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玉
摘 要:圖畫書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是由文字和圖畫合成的一個復合文本。教師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通過聽故事,說寫話;看故事,挖寫話;想故事,編寫話這樣的方式輕松步入寫話。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圖畫書作為一種圖文并茂的閱讀書籍,是由文字和圖畫合成的一個復合文本。每一頁都以生動活潑、夸張有趣的圖畫配上精致的文字,符合兒童認知特點,是最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課外書。但是如何讓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輕松步入寫話?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聽故事,說寫話
“把寫話帶回家”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在家里聽父母親和爺爺奶媽講故事。蒲松齡寫《聊齋志異》時,到家鄉大路樹下擺茶攤,把過路人的語言記錄下來然后整理成一個一個的小故事。俄國語言作家克雷洛夫經常到集市、商場等場所傾聽每個人的談話,選取有用的素材,形成了富有生活氣息的《克雷洛夫寓言》。根據他們的故事,我在向學生傳授圖畫書的閱讀經驗時,經常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到家里,每天聽爸爸或者媽媽給他們講一本圖畫書的故事,觀察爸爸媽媽在讀各種不同故事時的聲音、神態、動作……然后把他們聽到的用一兩句話相互講給同桌聽,同桌聽完后再把聽到的內容寫下來。學生們接到這個任務都非常積極。圖畫書的語言簡練、傳神,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因此,第二天有些學生講得眉飛色舞,記錄的學生能夠根據同學說的加上自己的語言變成一段通順的話。這樣的訓練既能讓學生聽讀大量的圖畫書,又在聽圖畫書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傾聽和觀察的能力,同時在向同桌復述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和文字組織能力,可謂一舉三得。
二、看故事,挖寫話
圖畫書是一本到處都隱藏著秘密的“神秘地圖”,無論是扉頁、封面還是環襯,都是圖畫書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地方都藏著作者要給孩子們的閱讀信息。閱讀封面,了解封面上的作者還寫過哪些圖畫書,猜一猜故事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不起眼的環襯里鮮艷的圖畫說不定藏了與故事息息相關的知識,可以升華故事主題;扉頁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打開這扇門可以讓學生窺見故事的內容;而封底,則能讓學生發揮無限的想象力來延續故事的結尾。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讓學生看同一本圖畫書的時候,都會讓學生先摸一摸書中精美的紙張,聞一聞書里蘊涵的墨香,看一看有趣的插圖,翻一翻書中生動的文字,猜一猜故事的結局……發現有不同的地方就仔細地看,再把看到的故事用筆記下來,整理成一段自己的心得體會。如《大灰狼娶新娘》的封面,是一只戴著大紅花的狼和一個蒙著蓋頭的新娘。我先讓學生猜猜這本書可能會講些什么內容。這時候學生的想象可謂異彩紛呈:“大灰狼娶了一位很丑的新娘,所以他很不高興!”“大灰狼的新娘是漂亮的兔子!”“大灰狼白天娶新娘,晚上就把新娘吃了!”學生們根據封面圖畫的猜測出乎我的意料,單單憑著一幅圖畫竟然引起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教師根據學生看到的、猜到的,加上學生們的回答,讓學生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因為學生有實物可以借鑒,又親身參加了這樣的討論活動,做起記錄來就得心應手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通過看圖畫書就能整理出很好的句子、段落,到寫話的時候就能夠暢所欲言了。
三、想故事,編寫話
圖畫書的文字簡潔明了,通篇沒有什么煩瑣的記錄,給學生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圖畫是圖畫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畫書中的圖畫,是擴展的、活動的、跳躍的,它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走進故事的意境。文字無法表達的意境,就是圖畫書知識的留白。這種留白給孩子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可以引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在圖畫書的閱讀寫話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想象故事的情節,給畫面進行精彩的梳理補白。所以,在圖畫書閱讀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等,感受畫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達的意蘊,遐想文字以外、圖畫以外的世界。
在讀完《三只小豬的真實故事》之后,我們被大灰狼的真實形象驚呆了,可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討論“新華日報社能不能刊登大灰狼的申冤啟事?”討論完后讓學生根據討論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想法為這本沒有結論的圖畫書編寫結論。這樣的寫話新穎、獨特。又如《鴨子學騎車》,讓學生在閱讀這本圖畫書的時候適當地對書中的人物進行配音,學生讀得津津有味。讀完后讓學生開動腦筋模仿《鴨子學騎車》的故事,續編鴨子學其他東西的圖畫書。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筆端閃爍著智慧的火花,于是在收上來的學生習作中,有《鴨子學開拖拉機》《鴨子學開飛機》《鴨子學功夫》……孩子們還在自己的寫話旁邊配上夸張、生動的圖畫,儼然一本屬于自己圖畫書。
總之,豐富多彩的圖畫書為我們教師搭起了很好的橋梁,陶行知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只要教師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就會越來越豐富,創造性思維就會越來越活躍,寫話就會越來越輕松!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汀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