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TE移動通信基站在我國有了新的發展,其電磁輻射也受到廣泛的關注,為了進一步對基站的電磁輻射進行有效監測,本文主要分析了LTE的技術要點,闡述了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監測,最后總結了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評價,旨在通過對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分析,增加人們對電磁輻射的認識和了解,推動相關部門對基站的合理建設。
關鍵詞:LTE基站;移動通信;電磁輻射;監測方法
中圖分類號:X8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4-0136-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065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LTE, and expatiates on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The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has a new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t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s also widely concerned. Radiation monitoring,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valuation, aims to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alysis, increas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Key words: LTE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method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深入,網絡逐漸從2G發展到4G,并且朝著5G的方向發展,據相關的研究發現,我國的移動電話使用數量在2015年初已經達到了13億,并且其中使用4G網絡的用戶有近2億。隨著新一輪的移動通信風暴的來臨,2014年末,我國的LTE移動通信基站的數量已經達到了60多萬,2015年底數量達到100多萬,可見我國的移動通信發展迅速。在這樣的快速發展中,電磁輻射問題也開始受到廣大民眾的關注,因此本文通過對LTE移動通信基站[1]的電磁輻射監測的分析和研究,讓人們對電磁輻射有更深的認識,同時總結討論基站電磁輻射的監測方法,希望能夠為其他相關部門提供參考,促進移動通信基站的進一步發展。
1 LTE技術要點
LTE即長期演進,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組織所制定的通用移動通信系統技術標準的長期演進。 LTE系統將正交頻分復用和多輸入多輸出等關鍵技術引入并改進,讓頻譜效率和數據傳輸速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根據雙工方式將 LTE分為兩種,一種是時分雙工,另一種是頻分雙工。
2 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監測
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監測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繁瑣的工作,為了使監測的結果更加準確可靠,前期的監測準備工作必須細致到位,同時監測數據[2]的統計和分析也要準確有效,從而為電磁輻射的監測奠定牢固基礎。
2.1 監測條件
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監測條件主要包括監測方法、頻率、天氣、設點以及設備等方面。以下將從這幾方面對監測條件進行分析研究。
2.1.1 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參照《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的相關要求和規定嚴格執行。
2.1.2 監測頻率
在對每個監測點進行監測[2]的過程中,每一個監測點的監測時間要在15秒以上,并且需要連續測量五次,然后在監測數據穩定之后,取其中的最大數據,當出現監測數據不穩定的情況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監測的時間。
2.1.3 天氣條件和監測時間
為了監測的準確性,需選擇無惡劣天氣的時間進行監測,確保監測天氣良好,沒有雨雪風沙和冰雹。監測的時間控制在一天中的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這個區間內。
2.1.4 監測點的設置
監測點的選擇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監測點的周圍必須是空曠的、沒有遮擋物,在以發射天線為中心的50m半徑的范圍內,每隔10m設置一個監測點,水平均勻分布,同時在該范圍內的高層建筑物中設置垂直監測斷面,增加監測的準確性。
2.2 抽測情況
抽測主要針對移動通信基站分布較為集中,話務量較大的城區和鄉鎮,本文主要對某城市三天內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數據進行具體的分析,在這三天之內,抽測到的移動通信基站大約有200多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城市的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情況。在抽測的過程中,這些移動通信基站基本包括了三家通信運營商的各個階段的工作,并且監測工作基本在移動通信基站的正常狀態下進行,因此數據具有參考性。
2.3 監測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根據監測的數據結果繪制表1,由于電磁能量在傳播過程中,時間和空間的差異性會給數據的結果帶來影響,引起數據的波動,因此為了更加客觀準確的反映該城市的電磁輻射情況,本文采用了平均底值、平均中值和平均高值三種數據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如表1。
3 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3]的評價
根據研究,繪制如表2所示的電磁輻射環境水平統計表,由表中信息可得出:第一,該城市的四個區縣電磁輻射的平均底值都小于0.2V/m,而監測到的數據比監測儀器的限值小,故LTE移動通信基站附近受到的電磁輻射較小;第二,B地區和D地區的平均中值明顯高于A地區和C地區,也就是說A地區和C地區的電磁輻射環境水平比B地區和D地區稍好,原因主要有人口的密度、LTE移動通信基站的數量、話務量等。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移動通信不斷深入和發展,電磁輻射也備受關注。電磁輻射的污染與一般的污染有所不同,人體很難感知到,不會留下任何的殘留物質,并且會隨著距離的變化而變化。而目前由于移動基站不斷的增多,電磁輻射[3]水平逐年上升,為了讓電磁輻射實現有效的利用,需要對電磁輻射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加強對電磁輻射的監測,從而讓環境污染得到緩解,推動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4]。
參考文獻
[1]黃清.TD-LTE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J].海峽科學,2015,(6):36-38.
[2]李建萍,李素珍,袁玉明等.TD-LTE移動通信基站對周圍環境的電磁輻射影響分析[J].環境工程,2014,32(3):131-134.
[3]何海明,楊志浩.TD-LTE移動通信基站對周圍環境的電磁輻射影響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5,(13):9-10.
[4]遲迪.TD-LTE移動通信基站對周圍環境的電磁輻射影響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6,(4):78-78.
作者簡介:黃亮(1983-),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