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軍
(河南省葉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葉縣 467200)
亞低溫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及損傷因子的影響
張躍軍
(河南省葉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葉縣 467200)
目的:探討亞低溫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及腦特異性損傷因子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9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對癥支持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亞低溫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死亡率及腦特異性損傷因子的差異。結果:研究組預后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亞低溫治療可有效改善重型顱腦損傷的預后,降低腦特異性損傷因子,療效顯著。
重型顱腦損傷;亞低溫;預后;腦特異性損傷因子
重型顱腦損傷具有病情變化快、并發癥多、神經損傷重、致殘致死率高等特點。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屬于腦特異性損傷因子,是評估神經元損傷的特異性與敏感性指標,其與腦中樞神經及腦損傷嚴重度的關系已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1]。亞低溫是治療顱腦損傷的重要措施,且療效較佳,但其對腦特異性損傷因子影響的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亞低溫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及腦特異性損傷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9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57.5±5.6)歲;GCS評分為3~7分,平均(4.5±1.2)分。研究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40~77歲,平均年齡(57.6±5.5)歲;GCS評分為3~7分,平均(4.4±1.3)分。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GCS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確診,且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評分[2]在8分以及下;患者家屬對本次治療方案與研究內容知情。排除標準:器官嚴重損傷或多發傷者;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合并感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對癥支持治療,積極處理原發病、控制感染、脫水、降顱壓、營養神經、吸氧、機械通氣、抗休克、營養正常等,密切觀察患者血氧代謝及血流動力學指標。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亞低溫治療,采用降溫床(型號:NK-1,由北京康諾公司提供)降溫,保證肛溫在33~35℃,根據溫度控制情況應用冰袋,若肛溫在35℃以上則加用冰袋冰敷。治療時間為4~7 d。
1.4 觀察指標(1)通過GC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肢體功能與語言功能正常,神志清楚為預后良好;生活可以自理,神志清醒為中度殘疾;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照護,神志清醒為重度殘疾;呈去腦強直樣長期昏迷為植物生存;死亡[3]。(2)通過實驗室檢驗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24 h血清NSE的變化。
1.5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研究組預后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中度殘疾、重度殘疾及植物生存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24 h血清NSE比較兩組治療前NSE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NSE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24 h血清NSE比較(ng/L,±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24 h血清NSE比較(ng/L,±s)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48 48 t P 42.5±12.5 42.5±12.6 0.523>0.05 24.5±12.6 38.6±13.5 3.485<0.05
亞低溫是通過物理方法將患者體溫降低至預期水平,阻斷內源性毒性物質的產生與合成,避免其損害腦組織及腦細胞結構蛋白,促使腦細胞功能快速修復,達到改善顱內壓、保護患者血腦屏障、緩解腦水腫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預后良好、死亡率低,說明亞低溫治療能夠有效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預后,降低死亡率,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4]。
NSE是一種腦特異性損傷因子,當神經元受損后,NSE能夠從細胞向血液與腦脊液溢入,較多溢入腦脊液,血液中較為少見。因此,NSE是評估腦神經元損傷的重要指標之一。有學者認為[5],NSE水平可以反應顱腦損傷患者預后與腦損傷程度。本研究比較NES這一特異性指標在不同治療方法下的差異,發現研究組患者經亞低溫治療后NSE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亞低溫治療具有一定的腦保護作用,可有效降低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元損害程度。總之,亞低溫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滿意,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腦特異性損傷因子。
[1]王紅斌,智華,朱慶華,等.體溫控制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血清NSE、ET-1及近期預后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4,54(9):62-63
[2]張斌.亞低溫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水平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4,40(18):2164-2166
[3]馬君實.亞低溫輔助治療對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外周血NSE、NO和CRP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8):5103-5105
[4]梁晉,祝捷,李建國,等.亞低溫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凝血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4,21(1):18-21
[5]張永華,吉麗盈.顱腦損傷患者血清NSE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哈爾濱醫藥,2015,35(6):461-462
R65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33
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