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違建房發(fā)現400多塊明城磚
6月初,南京市寧海路街道城管中隊在查處鼓樓區(qū)祁家橋16號一處違建房時,發(fā)現一面墻夾雜大量帶著銘文的磚塊,經鑒定是南京城墻上的城磚。城管部門立即暫停拆除,并將該情況向文物部門匯報,經協調,南京市明城墻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了現場查看,確認是城墻磚。
黑河城史紀元提前近500年
黑龍江省黑河市政府批準的“黑河市自然與文明千里行”項目,日前在愛輝區(qū)西崗子鎮(zhèn)西溝古城的科學考察中獲重大突破。直接證據顯示,黑河市的城史紀元被提前近500年。在該項目啟動儀式上,項目首席專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王禹浪教授介紹了研究成果。據介紹,黑河市愛輝區(qū)西溝村發(fā)現的大、小西溝古城,屬于金代在黑龍江干流的中、上游地區(qū)左右兩岸設置的軍政長官所在地。
山西大河口西周霸國墓地現存1660座墓葬已完成全部發(fā)掘工作
6月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曾于2011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翼城縣大河口西周“霸國”墓地,經過山西省考古工作者近3年時間的考古再發(fā)掘,目前已經全部發(fā)掘完成,取得新收獲。據統計,本次共發(fā)現和清理西周墓葬1660座,出土器物10800余件組。
安徽阜南原鹿故城發(fā)現一座漢代墓葬
6月1日,在阜南縣公橋鄉(xiāng)阮城村(原鹿故城)在道路施工現場發(fā)現一處古墓,出土數件文物。經初步認定,該墓為漢代墓葬。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大小兩對陶壺、一把鐵劍及青銅配飾,另有水盂兩個、方蓋一個。兩對陶壺有漢代特征。古墓的發(fā)現,對研究當時的社會、文化和生活習慣,以及對研究阜南漢代歷史和本地喪葬習俗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2017年度遼上京宮城遺址考古發(fā)掘啟動
內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6月18日對外披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二隊和該所聯合組成的“2017年度遼上京宮城遺址考古發(fā)掘”正式啟動,將對遼上京宮城三號院落等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遼上京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于918年(神冊三年)開始興筑,初名皇都,為遼代五京之首。
河北首次城市考古正定開元寺考古暫收官
歷時約一年,河北省首次城市考古正定開元寺考古迎來暫時收官。6月19日,開元寺考古論證會在河北正定召開,就開元寺考古成果展開討論。據介紹,此次河北正定開元寺考古首次發(fā)現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個歷史時期的連續(xù)文化層疊壓,共出土跨越唐至明清時期的瓷器、陶器、石器等器物近2000件,發(fā)現遺跡94處。
上海博物館舉辦“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特展”
6月1日,“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特展”開幕式在上海博物館一樓大堂隆重舉行。作為“茜茜公主與匈牙利”展在中國的第一站,上海博物館將展出百余件由匈牙利國家博物館所藏的歷代文物,從政治、服飾、生活、武器和宗教等五個方面見微知著地展現匈牙利在17-19世紀的歷史和藝術風貌,也通過珍貴文物展現茜茜公主往昔的風采。
“帝國盛世——沙俄與大清的黃金時代”展在南京博物院揭開帷幕
6月9日,南京博物院“帝國盛世——沙俄與大清的黃金時代”特展在特展館揭開帷幕。該展為繼“法老·王”展后的又一次非營利性低票價收費展,共展出來自俄羅斯聯邦國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的500余件文物。展覽再次以南京博物院特色的對比展的形式,展現了中外異質文化的別樣風情,讓公眾從文物的強烈視覺對比中感受到更強烈的文化沖擊力。址為宋代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