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摘 要:小學數學課程經過十余年的改革,已取得頗為不錯的成果。每個參與教改的教師同仁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尤其是在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上,不斷地進行評估、總結和反思。誠然,改革本身就意味著“摸著石頭過河”,任何一種改革都必然會存在問題,所以,如何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這在新課改中的“重頭戲”。本文就新課程上重點提出的“情景教學”、“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學習”和“現代化手段教學”等課改理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闡述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心得;學習興趣
課改十余年至今,教育界的宿老及廣大教師同仁們從各個角度,不斷對課改的成效進行評估、總結及反思。尤其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變化,成為課改評估的主要內容和焦點。新課程所提倡的“情景教學”、“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學習”以及“現代化手段教學”等理念,使廣大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少年紀偏大的高齡資教師,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不足,更何況幾十年的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因此,這些“大齡”教師在課堂上便不知該如何落實新課程的教學,甚至不知該怎樣上課,以至于出現“穿新鞋,走舊路”、“急功近利”這些情況出現。
本人就是一名“大齡”數學教師,在課改的初期階段,雖然能接受新課程闡述的先進的理念,但在落到實處時,也不免產生困惑的情緒,無從下手,從而產生“跟著大部隊走形式”的想法。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群體效應,于是學校領導和教學小組開展數學標準學習,加強領會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經過一段時間的揣摩學習、同仁之間的相互交流、新課改的培訓以及課堂上的實踐、提升和總結,這讓我對于新課改有了稍許心得體會,以下幾點建議給予奮斗在新課改第一線的同仁們,希望大家共同進步。
首先,有關“情景教學”這一特殊的教學環境,它本應該使原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充滿樂趣。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僅僅只是為了“情景教學”而去創造情境,并不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如此,“情景教學”反而落入下乘。我周邊的一位同事為了創造“情景教學”,苦思冥想,整日都在琢磨怎樣把數學題目代入到日常生活中,這樣做其實沒錯,但是卻很刻意、很辛苦,難道數學脫離了情景就不是數學?過猶不及,師法自然,無需太多強加。生活中隨處可見情景數學的例子,比如:“新學期開始,學習要購置新課本,語文課本單價5元,數學課本單價7元,那么全班66位同學,總共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的解答方法1,(5+7)×66;方法2,5×66+7×66,兩種方法都能得出答案。(5+7)×66=5×66+7×66,這個命題就很好的將“乘法分配律”表達出來,因為這是同學們自己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對于這一定律有著較為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們要嘗試鼓勵學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當然前提是簡單的運算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加其學習熱情,培養其興趣和發散性思維。所以,在我看來所謂的“情景教學”,就是為了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知道學而有用,數學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不僅僅只是教科書中的一堆符號,有了興趣,也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關于“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學習”,乍一看,兩者似乎有所矛盾,其實不然。自主學習,強調以自學為主,由自己感悟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而不是被“填鴨式”教學。課堂的主導是教師,老師僅需提出一個命題,然后把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引導即可,無須從頭到尾的去解答問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要培養學生們自主探索的能力。至于合作交流學習,是學習方式的轉變,這是新課改中的一個重要命題,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組內每個人先是自主學習,然后經過討論、交流,將個人獨立思考的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的智慧力量來解決問題。所以,合作交流學習的前提先是自主探索學習,然后再將每個人的學習成果分享出來,如果沒有自主學習,那么合作交流學習也將流于形式,僅僅是走過場,缺少最精華的部分;沒了獨立思考的過程,合作也就失去了正真的意義。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組織開展豐富有效的小組學習是課改中需要繼續深入探究的實踐性課題
最后,將討論一下“現代化手段教學”。目前,縣城小學數學教學中最火熱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就是“多媒體教學”。教師們通過“多媒體”,能負載更多、更有趣的教學內容。我個人覺得,“多媒體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課件中可以針對教學內容來制作動畫,形象而生動,簡單又通俗易懂。但是,現在很多教師,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板書,這樣和在黑板上進行板書沒有區別,完全失去了“多媒體教學”的意義。還有就是現在網絡上很多課件,良莠不齊,用于教學的課件應該好好甄別,不能濫用。
以上幾點是本人對于數學新課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及建議,新課程改革至今,已經過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它告訴我們,這不是一場疾風驟雨式的革命,而是猶如春雨一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這一過程中,新課程理念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而現有的傳統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吸收與同化新課程理念的過程中,逐步改進與更新。教師隊伍們也逐漸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工作方式,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一日三省,不斷總結、提升,這樣才能真正的走進新課堂,為家鄉的教育事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