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偉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將健康領域列在了五大領域之首,并對幼兒的動作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和教育建議。要順利完成幼兒運動的目標和任務,與幼兒園運動器械的配置、使用是息息相關的。相對成品大型器械而言,自制運動小器械有節省資金、實用性強、材質多樣有趣、玩法靈活等特點,既貼近幼兒生活,又可一物多玩。我們園所經過多年“陽光運動”活動的開展,對幼兒的戶外運動鍛煉要求更加細致,有意識地將生活中的一些閑置的、無毒無味安全的廢舊物品進行收集、組裝、改造、加工,并將其應用到幼兒運動游戲中去,有效解決人多器具少、玩法單一等問題,從多方面著手為幼兒提供種類豐富、式樣有趣的運動器械。
1 精心選材設計制作運動器械
由于布藝、紙質等材質有不耐磨、使用周期短等缺點,對于使用周期長、使用率高的運動器械我們更傾向于耐磨、輕便、易保存等材質來制作,我們經過反復研究和多次實驗后發現PVC材質成本較低、環保、輕便耐用、使用周期長、不受自然因素影響(不怕日曬、風吹、雨淋),成為自制運動器械的首選。利用PVC材料的這些優勢,老師們經過組裝和拼接,將廢舊奶粉桶,鐵罐等可利用的廢品與PVC有機組合起來制作出符合幼兒體能發展的運動活動器械,例如大、小投籃架;高、低跨欄;立式打靶;足球射門;門球棍;投擲架;手推車、呼啦圈、小滾輪推車等。
在制作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幼兒平日的活動進行細心觀察,善于去發現幼兒喜歡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從而有選擇性的去制作出幼兒感興趣的器械。例如小班的老是發現近期孩子們很喜歡打靶子瞄準類的游戲,于是利用廢舊油桶和PVC管設計制作了打靶子的游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歡。老師們還善于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地對器械進行改進,使其更為完善、更能符合幼兒的活動要求,更加具有鍛煉的功效。比如在設計投籃的籃筐時,老師們按慣有思維設計了高矮不同的橫式籃筐,孩子們在活動中雖然喜歡投籃,但是由于身高原因和運動能力限制,看不到籃筐的中心圈,總是習慣直接扣籃而不是瞄準投籃,于是老師們在橫式籃筐之后又設計制作了立式籃筐,投籃的籃筐是高高矮矮樹立在網上的,孩子們能直接看到籃筐的圓圈,因此投擲的積極性非常高,對空間位置的感官判斷和動手投擲能力都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2 提供可調節尺寸的運動器械滿足不同層次幼兒
幼兒有年齡和能力的差異,教師針對不同差異需求為幼兒準備適合他們的器械,滿足他們鍛煉的需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以跳躍動作發展為例,小班幼兒年齡小,身體機能發育不完善,跳的能力較差,我們給小班幼兒提供了15cm 的單個跨欄進行練習,對于小班中動作發展較好的幼兒提供20cm跨欄;中班幼兒跳躍的能力增強,能做助跑跨跳等動作,我們提供高度達25cm的跨欄及兩組跨欄的組合;而大班幼兒已經熟練掌握了跳的技能,有比較好的彈跳力,能連續跳障礙,跳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我們給大班提供三組及三組以上高度不同的跨欄組,從跨跳的寬度、高度、技巧等方面提高要求。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滿足了不同年齡段、不同能力層次幼兒的需求,促進了每個孩子有針對性的發展。除了自制跨欄外,我們自制的籃球投筐、足球門等都分別有不同尺寸、不同規格的幾種型號,供幼兒分層、漸序使用。教師為幼兒提供器械時由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教師不過多干涉。幼兒可以從最容易的開始,在自己認為有把握時逐漸加大難度。也可以從中等難度開始,如果他們想從最難的開始,老師盡管認為他不行,也允許他們在嘗試后自己調整活動。在這樣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中,孩子不再害怕失敗或不能勝任老師的安排,也沒有勉強和為難,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器械,提高了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3 結合低結構材料器械發揮幼兒自主性
實踐中我們還發現,有些運動材料的運動功能比較顯性,容易限制幼兒的思維。針對此類情況,我們嘗試補充低結構材料的器械,激發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如竹梯輪胎搭建的平衡木,幼兒在掌握了平穩通行的技能后漸漸對這一器械失去了興趣。老師及時投放了頭頂的布飛盤、負重類的油桶、障礙類的凳子、易拉罐等,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喜好來增加走竹梯的難度,有的孩子還發明了放置“地雷”的游戲,游戲一下子有了趣味性,孩子們又對這個平衡類的活動區域產生了興趣。
4 教師、家長、幼兒共同參與制作
本著自制器械安全性、科學性、創造性、趣味性及簡便實用的原則,我們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器械的制作,使更多的家長了解了各類器械的鍛煉方法與用途。大家一起來動腦動手,通過集思廣益辦法更多,從制作過程中增進師生、親子間的感情,家園聯系更融洽、和諧。讓幼兒參與設計過程,使幼兒在以后的活動中興趣更高,培養幼兒愛護器械的良好品質。另外通過廢舊材料的合理運用,家長參與變廢為寶的過程,使全員都樹立起節約的意識與理念。
在自然資源極度浪費又極度匱乏的今天,建設節約型社會事關全局。我園進行的廢舊材料的開發和運動器械的合理運用,用較低的成本為幼兒創設了良好的運動活動條件,“小投入,大回報”。有效地發揮了廢舊材料利用價值,營造了節約資源氛圍,教師較好地注重了自制器械在活動中的作用,從而使幼兒在運動活動中得到相應的發展。今后,一方面我們繼續自制器械延伸到其它教學領域,另一方面繼續探索幼兒自主戶外運動活動的組織與引導,將陽光運動活動深入開展下去。
(作者單位:勝利油田河口社區第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