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榮聰
摘 要:檔案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一種,其面臨的公眾需求性逐漸增強。檔案資源建設、檔案服務機制和社會公眾之間本應存在著緊密關系,但在傳統的檔案工作體制下,這種聯系甚微。關注檔案資源建設,構筑其與服務、社會大眾之間的創新性聯動模式,是未來該領域的發展趨勢。本文從檔案資源建設和服務聯動模式的萌芽、內容、二者確立的基點和實現路徑等方面入手,探尋資源建設和服務聯動模式的進一步深化發展。
關鍵詞:檔案資源建設;檔案服務;聯動模式
隨著檔案領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聲音,為其尋求新的突破點提供了機遇。蔣冠提出:基于“社會服務觀”,在館藏資源的建設方面要同時關注社會大眾需求以及檔案服務的要求,并且定期進行系統的檔案資源建設與開發;而呂元智則關注檔案資源與計算機的融合發展,強調了檔案資源建設的必要性和用戶在檔案服務中的地位。本文根據服務聯動思想基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以求得對新形勢下的檔案服務工作有所啟示。
1 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聯動模式的開端
我國檔案工作新的發展趨勢始于2007年,全力推進“兩個體系”的建設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各地檔案建設部門均采取了相應的發展策略,比方說,以“檔案服務民生”為連結點,將工作重心放在民生檔案上;利用網絡和新媒體,創建檔案共享平臺和窗口,爭取更大限度發揮檔案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針對已采取的服務聯動模式進行調查和反饋,及時收集人民對該項活動的評價與建議,并加以改正。
2 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聯動模式的基本闡釋
“聯動”一詞簡單來說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具體則是多個相互關聯的事物在其中一個發生變化時就會同時變化的情況。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相互關聯的事物彼此存在“聯結點”,這里的事物指的是檔案建設工作和檔案服務,而充當“聯結點”的則是“公眾需求”。通過此種聯動模式,實現公眾-檔案機構-檔案資源構成一個有機聯系體,減少或避免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工作中的孤立化、 片面化現象。該模式有如下特征:
2.1 三者呈現出雙向互動關聯
強調公眾需求的新式檔案資源建設和檔案服務與傳統工作模式有較大區別:這里將相互關聯的三者看作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重它們的相互影響和作用,而非簡單的單項模式。
2.2 強烈靈活的動態性
如果將大眾需求作為風向標,展開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工作,那么工作就一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公眾需求多元化,并隨時間、社會環境以及個人喜好不斷更改,從到館查檔到遠程查檔,從工作時間內查檔到全天候查檔, 從孤立的單份檔案到多個案卷或全宗,從檔案形式到檔案內容,都體現了動態的變化。
2.3 親密的參與性
傳統檔案資源建設工作比較封閉,用戶只能夠去使用已經開發的資源,而無法參與到制作和服務過程中,無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參與性不強。而民生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公眾參與意識不斷增強,對檔案服務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網絡、各種技術的發展將這種參與變成現實。
3 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聯動模式的基礎
正確認識檔案資源建設、檔案服務和公共需求是推動服務聯動模式形成的基礎。檔案形成后,經過科學系統的處理,通過服務平臺傳達給客戶。傳統單向、靜態的互聯模式存在一些弊端,檔案資料只能通過平臺單向傳遞給用戶,而社會公眾的檔案需求無法對檔案服務和檔案資源建設造成影響, 一旦檔案資源建設與檔案服務脫節,社會公眾的檔案需求將很難得以滿足。三者的關系基礎如下:
3.1 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
