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娟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培養“人”為出發點和價值取向。課堂是核心素養落實的主陣地,思想品德課作為德育的顯性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學生為目標,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成為有良好道德品質、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它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內容,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讓活動貫穿思想品德課堂,使思想品德課教學充滿思辯色彩,充滿生機活力。
在設計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時,以貼近學生實際、符合學生興趣和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可以是設置情境、實地考察、生活調查、故事展播等多種形式,著眼“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涵的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基本點,夯實學生文化基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激活學生社會參與意識,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一、在教學活動中澆筑文化基礎
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活動設計中,讓學生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的便捷,課前查閱資料,積累知識,培養文化素養。在教學《人類文明的足跡》這一章節內容時,我安排學生搜集金字塔、四大文明古國及其文明成就的有關資料,并設計了《導游帶我去旅行》活動:不光是金字塔神秘又壯觀,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著名的輝煌的古代建筑、文明成果,課前大家查閱了資料,我們都想參加一次文化之旅,請你來當導游,挑選景點,設計旅游路線,帶著我們領略那些神奇的文化吧!同學們在這次過程中精彩紛呈:大家好!我是這次出行的導游,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世界上最高的鐵塔——艾菲爾鐵塔;親愛的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雅典衛城”,它建于……;各位注意啦,現在我們來到了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中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同學們在活動中一直都非常認真,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營養,在分享古代文明成就的時候,都講得不錯,對出示的古代建筑、醫學、數學、文學、農業等贊嘆不已。
二、在教學活動中培養自主發展
思想品德課教材內容安排,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學時根據學生生活中存在的真實狀況設計活動。如教學六年級《不要在網上迷路》這課時,學生進行了以下活動:①調查自己身邊的人,如爸爸媽媽等,他們對于網絡的使用情況,以及他們的看法。②課前調查湖南省衡陽市的網吧經營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寫出相關的考察報告。③“唇槍舌劍”辯論賽:反方同學認為,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互相可以不遵守規則,甚至可以互相攻擊;正方同學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使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也應該遵守規則,否則容易在那里“迷路”,甚至“撞車”。那就來一場“唇槍舌劍”吧,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們對上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討論激烈,各抒己見,通過辯論,他們知道了要怎樣安全、有效利用網絡,在溝通中制定了“網絡文明公約”。孩子們在積極向上、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對社會的了解,樹立了網絡倫理觀念,培養了信息安全意識,得到自主發展。又如教學一年級《不做小馬虎》時,設計了聯系自身捉馬虎、榜樣導行克馬虎活動,通過活動,學生找到了學習上、生活中的小馬虎,克服馬虎的壞毛病,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通過諸如此類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三、在教學活動中激活社會參與
思想品德課中的活動設計基于學生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激活他們的社會參與意識,引導學生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的人。在教學《光輝的瞬間》這課時,了解香港、澳門的回歸,教育學生為祖國統一做力所能及的事,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盼望祖國統一早日實現的愿望。設計了“新聞發布會”活動:整理課前搜集的香港、澳門、臺灣的有關資料。分小組舉行新聞發布會,采取記者提問的方式。“新聞發布會”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祖國的繁榮與自己息息相關,將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我們的生活才更幸福,激發學生感恩祖國、熱愛祖國的情感。又如教學一年級下冊《我和我的家》時開展了感恩父母活動:一是夸夸父母,夸夸父母對長輩的關心、對家庭的貢獻、對子女的愛護。二是感恩父母,付之于行動。讓學生討論說說可以采取哪些具體行動來實施感恩活動,如給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熱茶,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幫他們淘米、拖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懂感恩、有擔當。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在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也是一個不斷探究和創新的過程,用心設計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在內容的整合上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真實體驗,讓思想品德課“樂”起來的同時促進學生品德的形成,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西站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