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青少年戲劇教育是一種非常適合青少年學習的方式,是可以全方位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習熱情,在戲劇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最大程度的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的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主要就是推崇人的個性和諧發展,重點就是培養人的整體性、全面性和創造性,積極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可以開創自由的學習氛圍。戲劇教育是可以使青少年教育方式更積極有效,能夠在活潑生動的教學環境中引導學生完善人格、塑造個性,培養學生人文主義精神。
我國的近些年的教育事業逐漸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更加的注重學生的內涵式發展,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代替,戲劇教育是目前中小學的教學方式中非常有效的教學思路,可以營造出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完善學生的人格以及個性的塑造,有助于學生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
將戲劇與青少年的教學相互融合的教學思路最早是起源于法國思想家盧梭的教育理念,該理念指出:在實踐中學習和在戲劇實踐中學習。這里的教育戲劇主要就是指運用戲劇的相關技巧,完善學校課堂的教學方法,更加的貼近以人性自然的法則,自發性的接觸,指導學生在有計劃與架構下進行學習,目前主要分方式就是創作性的戲劇,即興演出,角色扮演,觀察模仿等方式,有助于學生在互動的環境下,充分理解和發揮想象,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在實際的實踐中不斷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教育戲劇是最開始作為藝術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很多國外的國家及我國臺灣地區,都將戲劇教育納入普通學校教育體系,以課程計劃的形式更好的確立戲劇在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因此,教育戲劇不只是針對部分青少年的精英教育,是需要面向所有的青少年學生的。戲劇教育不可以只是作為藝術學習對象,是需要作為學生的一種學習技能存在的。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教育戲劇是應該從兒童開始的。我國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國家藝術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之后正式開始引入戲劇教育,非常明確將戲劇列為教學內容,是與音樂,美術,舞蹈等學科相互補充的,戲劇教育是構成整體綜合藝術課程的重要部分,據調查目前國內已經很多的省市逐步在青少年的教育中開展戲劇教育,隨著教育戲劇的優勢的顯現,我國將會逐步將戲劇教育普及到青少年的教學之中。據分析青少年開展教育戲劇是有著顯著的優勢存在的,主要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戲劇教育可以完善整個青少年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儲備文化人才。目前在我國的青少年教育中還是有很大的部分存在著偏重于知識灌輸的教育理念,存在著嚴重的教育理念落后以及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問題,長期再這樣的教學思路下根本無法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更不要說開發學生的全方位素質,因此教育戲劇的引入是非常迫切的。將戲劇教育的教育理念在青少年中開展是非常有力地更新陳舊的教學理念,為文化的長久發準備文化人才。
二、戲劇教育有助于不斷的提升青少年人文素養,完善青少年的藝術修養。通過戲劇教育這一獨特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得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的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將青少年培養成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優秀青年。
三、有助于開發青少年的生命潛能,教育戲劇引入到教學體系,是非常有助于發展青少年的創造力以及豐富青少年的想象力,以鮮活的教學形式更好的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最大程度的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以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對于青少年不斷的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可以說這也是我們進行青少年學習教育的終極目的。
四、戲劇教育是運用積極發展理論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培養學生的正義感等展開研究,有助于探索創新青少年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方式。
運用戲劇教育培養青少年的人文素質的實踐課程是可以通過實踐中的教育戲劇課程實現的,首先就是對于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即興戲劇游戲或是課本劇的教學。例如最常用的“折報紙游戲”,就是讓孩學生們用廢報紙自己動手折出想象的東西,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其次就是可以將學生們分組進行,將組內“作品”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成小故事,由全組成員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比較常用的還有“故事接龍練習”主要就是由一個同學起頭,然后所有的同學認真聽別人講故事,看別人講到了哪里,隨時準備接著往下講,是在老師的擊掌時候換人往下接著講述的,一直到一個故事講完。這樣的游戲是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的,可以訓練學生注意力,如果不認真聽,自己會接不下去的。在戲劇的實踐課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具體的心理特征以及認知程度選擇適合的方式,年齡大的可以進行改編中外童話故事作為文本,引導青少年進行創作,將教育戲劇在青少年的人文素質培養中的作用不斷加深。因此,我們是非常需要有效的教學手段逐步的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命力。目前的教育戲劇引入是青少年素質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選擇,戲劇教育是可以給青少年一個更加寬松、新鮮的創作新空間。
(作者單位:廣州市荔灣區青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