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丹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HPV)的中醫藥治療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患者作為受試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常規采用西藥抗病毒、抗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柴胡解毒湯,觀察2組患者臨床療效、HPV-DNA轉陰率、HPV病毒值降低率,并監測2組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77.08%),組間差異P<0.05;觀察組HPV-DNA轉陰率(91.67%)顯著高于對照組(72.92%),觀察組HPV病毒值降低率(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77.08%),組間差異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75%,與對照組比較(16.67%)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 中醫藥柴胡解毒湯輔助治療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升HPV-DNA轉陰率,臨床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醫藥;慢性宮頸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3-0035-02
人乳頭瘤病毒是婦科感染的常見病原體,其與宮頸增生、宮頸癌存在密切的聯系,在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中檢出率較高。近年來,慢性宮頸炎患者中檢出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病例報道逐漸增多,并成為目前婦科臨床研究的新重點。當前,中醫在治療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方面獲得了較大的進展,為進一步探究中醫院治療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患者作為受試者,對比分析了柴胡解毒湯輔助治療該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患者作為受試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本組患者均行TCT檢測人乳頭瘤病毒DNA陽性,已婚或已有性生活,陰道鏡檢查顯示宮頸炎性改變;2組均排除未成年人、口服避孕藥者、盆腔放射治療史、陰道鏡檢發現宮頸上皮肉瘤變者、就診前3個月接受宮頸治療者、肝腎心肺功能嚴重異常者、無法配合治療者及重型精神病患者。觀察組,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44.15±24.36)歲,病程1~6個月,平均病程(3.64±2.56)歲,已婚29例,未婚19例,已育34例,未育14例。對照組,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43.21±23.18)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4.02±3.15)歲,已婚30例,未婚18例,已育31例,未育17例。2組患者在年齡、生育方面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從月經干凈后第3d天開始用藥。對照組常規采用西藥治療:奧平栓(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武漢維奧制藥生產國藥準字S10980006,6萬IU/枚),清洗外陰后,將奧平栓送入陰道后穹窿,隔日用藥1次,用藥6次為1個療程;利巴韋林片(國藥控股星鯊制藥,國藥準字H19993827,0.1 g/片),0.15-0.3 g/次,3次/d,以10 d為1個療程。患者持續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柴胡解毒湯進行治療,方劑組成:柴胡、黃芩,各15 g;茯苓、黨參、輕粉、甘草各10 g;冰片、紫草鳳尾草,各8 g;每日取一劑藥物,800~1000 mL水煎至200~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以15 d為1個療程。2組均持續治療2個療程,治療期間月經期停藥,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1.3觀察指標
1.3.1療效評估 2組患者兩個療程結束后,于月經干凈后第3d行相關婦科檢查,評估臨床療效。痊愈:宮頸光滑,糜爛、水腫、白帶增多等癥狀完全消失;顯效:宮頸糜爛面積較治療前減少75%以上,白帶增多、宮頸炎性改變等癥狀顯著改善;有效:宮頸糜爛面積較治療前減少50%~74%以上,白帶增多、宮頸炎性改變等癥狀有改善;無效:宮頸糜爛面積較治療前減少49%以下,白帶增多、宮頸炎性改變等癥狀無改善,或宮頸糜爛惡化者。
1.3.2HPV-DNA轉陰率及病毒值比較 采用PCR法檢測HPV-DNA、統計兩組患者HPV轉陰和HPV病毒值降低人數,并計算占比情況。
1.3.3用藥期間安全性監測 用藥期間觀察兩組血/尿/糞常規、肝/腎功等生化指標異常變化,同時統計2組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認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2組HPV-DNA轉陰率及HPV病毒值比較 見表2。
2.3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胃腸道不適4例,疲倦1例、頭痛2例、食欲減退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75%。對照組出現胃腸道不適3例,疲倦1例、頭痛l例、失眠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75%,與對照組比較(16.67%)差異不顯著P>0.05。
3討論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較為頑固,常規抗病毒、抗炎等西藥治療效果不佳,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患者全身及局部用藥后療效不夠理想。慢性宮頸炎的病原體類型較多,常見病原體主要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厭氧菌等,而其中部分患者同時合并人乳頭瘤病毒等病毒性感染,更增加了治療難度。目前,西藥雖然在抗菌、抗炎方面獲得較好的效果,但對于病毒感染治療相對不足,慢性宮頸炎合并HPV感染者,HPV-DNA轉陰率不夠理想,對于患者預后及宮頸癌防治較為不利。
近年來,中醫在抗病毒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同時也發現了較多抗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單味中藥、中藥復方、中成藥等中藥制劑,在抗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但在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方面研究想對較少。中醫學認為慢性宮頸炎屬“帶下病”范疇,認為濕邪(內濕、外濕)侵襲及“濕熱下注”是主要病機,同時患者多存在脾虛、腎虛、虛實夾雜,濕毒、濕熱沖任而發展為帶下病。中醫在治療“帶下病”方面,主張糾正脾、腎、肝三臟功能失常,再清熱除濕,而柴胡解毒湯兼具治血調肝、滋陰補腎、清熱解毒,利濕除濕、生肌祛腐之效,調治結合,適合于帶下病治療。目前,關于柴胡解毒湯治療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臨床文獻研究報道顯示,其可輔助治療效果優于單純西藥治療,可顯著提高HPV—DNA轉陰率10%~20%。本次研究也發現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77.08%),組間差異P<0.05;觀察組HPV—DNA轉陰率(91.67%)顯著高于對照組(72.92%),觀察組HPV病毒值降低率(95.83%)顯著高于對照組(77.08%),可知其臨床療效可靠,抗HPV感染效果較好,與上述文獻研究一致。柴胡解毒湯為純中藥制劑,關于其不良反應報道較少,普遍認為其安全性可靠。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增加柴胡解毒湯后,以胃腸道不適,頭痛、食欲減退等輕度不良反應為主,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75%,與對照組比較(16.67%)差異不顯著P>0.05,可柴胡解毒湯未增加不良反應風險,提示其安全性相對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中醫藥柴胡解毒湯輔助治療慢性宮頸炎合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提升HPV-DNA轉陰率,臨床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收稿日期: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