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莎莎
【摘要】初中語文是初中學生學習的“主科”,在筆者看來,語文學科也是實現學生成長的“主科”。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學生擁有了情感,擁有了思想,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學生成為了“生活中的一員”。由此可見,語文教學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主科”。那么,如何才能實現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呢?筆者認為就要讓學生愿意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愿意進入語文課堂。而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就要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現趣味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趣味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知識的主導,也是情感的主導、思想的主導。學生喜歡語文老師,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但是學生也討厭語文老師,因為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厭煩。怎樣理解呢?學生喜歡語文知識,語文知識中充滿了“吸引人的情感”、“觸動人的思想”,當教師展現這些魅力時,教師就會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當教師沒有展現這些魅力,只進行知識教學時,教師就會成為學生厭煩的教師。所以,初中語文教學要想實現教學目標,就要構建趣味課堂。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作為語文教師,要想成為學生喜愛的教師,要想讓自己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就要構建趣味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開放課堂
既然初中學生愿意展現“自我”,那么,我們為什么非要抑制學生天性,不在語文課堂中讓其展現“自我”呢?在筆者看來,實踐中我們可以開放課堂,讓初中學生成為主體,讓學生“共享自我”,讓學生的學更加“個性張揚”。課堂中,學生只要有疑問,隨時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隨時可以發表,師生平等對話,同學間無拘無束地交流。課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別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系現實、密切聯系學生經驗世界的教育資源。使語文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教科書,成為不斷充實、不斷更新的長流活水。
2.學生制定目標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最常做的就是“讓學生學”,但是,教師指定目標的學,往往學生并不愿意參與。在筆者的課堂中,筆者對此也進行了相關的課改,在制定目標時,筆者將自己的教目標做主線,讓學生的學目標成為重點。尤其是學生自己制定的學目標,更應該成為重點。在教學課文之前,本人經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讀課文后根據本人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即使是作業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的布置,從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可以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3.教師展現“魅力”
在前面筆者已經說過,教師是學生喜歡的教師,學生才愿意參與教師的教,才愿意“親其師信其道”。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并會努力將它學好。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
4.把握教學實踐
(1)循序漸進是語文教學中必須遵循的,開門見山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也是恰當的。在學生進入初中之后,在學生進入初中語文課堂之后,我們不妨“開門見山”的進行語文教學。新學期伊始,不馬上急于教課文,首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縱觀了解全冊書的內容結構。介紹學習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讓學生不斷地收獲“成功”。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收獲成功的契機往往很多,收獲的內容也往往有很多。而這對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又有極為積極地影響。實踐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善于利用校內、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提出學習要求,如:每周要背誦并默寫“課外古詩詞背誦”其中的一首。一學期內要閱讀完“名著導讀”中的所有作品,并寫好讀書心得等。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
(3)給學生展示的平臺。學生需要展示的平臺,在前面筆者已經說過,初中學生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滿足學生“展現自我的需求”,學生就不會“叛逆”,也沒有時間“叛逆”。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做的就是多為學生創設展示機會、展示平臺。如:課外找錯別字、病句交流與展示,月球知識擂臺賽,新聞發布會,故事《寓言四則》、《女媧造人》),討論會(《風箏》),朗誦比賽(《理想》、《天上的街市》、《靜夜》,并附有一定的評分標準),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辦手抄報,編習作集。
(4)教學過程貫穿情感,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學如果失去了“情感性”,就不會是“本色化”的教學了。語文教學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系,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本人參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助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眾人之長于已身”。
(5)應用好多媒體也是實現趣味教學的主要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才能應用好多媒體呢?在筆者看來,就要做到“切切實實的用”,而不是取代教師的教,也不是取代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同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也簡化了教師的教學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讓“興趣作老師”,就要先實施趣味化教學;讓“興趣作老師”,就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想實現教育教學目標,我們要做的就是興趣教學,讓“叛逆的學生”,成為合格的語文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