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敏
【摘要】實現全民閱讀,為民眾提供優質閱讀服務,是國家創建公共圖書館的初衷,以公共圖書館作為閱讀平臺,力求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以滿足民眾高品質的閱讀需求。由此得知,關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提高服務效能,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我國民眾的文化素養,實現文明社會的創建與發展。同時,還促進了優秀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所呈現的作用與意義極為深遠。因而,本文就如何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展開具體分析,旨在找出有效途徑,為滿足全民閱讀需求提供優質服務。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策略
前言:以提高服務效能為主題的公共圖書館發展建設理論,首次提出于黨的十八大工作報告中。就公共圖書館建設,報告中明確指出,提高服務效能的標準,主要體現在覆蓋強度大,服務標準規范化等方面。同時,國家專門制定了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綱要,其中明確強調公共圖書館要全面體現人文理念,加強民眾閱讀服務水平。不僅可以促進公共圖書館發展建設在深度和廣度層次的提升,同時,也是為更好地實現文化高效傳播,提供更為完善的文化傳播平臺。
一、目前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現狀分析
(一)服務意識薄弱
效能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詞匯,服務效能其所涵蓋的內容大致體現在服務效率,質量以及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尤其是服務效率,關系著公共圖書館能否在時間維度上占有主要優勢,從而為民眾提供高效閱讀需求。以服務效能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加強公共圖書館的重點建設,有助于以“提供國民整體素質”為目標的全民閱讀項目的推動和普及[1]。然而,就目前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而言,館內管理以及服務人員服務意識薄弱,導致服務水平嚴重滯后,這也是導致館內效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二)服務人員建設不足
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建設中,凸顯出諸多問題,尤其是圖書館服務人員數量以及質量上的缺陷,是目前制約圖書館服務效能提高的顯著性因素。服務人員建設不足,將導致圖書館服務無法滿足民眾閱讀需求,降低了民眾閱讀熱情與閱讀質量,不利于圖書館的持續發展建設。據了解,我國公共圖書館有上千所,分布在不同的地區,然而,實際參與到公共圖書館建設中的服務人員極為短缺,導致館內服務部門出現較大程度的人才缺口。服務人才之所以會嚴重短缺,主要原因在于國家以及圖書館管理人員缺少高素質人才引進的重視。過于注重公共圖書館硬性設施建設,而忽略了高素質服務型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三)績效分析缺乏科學性
加強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重點考核,可以為其今后的發展、改革提供具體依據。而考核工作中,最為有效且普及度比較高的考核方式,要數績效考核管理形式。然而,就公共圖書館建設,相關人員在進行績效考核時,缺少完善性的數據分析作為服務效能評判依據。最終,導致所獲得的考核結果過于片面,與公共圖書館的實際績效成果存在較大出入。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來自于缺少針對性政策為考核工作提供政策導向,以及缺乏完善性的管理,評價機制建設。
二、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具體途徑探究
(一)加強法制環境建設
加強法制環境建設,提高公共圖書館管理水平,在實現全面閱讀過程中呈現出較為深遠的意義與價值。公共圖書館要想獲得良性的發展建設,必須有足夠法律機制為其提供政策導向,有利于其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機遇。因而,在公共圖書館建設前夕,首要工作是制定完善性的法制、政策,規范法制環境建設。首先,國家試圖通過彌補《公共圖書館法》中存在的法律漏洞,來促進良性的法制環境建設,以滿足公共圖書館的全面發展需求[2]。在政府的干預下,加大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資金投入,以及引進先進的服務設備,資源。同時,在針對性法律、政策的引導下,可以凈化公共圖書館資源采購環境,提高服務資源、設備采購質量。
(二)創建人性化的服務體系
公共圖書館,是國家針對全民閱讀重點項目,所構建的基礎設施,旨在為民眾提供更為便捷的閱讀平臺。從而提高民眾的閱讀參與積極性,提高我國民眾的綜合文化素養。不僅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加強了國際文化的深入擴展,同時也是推動文明社會發展進程的一項重要途徑。公共圖書館必須具備完善性的場內管理設施,優化性的館內環境,才能更好地為民眾閱讀提供高質量服務。因而,相關機構必須加強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重點建設,使之在館址、館內設施,以及開放時間等方面全面符合民眾閱讀需求,力求最大程度上提高民眾閱讀質量[3]。比方所,關于館址的選擇,最好選擇在城市中心,交通條件比較便利的區域。同時,在服務體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是民眾閱讀所產生的資金投入標準。相關人員一定要嚴格控制民眾閱讀資金投入,深入考慮民眾的經濟狀況,或者設立免費閱讀日,來激發民眾的閱讀熱情。
(三)加強公共圖書館的專業化策劃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初衷,在于為普通大眾提供便捷的閱讀渠道,和優質的閱讀環境,以保障全民整體文化素質的顯著提升。因而,在對其開展綜合管理工作中,專業策劃是管理工作中的關鍵性環節,相關人員必須提高圖書館的專業策劃水平,以便更好、更快地實現服務效能的提升。首先,館內服務人員必須更新服務理念,明確服務目標是“具有閱讀熱情的普通大眾”,而不是帶著有色眼光去甄別閱讀服務對象。充分展現以人為本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營造公正、平等的全民閱讀環境。
(四)制定完善性的管理機制
管理人員要結合公共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加強完善性管理機制的建設。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在線管理平臺,提高管理質量。同時,相關人員要規范館內規章機制,要求服務人員務必嚴格遵守具體機制,執行服務職能。如若在開展服務工作中因個人疏忽,造成民眾興趣喪失,將視情節嚴重程度對其給予一定的處罰。并且,在公眾區域設立意見箱,鼓勵民眾積極發表關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性意見,從而針對性的調整服務標準,提高服務效能。
結論:綜上,要想更快、更好地開展公共圖書館建設,提高全民閱讀的服務標準,與服務效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問題。同時,提高公眾服務標準,在圖書館持續性建設及發展中呈現出不可估量的作用與意義。因而,為了推動全面閱讀發展戰略,相關人員必須提高圖書館建設責任感,在圖書館發展規劃過程中側重于服務效能的重點提高。從而提高民眾的閱讀熱情,真正意義上實現文明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猛.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有效策略[J].藝術科技,2016,(11):327.
[2]祁勇.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途徑[J].才智,2016,(27):263.
[3]邱冠華.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途徑[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04):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