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勇 李懷志
既要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又要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今天全體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在神木縣啟動夢想工程以來,筆者通過探索和反思發現,夢想課程的理念和當前各地高度認同的生本教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把夢想課程理念最大限度地滲透和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以夢想理念為引領,以高效課堂為目標,將夢想理念與課改理念有機結合,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育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對夢想課程的認識
初期,筆者選擇觀看了徐峰老師執教的夢想課程《理財》和何玲老師執教的《朋友》等教學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和真愛夢想的介紹網站,我的直觀感受是:夢想課堂從內容到形式傳遞的是一種全人教育理念,旨在讓每個學生自信、從容、有尊嚴的生活。其核心理念是: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信任比幫助更重要。
對于傳統各科課堂教學來說,除了內容之外,從形式到教學組織、教學思想理念上,都完全可以借鑒夢想課程,做到夢想課程實施與高效課堂建設緊密結合、深度融合。素質教育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夢想課程理念以“問題比答案重要、信任比幫助重要、方法比結果重要”為設計核心,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教師首先應深入研究夢想課程,用課改理念去踐行素質教育,實施高效課堂。
二、夢想課程的實施
夢想課程開設之前,我校教師進行了廣泛的學習。從2013年夢想中心項目申報,我們就開始逐步走上與“夢想”同行的道路,2014年9月夢想中心正式啟動。學校不斷加強教師的學習培訓與交流,使廣大教師理解夢想課程的理念并熟悉相關的操作。同時,適時舉行示范研討交流活動,加強教師間的學習交流,充分利用夢想中心資源,鼓勵師生們積極讀書,營造書香校園。
在夢想課程的實踐中,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教師要有與夢想課程相應的心態與言行舉止。放下教師的架子,拋開所謂“師道尊嚴”姿態,以年輕的心態走到學生中間去,才能呈現夢想課程的精彩。
課堂上,教師不以傳統的課程要求學生,這里也沒有優秀生與后進生之分。這樣才能體現“夢想課程”所倡導的“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信任比幫助更重要”的原則。
另外,活動的設計要豐富生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同時,課堂活動的任務要求切合學生的能力,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能完成任務。課堂上學生在積極思考、暢所欲言中展示了自己,收獲了成長的幸福快樂。
三、對夢想理念的運用
讓夢想課程與傳統科目課程的教學比翼齊飛,融合滲透,是我們學校的最終理想。所以,如何把學科教學與夢想理念有機整合,這是我們這學期以來研究的新課題。筆者認為,夢想課程重要的是它的理念,只要理念在心里,不管何時何地都可以上夢想課,有沒有一間夢想教室、在不在夢想教室上課并不重要。
夢想課程和夢想理念對我校大部分教師來說是個新鮮事物,為了讓夢想課程理念更有效地實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優勢,更好地提高學生素質,我校積極倡導老師們去讀透讀懂夢想課程理念,一邊學習,一邊實踐,設計各種開放、靈活的活動,進行合理、科學的評價,有效地把夢想課程的理念運用到傳統學科教學之中。
同時,夢想課程與傳統學科教學的整合,融洽了師生關系。在夢想理念之下,強調的是師生互動,體現了學生的自主與主體地位。所以,夢想課程與傳統學科教學的整合,無疑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而學生樂于學習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減負。
四、目前面臨的困惑
在實施夢想理念的過程中,我們也存在著許多困惑。主要表現在:1.因為班額大,班級學生數多,使教師們上課在分組、游戲、展示等活動中有一定的困難。2.一些游戲活動的設計與內容準備等會耗費老師們大量的時間精力,使他們難以應對。3.夢想理念與傳統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一些教師信息處理的技術能力還較弱,課程所需的資源較多,特別是音視頻方面的處理較難;還有組織調控、情感與語言(包括肢體語言)表達等也跟不上課程的要求等。
夢想課程開展讓我校的教師從教育理念上得到更新,教育方法得到改變,是夢想課程讓我們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注入了獨立思考、創新精神的新鮮血液。今后,我校將繼續牢固樹立夢想引領課改的理念,結合本校實際實施夢想課程,構建特色課堂和校本課程,用愛和實際行動,做好夢想領路人。
編輯 徐絨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