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利鵬
摘 要:圖書現場采購是現代圖書館常見圖書采購模式,做好圖書現場采購工作可以有針對性的提高藏書質量、調整藏書結構、更廣泛涵蓋讀者的借閱需求。本文通過分析公共圖書館圖書現采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對如何提高圖書現采工作的效率,提升現采圖書的利用率提出了相對應的建設性對策。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圖書現采
圖書采購工作是圖書館的基礎性工作,是開展其它工作的前提條件,是圖書館的館藏文獻資源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目前,隨著讀者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和圖書館自身服務水平、服務領域的不斷深化與提高,對圖書館的藏書質量、藏書結構以及解決讀者借閱需求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圖書現采是解決讀者對無館藏復本圖書的借閱需求、提高藏書的質量、調整藏書結構的主要方式。規范、專業、有針對性的開展圖書現采工作,可以避免造成重購、錯購、漏購的情況,從而保證館藏圖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滿足廣大讀者日益增長的借閱需求。
1 圖書現采的特點和作用
圖書現場采購簡稱現采,是指圖書現采人員結合本館館藏信息及讀者的借閱需求,直接到出版發行機構、新華書店和全國性、專業性訂貨會現場,小批次、有針對性地采購圖書。這種圖書采購模式,能夠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經費和時間采購到盡可能多的讀者需求的圖書,與預訂采購模式形成高低搭配。
1.1 圖書現采的特點
1.1.1 對圖書種類的針對性
現采圖書堅持“擇優采購、質量第一”的原則,選擇圖書時充分考慮圖書的知識信息、內容深度、涵蓋范圍以及讀者對圖書的借閱需求程度,結合本館館藏信息,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權威信的圖書進行采購。同時也可以通過具體書名、作者、出版社或者指定類別的圖書進行專項采購。
1.1.2 采購工作時的便捷性
開展圖書現采工作時,圖書館可根據自身情況就近選擇圖書采購點,方便己方工作上的安排與調整。圖書現采的過程就是一個對圖書進行甄別、審核、查重的過程,省去了因圖書版本、品相、副本數量等問題而產生的退換貨工作,減少預訂采購圖書模式中招投標、書目校對、館藏核查等繁雜工作的工作量。
1.1.3 圖書上架借閱的時效性
現采的圖書通常有很高的到貨率以及極低的退貨率,而且圖書能夠在現采當天運送回館交由采編部門加工。根據現采圖書的數量不同,現采的圖書一般情況下可以在3-5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有圖書加工及上架工作,減少了讀者等待圖書的時間。
1.1.4 書目信息概況的直觀性
在采書現場,現采人員可以查看圖書書名、作者、版本、品相等情況,同時也可以通過與圖書銷售人員的溝通,咨詢有采購意向的圖書庫存情況是怎樣的,了解最近熱銷圖書、新出圖書有哪些,對采購的圖書有一個全面的、很直觀的了解。
1.2 圖書現采的作用
1.2.1 完善館藏圖書結構,豐富館藏圖書內容
圖書現采是補充、豐富、完善館藏的主要方法,它可以在本館現有圖書基礎上查漏補缺,及時發現館藏文獻與讀者需求之間的矛盾,從而制定現采目錄增加熱門圖書和優質圖書的館藏數量,調整藏書結構,保證館藏圖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通過不斷的優化館藏圖書結構,豐富館藏圖書內容,嚴把圖書質量關,時刻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從根本上提升館藏圖書的閱讀率,擴大館藏圖書的受眾人群。
1.2.2 解決讀者的借閱需求
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精神領袖列寧曾說:“值得公共圖書館驕傲和引以為榮的,并不在于它擁有多少珍本書,有多少16世紀的版本或10世紀的手稿,而在于如何使圖書在人民中間廣泛地流傳,吸引了多少讀者,如何迅速地滿足讀者對圖書的一切要求,有多少圖書被讀者帶回家去,有多少兒童來閱讀和利用圖書館”。這一論述道出了圖書采購以滿足讀者需求為主要目的的工作實質,普通預訂采購圖書的模式針對性、時效性較差,無法全面、及時的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這就容易出現讀者想要借閱的圖書卻沒有館藏副本,或者現有副本數量無法滿足讀者需求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圖書現采的模式對讀者反饋信息的登記與核查,從讀者讀者呼聲高、需求大的、專業性強的圖書中挑選出具有權威性、代表性的圖書進行采購,快速有效的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
