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拉娜?亞力肯++劉艷
摘要:對博爾塔拉州農村環境質量現狀進行了監測分析和評價,結果表明:博爾塔拉州農村環境空氣質量、飲用水源、地表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良好,達到國家標準,其農村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
關鍵詞: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評價
中圖分類號:X5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11002
1引言
農村環境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已成為新形勢下推進農村環保工作的必然要求。經過多年的努力,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及其分析評價工作開展得較少,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環境質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因此,加強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及其分析評價,加強農村環境質量監督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為推進博爾塔拉州(以下簡稱博州)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了解和掌握農村環境質量狀況,逐步建立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體系,根據《全國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工作方案》和《全國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技術方案》的要求,博州于2016年開展了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工作。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包括村莊監測和縣域監測兩個層次,博州地區主要在精河縣、溫泉縣各選取3個村莊,監測對象為環境空氣質量、地表水水質、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土壤環境質量??h域監測以縣域整體作為監測區域,開展地表水水質狀況監測。
2監測內容
2.1村莊監測內容
主要包括縣域及村莊背景調查、環境空氣質量、飲用水源地水環境質量、土壤環境質量等。
2.2縣域監測
以縣域全境為監測區域,開展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
3監測范圍
2016年博爾塔拉州共監測溫泉縣扎勒木特鄉麻尼圖村隊、哈日布呼鎮埃勒木圖村、查干屯格鄉吐日根村,精河縣茫丁鄉北地村、大河沿子鎮浩斯托干村、茫丁鄉巴西莊子村等6個村環境質量狀況。
土壤監測點位以村莊為點位布設單元,在基本農田、園地(果園、茶園、菜園等)、飲用水源地周邊各布設1個監測點位,共18個點位。同時根據村莊環境狀況,在重點區域土壤中選取兩類,各布設1個監測點位,共12個點。
縣域地表水監測在溫泉縣和精河縣河流入口和出口各設一個點,共4個點。同時在兩縣各設了一個水庫監測點,共2個點。
4監測項目及監測頻次
4.1環境空氣質量監測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項目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共(PM10)3項。每季度監測一次,全年4次,每次監測連續5 d,每天21 h連續采樣,取各監測項目的日均值,采用手工監測。
4.2飲用水源地
博爾塔拉州村莊無地表飲用水源地,因此只測地下飲用水源地。地下飲用水源地監測項目為《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中的23項。每季度監測1次,全年4次。監測方法以手工監測為主,自動監測為補充。
4.3土壤監測
土壤監測項目為土壤pH值、陽離子交換量、八大離子、鎘、汞、砷、鉛、鉻等元素的全量。每年監測一次,采樣時間為8月份。
4.4縣域地表水監測
縣域河流湖庫水質監測項目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表1中的基本項目24項。每季度監測一次,全年4次。監測方法以手工監測為主。
5監測結果及評價
5.1環境空氣
各村莊環境空氣質量良好,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各村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均為一級,類別為優。
5.2飲用水源地
各村莊飲用水源地水質良好,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Ⅱ類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鐵、錳、銅、鋅、鉛、鎘、汞、氰化物、六價鉻、揮發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氮、氨氮、總大腸菌群等項目均未檢出。
5.3土壤
各村莊土壤環境質量良好,達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無污染。
5.4縣域地表水
兩個縣域地表水監測斷面均達到《地表環境水質量標準》(GB/T3838-2002)Ⅲ類標準,水質良好,水質達標率為100%。銅、鋅、鉛、鎘、汞、氰化物、六價鉻、揮發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石油類、五日生化需氧量等項目均未檢出。
2016年博州地區兩縣6個村莊共布設了具有代表性的6個環境空氣、6個飲用水源地、29個土壤監測點位和6個縣域地表水監測點位。結果表明,博州地區農村環境空氣質量、飲用水源、地表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良好,達到各類國家標準,農村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
6結語
2017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吐爾拉娜·亞力肯,等:博爾塔拉州農村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及評價
環境與安全
隨著博爾塔拉州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加強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是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質量、構建和諧博州的必然要求。通過開展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及其分析評價工作,對于掌握該州農村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趨勢,提出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建議和對策,加強農村環境管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曉紅,瞿薇.農村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方法與管理 [J] .儀器儀表與分析監測,2016(4).
[2]鄭曉紅.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及其分析評價 [J] .儀器儀表與分析監測,2013(3).
[3]楊茜.淺析農村環境保護與環境檢測技術的有效結合[J].才智,2014(35).
[4]李偉.農村環境監測開展工作面臨的難點與措施分析[J].才智,2014(15).
[5]魏曉霞.農村生活污水的凈化研究[J].北京農業,2015(18).
[6]肖辰暢,吳文暉,鄧榮,等.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與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2(6).
[7]徐光宇.基于GI5的農村環境質量綜合評價[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