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富
摘 要:通過對本學院體育專業學生的研究,在健美操教學中,當學生具備一定健美操基礎的情況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組合動作或健身健美操全套動作創編,對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編能力、自學能力、拓展健美操專項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出了在健美操課中培養學生創編健美操能力的一些方法,旨在對體育專業學生進行健美操編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健美操;編排;能力培養;方法
健美操是集體育、舞蹈、音樂于一體的新興運動項目。通過健美操運動,能增強人體自身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提高了人們對當今信息社會快節奏、高效率的適應能力;健美操在追求形體、姿態、動作和精神美的同時,特別講究完成動作的節奏與力度,并在練習中展現自己的活力與價值。健美操創編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所謂創編,就是依照健美操運動的規律和特點,根據其情景、目的、原則并把單個技術動作組織創造成適合于健美操鍛煉、表演、競賽套路。其基本要求是要有新意,具有獨特的風格特點,力求動作美、結構美、音樂美、編排美協調統一,要有—定運動負荷,能起到鍛煉和表演比賽的作用。同時還要符合規程、規則要求,具有實用性、表演性、競技性。許多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都開設了健美操課,并按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種相對單一的教學方式,定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得以學習和訓練,但以后的發展有一定局限性。
1 培養創編能力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培養學生個性
大學生通過創編實踐,能夠給他們以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和空間。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基礎、興趣愛好融入個人對健美操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創編出不同的健美操套路。因此,學生創編健美操套路動作的時,可更加注重學生個體差異間的差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心里需求。同時也更加充分地體現出個人的藝術風格和技術特點。
1.2 有助于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加強學生編操能力的培養是鼓勵學生創造積極性,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運用各自所學的知識積極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豐富和發展健美操的動作內容。從而不僅達到自編自練、自創自練的目的,滿足其終身自我鍛煉、增強體質的需求,而且還可促進和推動健美操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1.3 編排能力是健美操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教學能力,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其中編排能力的培養是健美操專選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教學能力。
2 影響創編能力的因素
2.1 了解健美操編排的原則健美操編排的理論知識是指導編排實踐的前提和依據,它包括編排的目的任務,不同對象特點,不同器械特點,編排的規則,編排的基本原則和編排的方法、步驟等。創編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鮮明的針對性、全面性、科學性、新穎性、動作與音樂的一致性。
2.2 具備基本創編能力
首先,表現在動作詞匯的數量上,它是進行動作創編的基礎,也是保證動作質量,反映其他能力的重要因素。
2.3 理解音樂要素
創編者對樂曲結構和樂曲類型的理解,對樂曲結構深刻理解,加深創編者對成套結構的理解,而對樂曲類型的認識,可使創編者更清楚的意識到在創編中,創編動作與音樂風格上的協調,并能使音樂與動作高度吻合,使音樂更好的襯托出健美操的魅力,起美化動作的效應,這樣就會使創編的藝術性得以提高。
2.4 掌握足夠的動作元素
課堂是學生學習健美操理論與技術知識的主要途徑,將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作為創編健美操的基本素材。圖書期刊雜志、觀看錄象和相關表演比賽是收集動作元素的重要途徑。
3 培養創編能力的措施
3.1 加強啟蒙訓練
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一個人的創造思維成果都是在對研究事物產生濃厚興趣的前提下取得的。因此,在健美操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培養創編能力的關鍵在健美操教學的初期,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十分豐富,按人體部位分:頭頸、上肢、肩、胸、腰、髓、下肢七個環節,按動作種類劃分有屈、伸、繞、移、振、舉、旋、跑、跳等在教學中,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始終在較高的興奮狀態下,結合這些基本動作進行反復訓練,并注重動作的力度、幅度、彈性等來培養學生的基本感覺。同時也利用這些單個動作進行重新組合,讓大腦想象區在輕松愜意的感受中思維飛騰,思路開闊。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教師可根據健美操音樂,要求學生根據節奏和節拍,重新組合所學的單個動作,使之形成新的健美操組合動作。這樣,自然而然地促使學生創編意識的產生,啟迪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只要出現一點點的新思維火花就予以肯定和鼓勵,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對健美操創編的興趣,使學生在順其自然的環境下邁進了健美操創編的大門。
3.2 加強創編素材積累的能力
創編素材的積累對創編健美操成套動作尤為重要,素材積累能力強,創編時就有較豐富的參考資料,就能有效地提高創編能力。因此,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做到:多看書籍、錄像、電視;勤于思考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聯系,多想自己所做動作變化形式和適合于自己特點的動作;多比較不同結構的動作,以積累同一性質的不同結構的動作;做到課上多練習,課后多復習;多記錄所觀察、思考的動作。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地安排學生表演所創編動作組合或成套動作,讓學生感受效果,及時把握學生的反饋信息,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創編指導,這對鞏固正確動作和提高素材積累能力起著積極作用。
3.3 提高協同創編能力
是運用已有知識,積累經驗,激發靈感,提高創編能力的基礎。在教學中,加強健美操理論和知識的傳授,使學生了解健美操的起源、發展概況,理解健美操的價值和功能,并掌握創編健美操的原則、方法和步驟。在熟悉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和組合動作的基礎上,采用課內和課外相結合,集體和個人相結合,協同合作進行創編,這樣多人的參與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健美操的動作內容,提高學生協同創編能力。同時通過組織教學表演和比賽,讓學生在相互觀摩中分析討論或對比和借鑒。通過具體的實踐,使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28—2,227—232.
[2]胡凱、吳雪.健美操專選班學生編排能力培養[J].科教文匯.2008(09)
[3]應國良,沈芝萍.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3).
[4]黃群玲.培養體育專業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實驗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3(3).
[5]沈芝萍,林萍,鄭素萍.試論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培養[J]臺州學院報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