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唯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這向我們昭示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健康發展的個性”為培養目標。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滲透的效果,我們必須找尋適合并且有效的方法,讓學生不僅能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而且能夠在歷史學習中受到人文熏陶,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情感、堅強人格等。本文就教師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情感價值觀的方法和途徑進行簡單的探討。
一、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進行情感價值觀的培養
1. 善于利用歷史文物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文物,它們是古代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歷史文物圖片。例如,在講到《青銅器和甲骨文》一課時,教師將司母戊鼎的制作工序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特別是在學生欣賞四羊方尊時,教師給予適當的講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2.利用歷史事件、歷史故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初中學生自我意識不斷發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對世界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對這一階段的學生,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歷史學習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的歷史事件,教師要利用這些歷史事件,正面引導學生,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歷史故事的運用是歷史教學中較常見的方法,在講述歷史故事時必然會涉及一定的歷史人物,教師在選擇歷史故事時要做到難易適中,符合主題。如講到《拿破侖帝國》這一子目時,既要選取拿破侖通過自己的努力而不斷前進,在逆境中乘風破浪,最終建立拿破侖帝國的正面素材,又要選取他在后期進行不正義戰爭帶來災難的反面素材,這樣,讓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
3. 利用世界史知識,結合國內外時事熱點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和公民意識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要將學習的眼光放得長遠一點,要積極學習他國先進的理念、技術,從而為我國所用,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在教學中,教師應在完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教材內容與公民意識培養的結合點,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的培養。公民意識內容豐富多彩,總體來說,學習古代史,可以感受祖國燦爛的文明,增強其民族自尊心;學習近代史,體會屈辱挨打、探索抗爭的歷程,增強民族復興意識;學習世界史,體會他國民主道路的進程,樹立尊重各民族傳統的價值觀以及以人為本的民主觀。
二、教師應注意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注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把“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突破口和著力點,號召教師要“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可見,教師的道德修養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初中歷史教學的內容中包含了極其豐富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素材,教師有責任通過這些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要在實際課堂中控制好自己的教學情緒,活躍課堂氣氛,把握語言的生動性,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極其關鍵。首先,教師要在現實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質的培養。其次,教師還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學識魅力”教育學生感悟知識的重要性。最后,教師還應不斷提高教學技能,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培養。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及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利用巧設問題情境、小組合作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有效地激發學生去思考問題,為其養成良好的情感價值觀做好鋪墊。
三、建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有效利用師生互動環節
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建和諧、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給學生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師生雙方站在平等的位置,相互溝通、相互交流,來達到相互啟迪、相互促進的目的。
現代教育主張尊重人的價值、人的個性、人的尊嚴。但是,初中階段的青少年思維中還缺少獨立性和批判性,認識事物容易出現片面性和表面性。對一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各種評價和展示保持鼓勵、引導的態度,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敞開心扉,坦誠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質疑老師,鼓勵他們自主、自覺、自省。當然,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一起參與討論研究,給予學生正面的引導。
總之,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需要教師有正確的教學理念,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用科學的歷史觀來教育、感染學生;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握三維目標的整體性,依據不同的學情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完成學生情感價值觀的目標;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讓歷史中的價值觀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深入人心。這樣,才能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情感教育,做到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縣開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