2 圖書現采的常見問題
2.1 現采工作缺乏系統性、規范性
圖書現采工作是以讀者的閱讀反饋為依托開展的,因為現采圖書一般批量小、間隔時間較長,所以現采工作往往是臨時抽調館員負責,對各學科圖書館藏情況、讀者借閱需求沒有整體的了解,缺乏系統性、規范性的現采管理機制以及固定的現采團隊作保障,導致圖書現采工作無法形成長效、合理的現采工作機制,現采圖書在質量和數量上無法滿足讀者借閱需求和館藏資源建設的需要。
2.2 現場采購與預訂采購缺乏溝合理、有效的溝通協調
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以預訂采購模式為主現采為輔,是2個相對獨立的館藏圖書來源,兩者間缺乏合理、有效的溝通協調。因為采購圖書的側重點不同,圖書現采工作一般是由圖書借閱部門負責,主要考慮的是讀者需求和圖書典藏性,以熱門圖書、經典圖書為主。而預訂采購工作是由采編部門完成,主要考慮的是全館藏書結構布局和館藏圖書內容的完善性,是館藏圖書的主要來源,其書目種類繁多數量大且覆蓋面廣,往往涵蓋各大出版社的熱門圖書、經典圖書,這就使現采圖書與預訂采購圖書容易出現雷同,造成重復采購的情況。
2.3 現采圖書與典藏之間的矛盾
經統計70-80%現采圖書以熱門圖書為主,且副本多,借閱量大。但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讀者關注熱點的不斷變化,現采的圖書讀者需求量降低的快、圖書內容過時的快。例如舊版的軟件使用教程、技術操作手段、法律法規、政策條例等以及各類快餐式文化的圖書等,往往在剛出版時需求量大,館藏采購圖書較多,但過段時間后隨著讀者關注度的降低、版本的更新就開始少有人問津。這類現采的圖書后期就容易出現副本量大、借閱率低、典藏價值低等問題,影響館藏圖書結構的合理性。
2.4 現采圖書無法滿足讀者多樣性的借閱需求
隨著社會知識體系的發展發展和細化,不但讀者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我國圖書出版量也在逐年遞增。以2014年為例,全國共出版圖書44.8萬種,較2013年增長0.9% ,其中新版圖書25.6萬種,總印數81.9億冊位居全球第一。讀者的借閱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專業性的趨勢,而現采人員掌握的知識面窄、信息渠道少,對各學科最新前沿動態缺乏詳細的了解,并且現采的圖書過于依賴書商圖書的進貨及庫存,圖書品種和選擇面較窄,不能保證采購圖書品種、數量的齊全。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下,讀者接受各類信息渠道廣泛,現采工作缺乏對讀者借閱需求的預見性,無法有效應對井噴式借閱需求的出現,例如在各行業的名家大師出版新的作品、各類文學獎項提名評選、生活中有熱映的電影電視劇集等時候,館藏圖書無法滿足讀者集中的借閱需求,就會出現了井噴式借閱需求的情況。
3 完善圖書現采工作的途徑和方法
3.1 完善圖書現采管理機制,優化經費比例
建立一套完善的圖書現采管理機制,制定詳細規范的圖書現采步驟,明確現采人員的崗位職責,使現采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切實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讓現采人員能夠按要求逐步落實現采工作,有章可循。從現采圖書的信息采集、實時動態的把控,到現采圖書的甄別、審核、查重、采購,都需要健全的現采管理機制作為圖書現采工作的保障。與此同時加大現采經費支持力度,優化圖書采購經費中現采經費所占比例,拓寬經費使用形式及渠道,使經費能夠靈活使用。
3.2 建立固定現采團隊,加強人員業務培訓
現采人員專業水平是決定現采圖書質量的主要因素,只有提高現采人員的專業水平,才能保證現采圖書的質量,這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積累和總結經驗。因此,可以依托現有圖書管理員為基礎,從中抽選有圖書管理經驗、了解整體館藏圖書結構、掌握部分大類圖書詳細內容的館員,建立一個涵蓋各類圖書固定的現采團隊,以便可以跟蹤各類學科圖書的發展動態,能夠針對各類學科的圖書全面系統地搜集、審核、采選,保障館藏圖書結構的整體性、合理性、全面性,最大化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
3.3 制定全面、詳細的圖書現采計劃
