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新聞編輯應該具備一定的素質與能力,才能比較好的勝任本職的工作。稱職的網絡新聞編輯需要有良好的理性思維能力,包括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具有較好的理性思維和分析能力,著重于理性思考和理論學習能力的提高。網絡新聞編輯需要對于中國社會現實有比較深切的感知。
關鍵詞:網絡編輯;素質;能力
了解中國的國情,中國的現狀、發展對于國內外的發展趨勢有一定的把握,需要不斷擴展自己的了解領域和知識能力,這些都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1 網絡新聞編輯的職業道德
網絡新聞編輯即是新聞傳播活動的策劃者,又是網民的服務者,肩負著網站對社會的責任。只有熱愛編輯業務,才能鉆研編輯業務,才能提高提高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這是編輯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維護新聞的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什么樣的新聞工作者,都必須保證其新聞的真實性。樹立為網民服務的觀點,在制作和發布網絡新聞時,編輯心中要有網民,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知識產權,按我國法律,媒體不直接擁有新聞的版權,版權歸作者所有,網絡編輯要對記者,作者坦誠以待,尊重知識產權尊重作者,發揮作者,記者的積極性。
2 具有較高的政治修養和社會責任感
網絡新聞媒體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網民可以自由組成社區進行交流發表評論在這種氛圍中。編輯如果沒有這種政治素質做合格的把關人,起后果不堪設想。然而當下一些格調低下的、黃色的虛假的新聞充斥于網絡,影響極其惡劣,作為網絡編輯要充擔負起輿論宣傳的重任,就要不斷地增強政治敏感,時刻保持清醒地頭腦,正確引導社會熱點問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網絡新聞編輯必須遵循的傳播規律,是網絡媒體生存發展的前提。網絡新聞工作者應以對時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擔負起傳播中國文化的責任,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3 新聞理論修養
新聞作為一門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網絡編輯除靈活運用其掌握的網絡技術之外。還應懂得新聞理論。網絡新聞編輯要充分了解媒體所處的環境,報道的底線和禁區,了解社會文化的背景,正確處理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關系。首先編輯應具備新聞理論修養,善于挑選新聞,把握什么是重大新聞題材,什么是熱點新聞題材,什么是可連續波報道的題材,懂得在什么時間,什么版位,什么欄目刊發網絡新聞,并根據網絡新聞的特點擬定標題和進行裁剪。其次要有新聞敏銳感。新聞敏感是捕捉新聞的能力,也是從事新聞工作的基石之一。網絡媒體因其自身的特點,使得新聞敏感顯得更為重要。但是由于網上信息魚龍混雜,編輯必須對網上信息加以證實,因此新聞編輯應注意新聞相關信息和相關知識的積累,比較什么是真新聞,什么是假新聞,幫助解釋新發生的事件。在當今社會,深度新聞報道成為新聞競爭的新的焦點。信息只能提供表層的事實,而豐富的知識儲備則可以提供對事實的解釋,在報道中更勝一籌!
4 藝術修養
網頁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網站的訪問率,網頁設計的版式,色彩的運用,音頻,視頻信息的比例甚至字體的類型都是網站文化的體現,這就需要網絡信息編輯要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網絡信息編輯應該對受眾的審美觀作一個預判,盡量使網頁的設計風格符合網站受眾的主流審美觀,符合受眾的文化情感訴求。如中國人對中國紅又特殊的情結,在面向中國大眾時網頁中適當的加上紅色的元素就更能中國人接受和認可。在網站的整個版面上映考慮到文字文本和圖畫圖像文本的不同,文字,圖形,圖像交錯使用,但不沖突,達到整個網頁畫面上的和諧。
5 文化知識修養
首先,網絡遍及的特點要求編輯要有寬泛的知識面,深厚的文化積累,具備文化批的能力。網絡編輯每天要面對無數條各種各樣的信息,那些應該采用,那些該拋棄,以各沒有文化的編輯是應負不來的。網上信息資源分散無序,信息垃圾眾信息多,在加上信息本身深度的缺乏都要求網絡編輯將其重新組合并進行輸出。網絡媒體報道類型的細分要求編輯在一個或幾個領域有較深的造詣,將網站的信息分類整和,方便網民的瀏覽閱讀。其次,網絡編輯的文化使節作用也對其應具備的文化素養和提出更高要求。時空開放網絡的空間,話語權同樣平等,其中潛藏著網民情感傾向的競爭。世界的文化是多元的,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文化是網絡媒體的民族屬性,將文化的歷量融于人性化的傳播之中,網絡編輯在信息時代將面對更宏觀的任務:讓網絡媒體有民族文化的特質,以民族特色的文化實力分享全球化的網民市場,發揮文化使節的作用。再次,網絡編輯的文化修養還表現在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網絡新的文本以短句,片斷,碎片居多,所以,網絡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功底,豐富的文字處理技巧,以求媒體,網民共同的滿意。網絡編輯的文字功底還表現在快速的寫作構思能力上,有時,網絡編輯不僅需要寫出既快又好的稿子,還要求對突發事件寫出評論,以增強新聞的傳播效果。這些都是對網絡新聞編輯的文化知識修養的要求。
6 具有網絡思維方式
網絡新聞媒體因為其工作方式和新聞載體的不同,在思維方式上就與傳統媒體不同。首先是開放式的思維和動態式的思維。開放式包括閱讀空間和時間上的開放。網絡新聞的閱讀不是線性的,封閉的,而是非線性的,開放的。因此網絡新聞工作者要改變傳統媒體的報道與編輯思維,學會把新聞素材放在一個更廣闊的空間來考慮,給讀者提供一個開放的出口,使他們有獲得深層次信息,相關信息的可能,同時又要避免他們在開放的空間里偏離目標,迷失方向。一般來說,網絡新聞的報道,由于實時性的要求,會成為跟蹤式,追隨式的新聞報道,這樣的報道始終是開放的和多變的,這要求網絡新聞工作者的思維方式必須是一種動態的思維方式。其次,要有層次化和網絡化的思維。層次化是指新聞報道的目標是,根據用戶獲取信息時的需求層次來分解新聞題材的,充分認識新聞資源內在的聯系。第三要有多媒體化的思維,事物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新聞工作者要運用不同的媒體手段,來記錄和表達事物。
作者簡介
欒永強(1970-),男,吉林通榆,大學本科畢業,編輯。現從事網絡編輯和報社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