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要:在深化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工資制度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改革的順利進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改革和優化作為改革的重點可以說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必要性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雖然正在不斷完善,但工資制度仍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應針對事業單位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使我國事業單位更快更好
的發展。
一、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現行的工資制度通過競爭激勵機制的引用,將工作人員的薪酬和工作業績緊密結合起來,然而在實際操作工作中并沒有實現工資的靈活分配,也沒有將額外津貼和艱苦崗位的津貼落到實處,造成一些苦、累、臟、亂和危險的艱苦崗位技術人員流失較為嚴重,事業單位中的管理人員工資普遍較低。事業單位的改革包含對工資制度、人事制度、考核制度和立法工作的改革,忽略了相關配套改革的推進,這對工資制度的改革造成阻礙。 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從最初的職務工資制度,到結構工資制度,再到根據工作性質和特點劃分的工資制度,最后崗位工資制度的改革,每一步改革都代表著前進。因此,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推動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從而促進事業單位的積極健康發展。
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平均主義傾向嚴重
事業單位內部工資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傾向還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工資制度本身不盡合理,平均主義的成分較多。事業單位工資分類管理辦法不能很好地體現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的性質和特點,工資中體現崗位和貢獻的因素不足,與機關工資制度沒有真正脫鉤,難以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
(二)工資外收入分配缺乏有效監管
不合理的工資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工資外收入分配秩序比較混亂。地區、部門在基本工資外自行發放津貼補貼相互攀升,地區間、部門間的工資收入差距呈持續擴大的趨勢,難以有效調控。工資水平地區差距拉大,部門之間苦樂不均。
造成上述問題的存在,主要原因是:第一,工資管理體制改革不到位,現行的工資管理體制與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財力的差異存在著尖銳矛盾,國家出臺的調資政策難以發揮平衡調節事業單位工資收入水平的作用。第二,工資增長機制不完善,工資增長仍只局限于內部等級晉升,與外部是脫節的。現行的工資增長機制很難發揮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的作用。第三,工資制度改革不配套,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沒有與其它制度如人事制度、保障制度改革配套進行,工資制度中的一些深層次矛盾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
(三)缺乏工資增長的機制,缺乏考核激勵機制
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未建立增長機制,嚴重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事業單位工資多年未增長,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造成工資收入實際縮水。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與行政機關工資制度相仿,基本工資制度為全國統一制定,而基本工資水平多年未曾調整,面對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事業單位工資多年未增長的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入實際是貶值減少了。為了避免工資收入下降的事實,在基本工資不變的情況下,有的事業單位通過小金庫、亂發津貼補貼等方式實現工資的增長。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并非是確定每年一定要漲多少工資,而是在于每兩年要固定漲一次工資,具體漲幅根據當年的情況來定。當前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正是缺乏正常的工資增長制度,在相當多的年份,工資增長靠的是津貼補貼。
在一般的企業單位,員工的收入往往與其業績相聯系,即通過績效考核來實現工資收入的發放水平。績效考核是現代企業普遍建立的收入分配制度。發達國家的政府機關也建立起了相應的業績考核制度,將個人的績效與其工資收入掛鉤。我國事業單位工資分配制度中缺乏考核激勵機制,往往形成干好干壞一個樣,工作業績與工資收入分配沒有形成良性的互動。
三、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的方向
(一)改革事業單位工資分類管理辦法
根據事業單位自身的性質、社會責任、發展前景,重新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縮小財政供養人口范圍,并通過分配制度的改革促進事業單位體制的改革。一類是行使行政職能的單位,實行公務員工資制度;另一類是不適合推向市場的基礎公益類事業單位,仍按事業單位管理,建立符合其自身特點的工資制度。其他事業單位,將逐步改制為企業,實行企業的工資制度,其工資不再由國家財政保障。
(二)建立并完善檢查監督機制
結合深化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加大調控力度,健全調控體系,規范事業單位的工資收入分配:一是規范工資收入分配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建立單位工資專戶,將單位的工資性收入全部納入單位工資專戶,實現單位工資分配的貨幣化、透明化、規范化;二是運用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合理調控各類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的總體水平;三是加強對事業單位內部收入分配的指導和監督,重點健全對事業單位法人的約束和監督機制。
(三)建立工資增長機制,健全考核激勵機制
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建立工資增長機制是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的重要環節。所謂工資增長機制,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隨著經濟發展水平而適當、穩定提高。事業單位工資增長機制具體來說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的增長機制。對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來說,建立增長機制尤其顯得重要,特別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完全靠財政資金來支付工資,其增長機制核心是通過制度確定財政撥款逐年增加,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建立工資增長機制核心是規范工資發放的標準,避免“亂發錢”。
事業單位的考核激勵機制直接與績效工資掛鉤,建立起健全的考核績效機制是當前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當務之急。健全考核激勵機制的核心是構建一套考核標準和體系,特別是針對事業單位工資人員的崗位特點,目前已有的考核激勵制度往往是以編制和身份為重點,沒有建立起以“事”來考核激勵的標準,即以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業績為考核指標。健全考核激勵機制的核心就在于以工作人員的業績為評判標準。
四、結束語
總之,改革現行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只有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分配原則和機制,使之真正成為具有活力的激勵手段,才會使事業單位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充滿活力和生機。
參考文獻:
[1]何憲.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研究[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7(1).
[2]文英.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6(14).
[3]中國人事出版社.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年鑒[M].中國人事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