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宏++謝潤楠++王志行
摘要:通過對某新建油墨廠甲類生產車間局部通風系統及全面通風系統的設計,以及采用職業病危害防護綜合管理措施,使該甲類車間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低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的效果。運用職業衛生調查、類比分析等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運用該通風系統設計及防護管理措施,可保障該甲類車間的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低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
關鍵詞:油墨;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中圖分類號:X96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2013603
1引言
為預防某新建油墨廠甲類車間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超標,運用職業衛生調查、類比分析等方法,對該甲類車間進行通風系統設計及職業衛生防護綜合管理等措施,使該甲類車間的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低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
2對象與方法
對象某油墨廠甲類生產車間。方法采用職業衛生調查、類比分析等方法。
3結果分析
3.1甲類生產車間概況
該甲類車間生產油墨、離型劑及背膠,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到大量的酞氰、偶氮系列顏料、炭黑、聚氨酯樹脂、聚酰胺樹脂、氯化EVA樹脂、EVA樹脂、氯化聚丙烯樹脂、熱塑性丙烯酸樹脂、硝化棉液、乙醇(酒精)、乙酸正丁酯、甲苯、甲基環已烷、醋酸乙酯、乙酸正丙酯、異丁醇、異丙醇等原輔材料,生產工藝如圖1所示。甲類車間內的生產工藝均采用大型密閉設備,大部分液體原料通過管道輸送到乳化釜,減少作業人員與化學毒物的直接接觸,可有效避免有毒氣體揮發。對于小批量試驗的油墨、離型劑及背膠的生產則為非連續進行,大部分工序需依靠人工操作完成,加上工序不能完全密閉,有機溶劑等化學毒物易逸散,因此若不能落實作業場所全面通風及局部通風的規范有效設置,作業人員在缺少有效通風設施的情況下,接觸有機溶劑的化學毒物的機會較多,如:配料、研磨和包裝等崗位。甲類車間擬配備有效通風設施,同時配備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預期可達到較好的防護效果。
圖1油墨工藝流程
3.2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
通過對該企業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調查及類比分析[1~3],結合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原輔材料等,確定其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異丙醇等。
3.3甲類車間通風系統設計
3.3.1局部通風系統
對甲類車間16臺砂磨機設計密閉罩,5個投料稱重崗位、7臺分散機、4個平臺分散、4個平臺包裝崗位以及4臺包裝機設置側吸罩,并對質檢崗位設置2個通風,見表1。
3.3.2全面通風系統設計
擬建項目擬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4]的要求在甲類車間設置平時通風兼事故排風系統,按換氣次數12次/小時設計排風量,通排風設備均選用防爆型。室內設計為微負壓,排風機安裝在側墻梁底,污濁空氣接管從梁底下的側墻上至高于周邊20 m范圍內最高建筑屋面3 m的錐形風帽排出,使污濁空氣可迅速向室外上空排放。由于車間內的污濁氣體比空氣重,故從上部排出總風量的1/3,下部排出總風量的2/3。氣流組織為:上/下排,見表2。
3.4應急救援設施設計
參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4]、《化工企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HG 20571-2014)[5]以及《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6](GBZ/T 223-2009),對建設項目應急救援設施設置,該甲類車間的應急救援設施見表3。
3.5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設計
針對生產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制定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管理制度,根據《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T 11651-2008)[7]、《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GB/T 18664-2002)[8]以及《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安監總安健〔2015〕124號)[9]的要求,選用和按期發放防護眼鏡、防毒口罩和防噪聲耳罩等。個人防護用品由采購部門進行采購。部門所提供的個人防護用品由車間班組長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和公司的相關規定書面提出申領表,經部門主管審批后可以到倉庫領取,經部門文員實行統一登記發放。發放給員工個人后,由員工個人保管,具體防護用品配備見表4。
3.6職業病危害防護管理措施
本項目甲類生產車間應制定有《職業病防治的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包括完善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生產車間改造、生產工藝改進、防護設施建設與維護、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職業健康監護、職業衛生培訓和教育宣傳、新建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職業病危害公告欄和工作場所危害警示及報警裝置、個人防護用品管理、職業病危害告知、職業病防治經費的落實等。
4討論
油墨行業的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及檢測已有報道[1~3],但其防護設施設計的較少。本文調查的某油墨企業的甲類車間擬生產油墨、離型劑及背膠。其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異丙醇等。作業工人長期接觸上述職業病危害因素,如不注意做好防護工作,可發生塵肺病、職業性慢性苯中毒[6]、職業性噪聲聾[7]、職業性中暑等,嚴重時會危害作業工人的健康。
本項目的生產車間中使用到大量的酞氰、偶氮系列顏料、炭黑、聚氨酯樹脂、聚酰胺樹脂、氯化EVA樹脂、EVA樹脂、氯化聚丙烯樹脂、熱塑性丙烯酸樹脂、硝化棉液、乙醇(酒精)、乙酸正丁酯、甲苯、甲基環已烷、醋酸乙酯、乙酸正丙酯、異丁醇、異丙醇均有一定的毒害性。其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異丙醇為職業病危害因素。
通過對甲類車間16臺砂磨機設計密閉罩,5個投料稱重崗位、7臺分散機、4個平臺分散、4個平臺包裝崗位以及4臺包裝機設置側吸罩,并對質檢崗位設置2個通風柜,并加強車間的全面通風換氣后,按本設計來做,結合職業病危害綜合管理措施。預期該油墨廠甲類車間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物質容許濃度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但還應加強對上述防護設施的維護保養和日常的管理工作及個體防護等。
參考文獻:
[1]
謝子煌,翁少凡,田東超,等.深圳市某油墨制造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分析[J]. 職業與健康, 2016, 32(9): 1274-1276.
[2]姜彩霞,楊章萍,張旭慧,等.某油墨生產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J]. 中國工業醫學雜志, 2005, 18(5): 307-308.
[3]稽康,徐秋涼,祝貝思,等.某液體油墨車間新建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J]. 安全,2013(7): 24-26.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Z 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5]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HG 20571-2014化工企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Z/T 223-2009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7]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T 11651-2008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8]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T 18664-2002呼吸防護用品的選擇、使用與維護[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9]國家安全監督總局辦公廳.安監總安健〔2015〕124號 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Discussion on Desig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Protection Facilities in a Printing Workshop
Huang Zehong, Xie Runnan, Wang Zhixing
(Guangdong Testing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Foshan 5283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local ventilation system and ventilation system in a new printing workshop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occupation disease of the workshop hazard factor concentration is lower than the value of the national occupation contact limiting effect.Use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y, analogy analysis, etc.The occupational-disease-inductive factors of the workshop a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which is designed and protected by the ventilation system.
Key words: printing ink; occupational hazards; protective fac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