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蘭
[摘 要] 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種融資手段,近年來青海省經濟進步迅速,青海省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亦成為了熱門的研究對象。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與精準幫扶下,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仍有一些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本文分析了中小微企業在各種融資方法上的具體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改進的意見與未來的展望,以期繼續優化青海省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保障青海省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 青海省經濟;中小微企業;融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10
[中圖分類號] F276.3;F8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3- 0023- 03
1 企業融資概述
企業的融資渠道可分為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兩種,內部融資主要是指企業依靠自身的固有資產與經營獲利累積的資產,外部融資主要是指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企業通過證券融資、銀行融資、招商引資等方式,累計資本,加速企業運轉。企業在融資的同時,也要注意控制風險,保證信用,降低融資成本。總之,企業自成立之日起,就與融資密切相關,融資決定企業的資金結構、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決定企業的競爭戰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融資。
2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青海省雖然經濟整體水平落后于我國東部地區,但近年來在中央的幫扶與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指導下,青海省經歷持續攀高,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使地方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對于地方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小微企業可以有效地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激發市場活力、盤活經濟運轉。青海省委、省政府正確地認識到保證中小微企業融資順利的重要性,出臺了一攬子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克服融資過程中的困難,但在目前的實踐中,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3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融資現存問題
3.1 股權融資條件苛刻
青海省由于多年的經濟落后,資本市場并不成熟,中小微企業想要直接獲得外部融資困難重重。自1995年開始,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規范管理新股權的發行,上市條件變得嚴苛。2000年開始,證監會的新政策不斷出臺,但青海省內的公司幾乎沒有幾家是符合上市條件的。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上市門檻高不可及,股權融資幾乎是天方夜譚。自1999年,國家叫停地方債券,這對中小微企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3.2 銀行信貸杯水車薪
在股權融資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中小微企業紛紛把融資重點轉移到銀行信貸上,但由于中小微企業缺乏有價值的抵押品,使得其貸款情況并不理想。青海省銀監部門近期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七成的中小微企業在抵押貸款方面存在較大困難,這些困難既包括自身固定資產不夠,也包括第三方擔保的缺失。自2011年后,我國宏觀貨幣政策持續緊縮,這更加導致了青海省整體信貸水平的下降,貸款發放的要求越來越高,實際發放貸款量越來越少,中小微企業在銀行不能得到充足的融資支持,對其擴張與發展是極大的限制。
3.3 缺乏其他融資渠道
在無法獲得股權融資、銀行信貸又滿足不了融資需求的情況下,青海省中小微企業也缺乏其他有效的融資手段。青海省全省金融機構近300家,具有融資功能的共52家,其中金融信托與管理機構僅有4家,金融租賃機構僅有2家,典當行僅有4家,這些數據對比青海省72萬平方千米的面積而言簡直微不足道,尤其在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各類融資渠道的缺乏永遠是其發展過程中的瓶頸。
3.4 信用危機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雖然發展勢頭迅猛,但信用問題帶來的危機不容忽視。據權威調查數據顯示,青海省全省范圍內的中小微企業中,擁有AA級以上信用等級的企業僅占5.3%,擁有A級信用的企業也僅有3.7%。更多的中小微企業信用等級較差,如果說A級以上的企業在銀行尚不能貸到充足貸款的話,那么絕大部分B級以下的企業幾乎邁不進銀行的大門。
4 解決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相關對策及前景分析
4.1 發揮政府的調節作用
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主要原因在于其發展前景難以預測,經營風險較高,缺乏有價值的擔保資本。政府可以針對這一問題,在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搭起橋梁。政府可以充當緩沖帶的角色,設立一部分資金專門用于調節中小微企業的借貸,政府可以出面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提供擔保,若企業獲利情況良好,那么政府可以收取一定比例的報酬來充足政府資金;若企業不能按時還貸,政府則在專項資金中抽取部分來為金融機構提供補償。如此一來,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門檻大大降低,政府亦可通過控制擔保企業的種類,來促進如高新技術企業等政府希望看到的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4.2 拓寬融資渠道
前文提到,青海省省內融資機構數量極少,中小微企業缺乏融資手段,難以獲得充足資金,青海省需要更多的新型融資渠道,來為中小微企業爭取更多的融資機會。首先,具有融資能力的金融部門可以在法律范圍內探尋更新穎的擔保方式,可以允許企業用知識產權、商標權益等權益作為抵押物,也可以鼓勵中小微企業聯合起來互相擔保,當一家企業出現問題時,其他多家企業可以共同承擔擔保責任,這樣可以分擔風險,互幫互助。
4.3 提升中小微企業信用
前文已通過數據說明了青海省內中小微企業的信用危機,如果不能解決信用問題,那么即便有了成熟的融資體系,信用差的企業仍然無法獲得資金。政府應加強征信管理,為中小微企業建立誠信檔案,根據不同行業的不同特點,為各企業的信用水平進行精準評價。所有的誠信數據應與銀行等金融部門互通,也要與工商、稅務等監管部門互通,確保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都能反映到誠信檔案之中,從而提高誠信檔案的權威性。通過建立誠信檔案,督促中小微企業遵守信用,自我凈化。青海省也應繼續深化“信用青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信用建設工程,完善對中小微企業失信行為的懲罰機制,加強政府監管,促進行業內部良性競爭。對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要大力扶持,樹立典型。
5 結 語
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對地區的經濟建設有著重大意義。青海省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快,出現金融體系不成熟、政策不匹配等問題屬于正常現象。社會各界需要正視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青海省內經濟現狀,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尋找更多的出路。
主要參考文獻
[1]嚴維青,王東宏.青海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其對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9-12.
[2]劉波.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初探——以青海農牧區為例[J].特區經濟,2016(2):136-138.
[3]時波.民間融資的發展與監管[J].青海金融,2016(1):13-18.
[4]辛曉娟.青海銀行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管理策略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