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成++趙秀月
[摘 要] 我國現行的行政強制執行模式,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為原則與以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行并行的行政強制執行權分配模式。這種執行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政府公信力。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的突出問題。要真正地實現“裁執分離”模式的具體要求,就必須要探索建立相對集中的行政強制執行權制度。
[關鍵詞] 行政強制執行權;相對集中;裁執分離;內外監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94
[中圖分類號] D6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3- 0217- 02
0 引 言
行政強制執行權,是指行政相對人拒絕履行法律所規定的行為及義務時,行政機構或人民法院,根據自身具有的權力,對行政相對人實施強制措施,使其履行義務。行政強制權力由不同的行政機關與行政部門相對獨立行使,互不干預。在其運行過程中既要體現出相對集中的完整性要求,又要體現出決策職能、執行職能與監督職能之間的分工制約,其中對“裁執分離”制度的探索是進行行政執行方式理論創新的重要依據。
裁執分離,是指在行政過程中做出裁決的機構應當與執行裁決的機構是相互分離,即同一機關不能在行使裁決權的同時又擁有執行權,從而體現出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與監督,以防止權力的濫用,損害社會公眾的合法利益。根據“裁執分離”的具體原則,對于行政強制執行決定的具體執行過程,是由具體的行政機關來承擔的。因為從實質上講,具體的執行過程是一種具有行政性質的行為,并且為了解決行政執行過程中的執行難的問題,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對行政強制執行權的相對集中,建立相對集中的行政強制執行權制度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1 有利于明確行政權與司法權的邊界
目前我國行政強制執行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因此在行政強制執行權的權利屬性方面,一直存在著屬于司法權還是屬于行政權的爭議。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強制執行權時,必須要有法律的授權,否則就要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但是人民法院既是行政行為的裁定者,又是行政行為的執行者,這種模式容易造成司法權的濫用。
從本質上看,行政強制執行權具有鮮明的行政權特性,應當屬于行政權的范疇。但是在我國,人民法院也可行使行政強制執行權,這就使行政強制執行權的歸屬問題產生了爭議。因此,應當明確行政強制執行權的界限,將行政強制執行權歸還于相應的行政部門,并且通過建立相對集中的行政強制執行權制度,以提高行政部門的執行效率。
2 加強內外監督,保證相對人權益
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使是由于行政相對人在指定期限內,拒絕履行行政決定,這時就需要行政機關的強行介入了,以行政強制力迫使行征相對人履行義務。在實踐過程中,很多時候做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同是還是這一行政決定的執行者,這種操作方式無法保證行政機關的運作處于正確的軌道之中,很容易造成權力的濫用。相對集中行政強制執行權的建立,可以將做出行政決定的機關與執行機關相分離,有利于執行權的正確運用,從而將加強內部監督。人民法院將自身的行政強制執行權歸還給行政機關后,可以更好地進行司法工作,加強對行政部門執行工作的審查,加強外部監督,使得公眾權益得到更好的保護。
3 提高行政機關的行政效能
精簡和高效是現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國行政機關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為社會公眾提供基本的社會服務。在其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會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時也會涉及一些緊急的突發事件。如果在處理這些事件的過程中,行政決定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傳達,那樣就會給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同時由于我國行政執法機構和執法隊伍數量十分龐大,就導致了行政職能十分分散,每個部門的執法力量十分薄弱,影響行政效能的正常發揮。
相對集中行政強制執行權制度建立之后,人民法院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享有相對集中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部門則可以根據人民法院的裁定結果,依法高效地啟動強制執行程序,采取相應的行政措施,實現對社會事務的管理。同時行政職能相對集中在某幾個行政機關之中,有利于厘清各部門的職責,有效發揮自身職能。
4 維護人民法院的司法權威
我國長期存在的行政強制執行模式,由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共同參與,強調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的外部監督,忽視了行政機關內部監督的建設。從長期的實踐過程來看,如果司法機關過度參與行政強制執行行為,不僅會加重司法機關的執行任務,而且容易引發司法部門的權力濫用現象。相對集中行政強制執行制度的構建,可以通過行政權力的合理分配,進而加強行政機關的內部監督。同時也可以將人民法院從繁重的行政執行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司法審查職能。這樣有利于人民法院保持中立地位,利于實現對行政機關的有效監督,切實維護司法權威。這一新模式符合權力分立的思想實質,有利于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權力制衡機制,推動國家行政執行工作有序健康地發展。
5 結 語
作為一個新命題,在研究過程中會面臨諸多的現實及理論問題。目前,已經有學者從理論上提出了構建“相對集中行政強制執行權制度”的設想,并對實踐的可行性進行了初步研究。但是對于相對集中行政執行強制執行權制度的基本理論和制度構建等方面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地完善。
主要參考文獻
[1]程濾.“裁執分離”與相對集中行政強制執行權研究[J].法律適用,2012(10):67-72.
[2]王英爍.行政強制權的檢討與規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1.
[3]涂上飚,竇家應.行政強制權監督略論[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1):145-147.
[4]張婧飛,崔卓蘭.行政強制權內部控制的理論博弈[J].社會科學輯刊,2013(5):64-67.
[5]張婧飛,任峰.行政強制權屬性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43-45.
[6]羅文燕,呂尚敏.論行政強制權的設定[J].法制與社會發展,2003(1):123-126.
[7]郝志紅.相對集中行政強制執行權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4.
[8]王寶明.中國行政強制制度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3(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