決定現采圖書質量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圖書現采計劃,制訂合理的圖書現采計劃,才能提高現采圖書的利用率,做到圖書采有所用,館藏圖書也更加科學、合理、適用?,F采人員要匯總分析館藏信息、讀者反饋信息、實時文化動態信息,堅持“擇優采購、質量第一”的原則,充分考慮圖書的知識信息內容、深度、新穎度、涵蓋范圍,以及讀者對該圖書的借閱需求程度,匯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書目信息制定現采目錄。對現采圖書的版本、現采數量、人員的分工、擬定現采時間以及預計上架時間都進行仔細合理的推敲,形成最終全面詳細的現采計劃,為圖書現采工作能夠快速有序、及時有效地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利用各流通點建立合理的圖書分流計劃,應對部分現采圖書后期出現的副本量大、借閱量低等情況,降低熱門圖書過后過高的拒借率。
3.4 加強圖書現采與預訂采購工作的溝通協調
協調現采和預訂采購工作,在兩方開展采購前相互通告具體時間,避免同時開展采購工作。圖書借閱部門在現采前做好館藏復本查詢工作,并向采編部門上報現采圖書目錄及數量,方便采編部門對照調整預訂采購信息。同時采編部門在預訂采購各學科權威人士及名家大師出的圖書時預留部分采購空間,分批采購不要一次性完成圖書采購。使現采和預訂采購形成查漏補缺、高低搭配、分工合作的采購機制。
3.5 建立圖書現采互動平臺
圖書館秉承“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宗旨,而采購圖書的本質就是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我們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同讀者之間的互動平臺,號召各學科的讀者及各專業的專家參與其中,廣泛的征集讀者的借閱需求,通過組織現采的模式集中采購其中讀者呼聲高、需求大的、專業性強的優質圖書。例如我們通過建立QQ群或微信公眾號的形式搭建一個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平臺,安排工作人員專門負責交流平臺里讀者咨詢解答、閱讀信息采集等工作,這樣既能夠面對面了解讀者的真實想法和借閱需求,又能加強讀者與讀者之間閱讀信息的交流、互享。在現采圖書完成采編加工后,我們會在平臺公布現采圖書的目錄,第一時間告知讀者。同時也會匯總讀者想借閱的圖書信息,定期在平臺公布讀者借閱需求目錄,通過讀者間互利共享圖書資源的形式,拓寬讀者圖書借閱的渠道,從而應對圖書現采過程中出現的熱門圖書斷貨的情況。
3.6 關注文化信息,掌握最新閱讀動態
圖書現采人員要依托一些比較權威的網站信息,如亞馬遜、當當網、豆瓣網、淘寶網等,查看圖書銷售排行榜以及讀者關注排行榜,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讀者閱讀的動態。同時要關注各類文學獎項的信息,例如國內的茅盾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等,國外的諾貝爾文學獎、雨果文學獎、普利策文學獎、都柏林文學獎等,時刻關注文化信息,掌握讀者最新的閱讀動態,在借閱高峰期出現前用現采的模式補充熱門圖書的館藏復本,使現采工作有的放矢,讓所購圖書能夠滿足即將到來的讀者借閱需求。
參考文獻
[1]郝薇,新形勢下省級公共圖書館采訪工作探討,《四川圖書館學報》,2011,06期:39-41
[2]黃曉暉,周艷霞,試論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多元化運作模式,J3,《圖書館學研究》,2012(5)
[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4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2015(7)
[4]龐麗川,大學圖書館現書采選與書目采選的比較分析,《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8,第4期:44-45
[5]吳俊,讀者類型結構及其借閱需求簡述,《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94,S3期:35-39
[6]陳鷹,張芳寧,圖書現采中各方應做好的幾項工作《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第9期:106-108
[7]張琳瑯,圖書訂購和現場采購模式的對比分析,《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09,第4期: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