檔案資源建設是新模式探究的“原料”,只有收集優質檔案資源并經過科學嚴謹的處理,才能給接下來的服務奠定基礎。反之,檔案資源通過服務平臺等多種方式傳遞到用戶手中,滿足人們的需求,是為檔案資源的再搜集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檔案資源建設,因此二者呈現出雙向互動關系。
3.2 檔案資源建設與社會需求
社會需求是進行檔案資源建設的依據,收錄怎樣的檔案,如何進行更加利于公眾涉獵檔案的整合,都是由大眾需求所決定的,因為檔案資源建設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人民服務。另外,某種檔案類型的資料更加豐富多樣,可讀性、研究性強,也能夠為公眾的行為樹立一定的風向標,提升其對某種知識的興趣。
3.3 檔案服務與人民大眾
檔案服務平臺是檔案資料與用戶直接接觸的第一個門戶,直接關系著聯動模式的發展。檔案服務滿足人們的需求,也是該平臺工作的落腳點和目標;信息化網絡時代到來,人們亦可以通過平臺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聯動模式的發展更有依據,更有前景。
4 檔案資源建設與服務聯動模式的實現方式
實現此種聯動模式需要搭建檔案資源建設、服務窗口和用戶管理三方的聯動平臺,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具\行機制可以概括為:資源進入檔案建設平臺,通過信息整合和優化管理,形成高質量的檔案產品;將檔案傳輸進到服務平臺提供給用戶,實現其閱讀運用需求;用戶通過服務窗口反饋使用情況并提出需求和建議,平臺將這部分信息傳送到資源建設平臺,由此來對檔案建設的諸多環節進行改進與調整。
4.1 搭建高水平的檔案資源建設平臺
1.控制資源入口,優化館藏結構
針對檔案館普遍出現的館藏檔案結構不合理、工作缺乏合理規劃等現狀,在推進聯動模式時首先要優化館藏結構。改變檔案收集思路,注重“特色檔案”、“歷史檔案”的收集,而不僅僅是黨政機關的文書等;將百姓需求放于首位,對通過信息渠道收回的信息進行整合,結合社會發展大方向調整檔案收集內容;先應國家號召,收集重大活動、重要人物、重點建設、地方特色等“三重一特”檔案資源,力求建設有特色的檔案館,而非千篇一律的文檔存放處。
2.加強機構改革,促進協同發展
針對某些檔案資源分隔兩地的情況,首先應該明確檔案建設基本的目標是滿足公眾需求,而不僅是一份工作,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雙資源共享型建設,實現跨區域、跨機構的共建。在此過程中,難免遇到資源珍貴而不愿分享等利益博弈,對此可以從思想和制度兩方面入手,宣傳共建理念,同時輔以制度監督,出現這種需要共建的資源時,通過具體的要求來推動機構間的合作。
4.2 完善服務平臺與服務窗口
1.推動數據集成平臺的建設
隨著網絡的發展,數據平臺以其共享性和廣泛性受到關注,數據集成平臺也是檔案服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已經存在的數據平臺進行簡化繁瑣數據、增加透明性的改進措施;面對海量的異構檔案大數據,檔案部門除了標準和規范的引導, 還應加快數據集成平臺的建設,以實現數據的集成服務。
2.優化服務平臺的服務工作
服務平臺承擔著用戶和檔案資源直接對話的任務,因此在推動服務聯動模式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優化服務平臺布局,減少無用資源和廣告的出現,突出索引部分,讓用戶更快更準確找到自己想要的檔案資源。
4.3 重視檔案用戶平臺的建設
1.明晰用戶平臺運行秩序
用戶平臺包括用戶反饋和檔案質量評價等對個方面,在平臺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區分不同的板塊,方便用戶觀看使用。
2.注重新媒體的應用
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信、微博成為人們發表個人言論的主要陣地。用戶平臺可以與新媒體緊密結合,提供鏈接這幾種通訊軟件的入口,讓用戶與用戶之間以及檔案機構與用戶之間建立良好的交互環境。
5 結語
想要實現系統有序的檔案資源建設并確立良好的服務聯動模式,關鍵點在于找準其中的連結點,也就是從公眾需求、滿足需求、確定機制和具體措施幾個方面入手。根據大眾要求來進行檔案建設工作,在建設服務聯動平臺時遵循實用、資源豐富等原則。綜上,在力推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尋求檔案資源建設內部的改革,才能進一步實現聯動模式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呂元智.國家檔案信息資源“云”共享服務模式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1,4:61-64.
[2]蔣冠.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資源建設策略探析[J].檔案學研究,2011,5: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