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君
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在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問題是語言和文字難以直觀表達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科學地使用多媒體,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生智力、能力的開發,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數學教學中,給教學帶來了很多生機和活力,和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有很多明顯的優勢。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 運用多媒體教學,化靜為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發學生的注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能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在六年級數學“圖形的旋轉”教學中,制作了有運動效果的多媒體課件,將許多個旋轉的現象以直觀的運動形象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通過學生的觀察發現不同的運動現象,根據運動的不同分類識別旋轉的位置。新穎的形式吸引了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現象的運動過程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在觀察、猜想、討論、分類等一系列活動中獲得了新知識。這樣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用多媒體手段顯示出來,新穎有趣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 運用多媒體教學,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多媒體具有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的特點,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例如,我在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已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從而推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被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一關鍵的教學環節,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操作,學生親自經歷了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突破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3. 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教材中有一些教學內容的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但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于準確而具體的材料感知到一定的數量,感知到一定的程度,才開始抽象思維。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的優勢,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地展現出來,就可以使知識發生的全過程淋漓盡致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了。
二、使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三個問題
1. 從實際出發,避免追求表面,處處濫用
多媒體雖然具有多媒體、超媒體的功能,但在教學過程中它僅僅是一種媒體的作用。可有的教師誤認為它是一種“全能媒體”,他們沒有從媒體的角度來看待多媒體,整堂課不論是課題、例題、板書,一切由電腦來完成,一堂課上下來,黑板上不留一點痕跡。電腦成了另一本供學生觀看的“課本”。我們知道,多媒體功能的發揮是有賴于一定的條件的,并不是說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媒體就一定能改善教學,更不是說多媒體用得越多越好,還需多考慮在什么條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處處濫用。既然多媒體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課件的好壞應該體現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課件時必須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
2. 緊扣教材重點,避免隨意呈現,喧賓奪主
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把被感知的對象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音響、色彩、動態畫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穩定、持久,思維更為積極活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在許多課堂實踐中,有些課件卻或多或少地偏離了教學目標。
3. 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濫造,無的放矢
運用多媒體,就是希望在聲、光、色、圖的配合下,來營造一種賞心悅目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有的課件就不盡如人意,反而影響了課堂效果。在制作課件過程中,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美學性。如在教學“年、月、日”時,為了讓學生感知“年、月、日”各是怎樣產生的,我運用三維做了一個動態圖。這時太陽、地球、月亮都動起來了,可是色彩很差,球是光禿禿的,而且畫面是一次呈現較難觀察,于是我就給它們粘貼上符合太陽、地球、月亮的顏色,改變了呈現方法,又配上了具有神秘色彩的音響,其效果就好多了。運用多媒體創設出優美的情境,能營造出一種求知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總之,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數學課堂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時要適時、適度、適量,力求科學、合理、生動、有效,使之高效率地服務于小學數學教學,使學生學得扎實,達到教與學的結合,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全面、和諧、愉悅、高效地成長。
(作者單位:廣東省龍川縣鶴市鎮社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