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霞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紀念館作為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教育意義,已經成為了人們進行終身教育和學習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并且已經成為了對當代青少年進行教育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這不僅僅是紀念館本身應該承擔的一種社會職責,同時也是人們在探索教育多樣化形式中必然會考慮到的選擇方式之一。目前,有關紀念館與青少年教育的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普遍的關注,兩者之間如何進行更好的互動也成為了相關人員探討的主要關注點。
關鍵詞:革命紀念館;青少年;教育
革命紀念館教育正是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和愛國主義情操教育和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舉辦陳列展覽和視聽等手段,向廣大青少年傳播相關知識,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革命精神,并讓青少年充分認識歷史,在教育方面起著不可取代的獨特作用。筆者針對革命紀念館對青少年的教育意義展開具體的討論,希望可以引導和啟示相關部門充分發揮革命紀念館的教育作用。
1 革命類紀念館的職能
革命紀念館是為紀念近、現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任務并依托于有關的革命,紀念建筑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是有關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和文物資料的重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我國博物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學習歷史,了解國情,緬懷先輩光輝業績,激發奮發向上,樹立愛國愛人民的崇高理想和正確人生觀的重要場所。是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場所,又是一個振奮民族精神,強國興邦的課堂,更是一處集歷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與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勝景。它傳承著中國革命歷史和中華民族歷代仁人志士為國捐軀,為民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紀念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歷史的實物見證,是歷史的一個縮影,是中國當代的主流文化載體之一,它們在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服務中起到的積極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2 革命紀念館對青少年學生道德素質教育培養的重要作用
革命紀念館是我國的精神象征之一,是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革命紀念館收藏了我國革命的文物和愛國主義文獻資料,是新中國成立的見證者。它對于我們宣揚我國的愛國主義情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當代青少年的美好生活離不開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然而現在的美好生活中,人們逐漸忘卻了現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而我們利用革命紀念館對青少年生活進行道德思想教育,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操,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他們從頹廢的現代生活中解脫出來,為我們現代化的建設努力學習,以便能夠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3 革命紀念館對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工作方向
1.樹立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
提到青少年參觀革命紀念館,通常習慣性的認為是去學習知識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其實這不是參觀革命紀念館的全部意義。學習知識在成長過程中固然重要,但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使其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也早已被社會所認同。青少年尚處在發育或成長階段,對世間的愛憎好惡有較大的盲目性。通過參觀紀念館,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艱苦卓絕的成長歷程,引導青少年正確地認識美與丑、善與惡,形成較為完備健康的觀念。
2.培養青少年的集體主義
當今社會的發展主流倡導集體的力量和團隊協作精神,需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性互動。青少年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容易走極端,容易崇尚絕對自由,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時候,他們潛意識不可避免地要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
3.加強青少年的國防教育
現在青少年的國防意識和民族憂患意識普遍沒有成年人強烈,國防常識比較匱乏,青少年的國防教育亟待加強。革命紀念館大都是國防教育基地,可將國防教育內容與中小學課程相結合。如通過與語文課結合,讓學生從革命前輩的精神中吸取營養,培養他們御敵衛國的自覺性;與思想道德課結合,使學生明辨是非,在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培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確立遠大志向,獲得國防知識,增強國防觀念。
4.對青少年進行先進文化熏陶
革命紀念館記錄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風風雨雨,也陳列了老一輩無產階級為了偉大理想而奮斗的點點滴滴。革命紀念館就是一本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史書,它包含了中國先進的思想文化,承載了把中國革命史和革命思想發揚光大的光榮使命,對青少年先進文化熏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對青少年教育的工作方法
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僅要靈活多樣,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因人而異,結合被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這在紀念館與青少年教育的互動活動也應該是如此。 然而,事實上目前很多的紀念館,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的紀念館,他們采用的方式方法一般仍舊是傳統的講解和播放錄像的模式,而且在講解的內容上也往往是不分對象的千篇一律,所達到的實際效果也很差,造成的結果是不僅組織者的興趣慢慢減少,另外參觀者的參觀的次數也更少了。對此,紀念館應該著重研究針對青少年實際需要的教育方式方法,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通過不同方法的采用和注重對青少年實際需要的關注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加紀念館對青少年群體的教育意義。在方式方法上,紀念館可以增加適當的娛樂項目或者是增加有關青少年的宣傳品。在參觀商要多為青少年考慮,盡量少的占用他們的上課時間,紀念館重要的社會活動項目盡量安排在寒暑假進行,方便學生的參與和學習。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以外,還應該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紀念館多是建立在城市中,從而使得紀念館與地處偏遠地區、經濟落后、文化貧乏的農村青少年教育的聯系少之又少,甚至是沒有。針對這種情況,怎樣做到紀念館與青少年教育的更好互動、更多的交流不僅僅是紀念館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且也是整個社會和國家應該關注的事情,這是一個相對比較薄弱的環節,當然也需要很長的路需要走。我們已經認識到紀念館對青少年教育的互動作用,因此,盡管困難,整個社會還是需要作出相應的努力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紀念館的教育功能和意義,青少年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5 結束語
革命歷史紀念館地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不容低估,而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不僅是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也是革命歷史紀念館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要堅持“三貼近”的科學思路,把革命歷史紀念館建設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愛國意識的大課堂,建設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陣地。
參考文獻
[1]方秀實,徐子琳.紀念館社會教育功能的對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4,(23)
[2]凌美鳳.談談加強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2,(6).
[3]王進.紅色基地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
[4]韋明艷.如何進行青少年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2).
[5]閆玉凱.革命紀念館對青少年學生教育功能的思考[J].學理論,2010,1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