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霞++李安++李超
摘 要:地方文獻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本文以云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著錄工作為例,從地方文獻的含義、分類、標引、著錄等方面擬對地方文獻在著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一個探討。
關鍵詞:地方文獻;分類;標引;著錄
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我們將“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稱之為文獻,地方文獻則是“記錄有某地區知識的一切載體”。為了使地方文獻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使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質量建設得以保障,規范地方文獻著錄顯得尤為重要。
云南省圖書館館藏地方文獻極為豐富,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共有83258冊。本文以云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著錄工作為例,從地方文獻的含義、分類、標引、著錄等方面擬對地方文獻在著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一個探討。
1 關于“地方文獻”含義的探討
一般來講,地方文獻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物和地方出版物三個部分。這是以最早對地方文獻進行概括的我國現代圖書館界地方文獻事業的奠基人杜定友先生為代表的意見,有人把這種觀點稱為廣義的地方文獻概念,并提出圖書館應從廣義上搜集地方文獻。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地方文獻應是在內容上一定要具有地方特色,在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中,凡其內容不具備地域特征者,都不應歸入地方文獻[1]。這種觀點也被稱為狹義的地方文獻概念。就云南省圖書館而言,它對于地方文獻的收錄以狹義的劃分標準為依據。
這兩種觀點均從不同的角度對地方文獻進行了表述,但似乎又都欠完善。因此,多年來對地方文獻含義的探討不斷在進行,目前國內關于廣義的地方文獻含義的探討大都以杜定友先生的觀點為基礎;由于認識和工作情況的不同,狹義的地方文獻則大大便利了實際的典藏、加工和利用工作。筆者認為在理論意義上,廣義的地方文獻含義更能全面地概括地方文獻所包含的一切內容,但在實際工作中,以具有地域特征的內容為標準的狹義地方文獻更加準確、恰當地揭示了地方文獻的本質屬性。
2 關于“地方文獻”分類的探討
地方文獻的類型多樣,決定我們各個地方館在對地方文獻分類時,由于采取的標準不同而導致在設置分類的類目時出現多種標準。杜定友先生最早提出,“地方文獻應用特殊的分類法”[2]。云南省圖書館在地方文獻的分編上,將地方文獻分三個階段,以1911年和1949年為時間分割點,不同時間段的地方文獻根據實際需求按不同的分編方法。這種分編方法,有一定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分類更加方便和貼切。但在機讀目錄普及的情況下,就不能融入到利用網絡實現全國統一和共享的大趨勢中。
目前在我國眾多的文獻分類表中,要完成文獻分類統一,只能選擇使用范圍廣、適應計算機編目的《中圖法》。相對于《中圖法》的類目詳盡而言,自編表往往類目較粗而且少,會給一些主題小而偏的地方文獻帶來分類上的困惑。雖然目前使用《中圖法》類分地方文獻仍有很多不足,但在實現地方文獻數字化和資源共享的趨勢下,使用《中圖法》類分地方文獻將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由于地方文獻涉及的地域古今有別,管轄范圍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所以在地方文獻的分類時,出現同一地方文獻在不同館分屬兩地或兩省的情況等。
3 關于“地方文獻”標引的探討
根據揭示角度的不同,對地方文獻的標引可分為分類標引和主題標引。
3.1 地方文獻的分類標引
地方文獻與一般文獻在內容上最大的不同是地方性。在分類標引時,應盡可能揭示文獻的學科和地區屬性,便于組織有地方特點的藏書排架體系和目錄體系,方便讀者從地區角度查找文獻。
云南省圖書館借鑒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獻分類思想采用《中小型圖書館圖書分類表》為基礎,根據云南的特點加以變通,編制了適合云南近代地方文獻的分類表。全表分為史料、人物、出版物三個部分,以冠號加以區分。0代表本省史料,1-7代表縣市史料,8代表人物,9代表出版物,人物部分用A-Z代表年份。
云南省圖書館的這種分類標引方法有較強的靈活性,容納地方文獻的空間較大,且地域性特點突出,有利于地方文獻資源的集中管理和典藏。但從讀者角度來看,由于該分類標引方法采用數字冠號,就地方史料而言,讀者只能從地區角度去檢索,而地方人物,讀者只能以年代去查找。
3.2 地方文獻的主題標引
地方文獻的史料特征十分明顯,用戶為解決專業課題的需要,大都習慣于從主題的角度來檢索資料。云南省圖書館,是先進行地方文獻標引,首先由標引員根據文獻主題給出標引詞,其后由文獻標引組根據《漢語主題詞表》進行規范,對查不到的詞匯則選用新的標引詞。
從上述兩種標引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分類標引能系統地揭示館藏地方文獻內容,為讀者族性檢索提供方便,但數字標識符號不能為讀者提供直觀、明確的信息。而讀者大都習慣從主題的角度來檢索資料,因此對地方文獻進行主題標引時揭示地方文獻地域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4 關于“地方文獻”著錄的探討
杜定友先生認為,地方文獻的一切資料都要編制分類目錄、字順目錄和出版編年目錄[3]。地方文獻目錄必須充分反映本地方的特點,如云南不僅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還有26個少數民族,著錄時就要充分反映邊疆民族特點。
地方文獻是特殊的文獻,詳細地著錄可以把文獻的內容進一步挖掘出來,從地方文獻在各館的重要地位來說,對地方文獻詳細地著錄是必要的。關于地方文獻的著錄,目前尚無規則,一般都按普通圖書著錄。在著錄地方文獻時應考慮如何把文獻的地方特性體現出來,以便于地方文獻的檢索利用。云南省圖書館亦采用這種方式,在610字段注明“云南”或是其他反映內容特征的描述。
總之,在圖書館全面實現計算機管理的網絡時代,地方文獻的分編工作在考慮文獻分編的傳統習慣時,更要考慮到讀者的使用習慣,利用能利用的現代化手段,全方位地揭示文獻,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參考文獻
[1]金沛霖主編.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2]金沛霖主編.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3]杜定友.地方文獻的編目.省市圖書館工作人員進修班講稿,1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