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遼寧省某市為例,對其典型區域土壤重金屬、有機物等含量及其分布進行了描述與分析,得出了該市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狀況的總體水平。并針對目前土壤污染現狀與治理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防治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土壤污染; 典型區域; 措施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11602
1引言
土壤作為生態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目前,我國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嚴峻,特別在重污染企業或工業密集區、礦山及周邊地區、城市和污灌區等典型區域更是土壤污染高風險區域。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多種多樣,當前新老污染物并存、有機無機污染疊加。并且,我國土壤環境的監管體系尚需完善,土壤污染治理的資金投入不足,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意識不強,總之土壤污染已成為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遼寧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是全國的重工業和原材料基地,以冶金、機械、石油化工等行業為主。本文僅以某市為例,說明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狀況。該市是典型的東北重工業城市,共有工業企業2萬余個,污染較重的行業有電力、黑色金屬及有色金屬冶煉與加工、石油及化學工業、煤炭及其他非金屬礦物采選與制品等。
2土壤污染狀況
2.1重金屬
該市各類典型區域土壤重金屬污染情況見圖1。由圖1可見,在七類典型區域中,金屬鎳的單項污染指數均排在首位,污染分擔率最重,其中固體廢物填埋場地、重污染企業金屬鎳的平均單項污染指數較高。分擔率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別是銅和鋅。在這些金屬元素中,金屬鉛和汞的單項污染指數最小。
2.2有機物
(1)有機氯農藥。該市有機氯農藥分布情況見圖2。可以看出,雖然遼寧省禁用六六六、DDT等有機氯農藥已二十多年,其檢出率仍很高。但各類區域土壤中有機氯農藥含量普遍較低,遠低于國家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在各類區域中,污灌區土壤有機氯農藥含量最高,其次為工業企業遺留地及周邊土壤,含量最低的是固體廢物填埋場地。
圖1該市典型區域土壤重金屬單項污染指數
圖2該市典型區域有機氯農藥
(2)多氯聯苯和多環芳烴。該市各類區域土壤中均未檢出多氯聯苯。多環芳烴的含量和分布情況見圖3。
圖3該市典型區域多環芳烴含量分布
該市各類典型區,重污染企業周邊多環芳烴污染最重,其次為工業企業遺留地,蔬菜基地和污灌區污染最輕。有研究表明,多環芳烴主要來源于燃燒過程,該市是燃煤大市,眾多重工業企業生產,加之冬季取暖燃煤鍋爐的使用,通過大氣擴散作用造成了對土壤的污染。
(3)石油烴總量。該市各類典型區域土壤中石油烴總量的濃度及分布情況見圖4。
可見,該市各類典型區域中,石油烴總量含量最高的是污灌區,其次為工業企業遺留地和重污染企業,含量最小的是固體廢物填埋場地。該市典型區域土壤中石油類污染物尚未超過限值。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該市污灌區已停止污灌近10年,但石油類物質難于降解,土壤中仍含有一定的石油類物質。
圖4該市各類典型區域石油烴總量
2.3小結
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綜合污染指數評估法以及RAPANT環境風險評估等方法,得出該市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狀況的總體水平。該市典型區土壤污染以多環芳烴污染為主,重金屬總體情況尚可。由污染風險評估結果來看,該市典型區域土壤尚無環境風險。
3防治措施與建議
3.1治理方法
3.1.1生物修復
生物修復技術是通過植物吸收或生物降解從而去除土壤污染物質??捎糜谕寥郎镄迯偷挠心承┲参铩⑽⑸锞鷦Ⅱ球镜龋瑢嵺`證明均取得了良好的結果。
3.1.2施用化學物質
某些化學物質可以改變土壤的理化特性,并將重金屬等污染物轉化為難溶物質,降低其遷移轉化的風險。另外,施加有機肥料可改善土壤膠體性質,提高土壤凈化能力。
3.1.3翻土和換土
深翻土或鏟除表土、換無污染的客土,是土壤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
3.2預防措施
2017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陶冶:遼寧省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狀況及建議措施
環境與安全
3.2.1建立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
應盡快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的相關標準體系,加強對土壤污染的監督管理,通過法律手段遏制土壤污染狀況加劇。
3.2.2制定專項規劃,加大治污力度
要在“土十條”基礎上制定完善本地區的專項規劃。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共同投入,全面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3.2.3強化環境監測,及時掌握污染狀況
要完善土壤污染監測與評價體系,細化布設監測點位,定期采樣監測,及時監控土壤環境的動態變化。
3.2.4嚴格執法,控制污染物排放
應加強對各類污染物排放的達標監管,強化污灌區管理,嚴格控制化肥農藥施用,積極推廣使用生物防治技術。
3.2.5加強宣傳,增強公眾的環境意識
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對土壤污染的認識,把預防土壤污染轉化為全社會的共同行為。
4結語
土壤污染不僅影響我們周圍的環境質量,更直接關系到農產品安全和人體健康。加強土壤染防治工作,需要全社會上下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J].中國環保產業,2014(11).
[2]高鳳霞.土壤污染狀況與防治的幾點建議[J].科技資訊,2007(6).
[3]劉綺,寧曉宇,趙昕.遼寧東部山區土壤污染狀況與防治對策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1998(9).
[4]莊國泰.我國土壤污染現狀與防控策略[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5(7).
[5]熊嚴軍.我國土壤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