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侯既廢a,過司馬季主而卜焉b。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吾聞之蓄極則泄,閟極則達c。熱極則風,壅極則通。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無往不復。仆竊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則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為?”東陵侯曰:“仆未究其奧也,愿先生卒教之。”季主乃言曰:“嗚呼!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夫蓍d,枯草也;龜e,枯骨也,物也。人,靈于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頹垣,昔日之歌樓舞館也;荒榛斷梗,昔日之瓊蕤玉樹也f;露蛬風蟬g,昔日之鳳笙龍笛也;鬼磷螢火,昔日之金釭華燭也h;秋荼春薺,昔日之象白駝峰也i;丹楓白荻,昔日之蜀錦齊紈也j。昔日之所無,今日有之,不為過;昔日之所有,今日無之,不為不足。是故一晝一夜,華開者謝;一秋一春,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君侯亦知之矣,何
以卜為?”
(《郁離子》)
注釋:
a 東陵侯:名召平,秦時封東陵侯,秦亡后種瓜于長安城東,因瓜美,人稱“東陵瓜”。
b 司馬季主:漢初人,通經術,善占卜。
c 閟:關閉。
d 蓍(shī):蓍草,用于占卜。
e 龜:用于占卜之龜甲。
f 瓊蕤(ruí):美好的花草。
g 蛬(qióng):同“蛩”,蟋蟀。
h 釭(gāng):油燈。
i 象白駝峰:大象的肥肉,駱駝的駝峰,均為珍貴食材。
j 蜀錦齊紈:蜀地出產的織錦,齊地出產的白絹。
大意:
東陵侯被廢去爵位之后,拜訪司馬季主請他占卜。季主說:“君侯您要占卜什么事情呢?”東陵侯說:“臥床時間長了就想起來,閉門蟄居久了就想外出,胸中郁積久了就想打噴嚏。我聽說蓄積到極點就會泄漏,關閉到極點就會通達,酷熱到極點就會起風,堵塞到極點就會暢通。一冬過后便是一春,沒有只彎曲而不伸展的;一起之后必有一伏,沒有只前往而不返回的。我私下有些疑問,希望您多多指教。”季主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您都已經明白了,何必要占卜呢?”東陵侯說:“我還是未能理解其中的奧妙,希望先生能深入指點。”季主這才說道:“唉!天道和什么親近?只親近道德;鬼神憑什么靈驗?憑借人才靈驗。用于占卜的蓍草不過是枯草,龜甲不過是枯骨,都只是物。人比物要靈敏聰明多了,為什么不聽從自己卻聽從于物呢?而且您為什么不回想往昔呢?有往昔就必然有今天。因此,如今的碎瓦壞墻,是往日熱鬧的歌樓舞館;荒草斷莖,是往日茂盛的瓊花玉樹;凄風涼露中蟋蟀和蟬的哀鳴,是往日鳳笙龍笛奏出的美妙樂音;鬼火螢光,是往日耀眼的金燈華燭;秋天的苦菜和春天的薺菜,是往日甘美的象脂駝峰;火紅的楓葉和潔白的荻草,是往日蜀產的織錦、齊制的白絹。過去沒有的現在有了,不算過分;過去有的現在沒有了,也不能算不足。因此,晝夜循環,花開花謝;春秋交替,新舊更迭。激水湍流之下,必有深潭;高山峻嶺之下,必有深谷。君侯都已經知道了,何必還要占卜呢?”
【點評】
劉基(劉伯溫)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在許多民間傳說中,被賦予神機妙算、呼風喚雨的才能,他的著作如《郁離子》等也常常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其實,在《郁離子》中,劉基主要是通過生動的寓言講解治國安邦、為人處世的道理,深入淺出,發人深思。本文可以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劉基的思想,拂去那些神秘的面紗。
東陵侯經歷朝代更替,爵位被廢,胸中憤懣疑惑,想通過司馬季主的占卜為自己“指點迷津”。司馬季主卻直截了當,當頭棒喝:“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夫蓍,枯草也;龜,枯骨也,物也。人,靈于物者也,何不自聽而聽于物乎?”天道惟德之親,鬼神因人而靈,蓍草龜甲不過是枯朽之物,怎么會比人更加聰明靈驗?聽從枯朽之物,而放棄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是南轅北轍了嗎?更何況,盛衰榮枯、高低起伏、晝夜交替、新陳代謝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又如何可以違背呢?人們必須認識到此種規律,并遵守這種規律,在此基礎上修德進取,發揮智慧和才能,方可有所成就。文中一系列的今昔對比,精心取象,排比巧妙,氣勢橫溢,動人心魄,發人感慨,開《桃花扇》【哀江南】套曲、《紅樓夢》之《好了歌》之先河。(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