助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拉近護患關系,積極配合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抑郁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的干預,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營養狀況,緩解不良心理情緒,降低抑郁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綜上所述,營養支持護理聯合心理護理應用于胃癌患者中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王菁,丁寧,王愛萍.強化營養支持和心理干預對胃癌患者手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10):1249-1252
[2]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60-364
[3]黃曉琳,燕鐵斌.康復醫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96-97
[4]朱林貞.心理干預在早期老年胃癌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9):4806-4808
[5]毛宏銘,王光遠,毛洪緒.腸內營養支持對胃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5):4362-4363
R473.7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99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