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峰
現在是科技飛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我們要調動一切手段讓幼兒學會觀察世界、理解世界。早期教育作為培養科技人才和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手段,也日益為人們所重視。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三江口鎮楊芳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地處農村,我們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優勢,引導大班幼兒開展科學探索活動。
1.制定合理的幼兒科學教育目標
科學教育并不是常識教育的代名詞,傳統的常識教育只是對幼兒傳授一些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知識,而科學教育則是根據現代的需求而開辟的一個嶄新的教育領域,它不僅繼承了傳統常識教育的一些特點,還結合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認知等方面的培養,激發了幼兒對一切新鮮事物的探究。讓他們形成科學意識與能力才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
在科學教育總目標的指引下,我們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和幼兒的發展水平,制定了適合本園的幼兒科學教育目標。
2.為科學活動提供合適的材料,在自由操作中獲得科學知識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他們的科學理念是通過自身的動手操作獲得的,所以在科學教育實施中教師應該提供充分的且能相互作用的材料。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提供適合幼兒發展水平的材料,并根據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調整,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如在活動室里我劃分一角設立了科學區,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了許多豐富的材料,在這里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思維力等,感到無拘無束。孩子們通過磁鐵、鐵片、木頭、回形針、鐵釘、泡沫、塑料片、布、有機玻璃等各種物品自由探索發現磁鐵的秘密。還提供各種材料制成的橋和賽車,讓孩子們舉行賽車比賽,等等。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奧秘,并記錄比較。當然在幼兒自由操作獲得科學知識時,教師應該成為一個忠實的旁觀者和傾聽者。教師不要去示范或告訴孩子們下一個步驟應該怎樣做,或老是問一些沒有建設性的問題。教師提供的材料也應難易適中,如果過于簡單也不能激發孩子們的探索動力,若過難,孩子們又會不知所措,對探索活動失去信心。如在大班的沉浮實驗中,若教師只提供木頭、泡沫、石頭、鐵塊等,若讓孩子們目測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孩子們很快就會獲得答案,他們很快就會對這個實驗失去興趣。如果教師能提供一些類似牙膏皮的材料,要求孩子們發揮認知和思考的潛能,讓沉下去的牙膏皮浮起來,這時,就會調動孩子們探索的欲望,在經過反復實驗和討論后獲得答案,把牙膏皮折成小船樣就能浮起來。所以只有提供難易適中的材料,才能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促進幼兒的發展。
3.從觀察入手,培養幼兒科學探索活動
(1)注意隨機觀察引導,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一些自然現象是我們探索研究的寶貴資源,激發幼兒觀察大自然,記錄天氣變化的興趣,使孩子們在玩中了解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與動植物和人的關系,從而為他們關愛自己的生活奠定基礎。有一天在區域活動時,天氣驟然起了變化,烏云密布。幾個孩子嚇得大叫起來:“老師,怎么這么早就天黑了呢?”還有的孩子說:“老師,我覺得有點悶熱?!焙⒆觽冿@得有些緊張。我當時靈機一動,不慌不忙地走到他們中間說:“我們都來當一名小小氣象員,一起來觀察天氣變化,好嗎?”大家都注視著窗外的動靜。有的小朋友說:“蜻蜓飛得好低?。 庇械恼f:“小草和樹梢被風吹動了?!边@時天上閃過一道亮光,孩子們喊:“那是閃電,快捂住耳朵,一會兒會有雷聲的。”雷聲響過,便聽到了“吧嗒吧嗒”的雨聲。我告訴他們這就是夏天的雷雨。我建議小小氣象員們把今天的天氣變化過程用圖示的方法,記錄到天氣記錄表中去。從那以后,孩子們非常關注天氣的變化。因此,我們專門組織了“小小氣象員”的活動。
(2)注重比較觀察,引導幼兒感知事物間的聯系與變化。為了讓幼兒知道種子的萌發離不開陽光、水、空氣、土壤,我們在實驗區提供了若干個種植的小罐、紙盒,并創造了不同的種植條件,引導幼兒觀察。
有空氣、土壤、水、陽光四種條件都具備下的黃豆;有空氣、水、陽光,缺少土壤的黃豆;有土壤、水、空氣,在黑暗小盒里無陽光的黃豆;有土壤、水,透明有陽光、無空氣封閉小罐里的黃豆;有土壤、空氣、陽光,沒有水的黃豆。
每隔三天組織幼兒按順序仔細觀察每種條件下種子生長情況,及時地用圖示進行記錄。經過一個多月的直接觀察、比較,幼兒懂得了植物生長離不開水、土壤、空氣、陽光,同時也培養了幼兒觀察的持久性和精確性。
4.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科學教育
社會資源是指幼兒園所在地區和鄰近地區中可以被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資源和社會組織。幼兒家長從事著不同類型的工作,每個家長都是一個良好的“教員”。這些“教員”可以為幼兒介紹本地區的環境、教育、社會習俗、家庭生活、衛生保健知識等。比如我園地處農村,有些家長是菜農,請他們分期向幼兒介紹四季的蔬菜的種類及簡單的種植方法,帶幼兒觀察蔬菜的生長過程。幼兒可以在活動室里聽介紹,還可以走到田間親自感受,親自動手種植,直接接觸、觀察,學習科學知識。
在農村這塊土地,我們通過一定的途徑,讓幼兒接觸大自然,去體驗、去比較,慢慢地積累了科學經驗;去嘗試、發現,充分地品嘗了科學的樂趣。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三江口鎮楊芳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