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城市規模逐漸增大,市政建筑施工項目也大量增加,環境影響和能源消耗問題成為了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為了進一步推進持續發展進程,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各種機制以充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不僅僅要樹立環境保護意識,還要采取相應的組織機制和經濟管控措施,促進市政建筑施工和環境保護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對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展開了討論,旨在為相關部門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問題;對策
一、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現狀
近幾年,市政工程建設力度逐漸增強,建筑材料的消耗數量也隨之增多,但是,從業人員的環保意識嚴重滯后,給城市環境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我國建設項目中,有多數建筑廢料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對建筑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于建筑單位沒有建立健全完整的建筑環境策略,施工單位一味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和缺乏環保理念,而在具體施工中不注重環境保護報審工作,就會增加環境的負擔,使得人們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因此,在市政建筑施工管理機制建立和應用過程中,要積極優化對環境保護的經濟投入,從而有效減少環境危害問題[1]。
二、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問題之環保意識不足
在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機制建立過程中,多數建筑公司存在不注重環境保護的問題,沒有對設計工作、施工工作和使用項目的同時性進行整合和綜合性分析,就導致設備管理機制、工藝操作體系和環境保護標準之間不相符。相關施工單位沒有編制工程項目報告書,對施工項目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也沒有按照標準進行規范化管控,減排技術無法得到有效落實,也是導致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問題收效不符合實際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問題之環保成本較高
在市政建筑施工項目中,要想落實環境保護機制,就要付出高額的成本,尤其是科學化減排技術的落實和應用,多數建筑企業并不理解技術應用機制和環保施工結構之間的關系,加之管理手段較為落后,就使得施工過程中的減排工作無法得到全面推廣。施工企業只是從眼前利益出發,對綠地保護規劃項目也是先破壞后改造,就使得環境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和合理化保護,結合綜合因素,就使得市政建筑施工項目環境保護成本明顯增多,保護計劃也存在嚴重的不合理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政建筑施工企業缺乏環境保護的認知,對施工計劃和施工流程沒有建立健全完整的監督機制和管控措施。
(三)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問題之約束效果不強
在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項目管控體系建立后,由于約束機制和具體問題管理策略不正確,也使得整體管理結構和管理效果不理想[2]。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噪音問題,被人們稱為生產性噪音,不僅會對人們的聽覺系統造成影響,甚至會導致施工人員出現職業性噪聲聾問題,現階段,由于建筑施工企業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度不高,就使得施工噪音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加之約束效果和具體工作措施也不完善,就使得整體管理體系和綜合化水平比較滯后。
(四)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問題之立法機制不嚴
在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項目建立和運行過程中,由于相關環保立法存在缺失,就使得市政工程施工項目的管理水平并不符合預期。另外,施工材料隨意丟棄以及污染物排放無人治理等問題屢見不鮮,因此,如何有效地完善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著重處理和思考[3]。
三、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的優化對策
在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機制建立和運行過程中,相關部門要積極落實更加系統化的管控措施,從環境保護和平衡生態施工機制出發,積極落實更加全面的管理措施,確保建筑施工環保問題能得到優化處理,且施工作業污染問題也要得到有效避免,減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作業污染問題,為工程安全管理和施工質量優化奠定堅實基礎[4]。
(一)優化環保意識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市政建筑施工環境保護水平,就要積極落實更加積極的管理措施,從思想意識層面提高施工團隊對環境保護項目的重視和關注度,積極踐行系統化管理措施,實現綜合治理和環境優化,要加大宣傳。企業要結合自身情況和施工要求開展相關培訓項目,保證施工人員不僅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也能有效提高施工操作的規范性和實效性。
(二)優化經濟機制
為了有效提升施工項目的經濟效益,要強化施工環保問題的處理效果,選擇最佳經濟措施,建構直接且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管控體系,確保經濟投入和管理收益符合標準。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后,要結合施工項目運行中的實際需求,確保環保經濟成本和施工項目成本之間的關系,并且積極落實更加系統化的管控機制和措施,為城市建設和市政建筑施工結構的全面優化以及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三)優化組織結構
在市政建筑施工項目中,要積極落實更加系統化的組織結構和管控機制,不僅僅是經濟投入項目和技術措施的整合,也是項目組織和工程管理優化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建筑施工的具體要求,集中改善環境保護的具體問題,建立健全環境保護責任機制,對環保目標展開層級解讀,實現施工人員、施工經理和企業施工領導層責任逐層分工的目標[5]。在實際組織結構中,企業負責人是承擔環境保護責任的主要角色,要制定替代能源和節約資源的戰略機制,并且有效降低能耗,從根本上改良施工項目中的生產技術和管理工藝,為施工流程的全面優化奠定堅實基礎。對于施工項目的環保工作,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施工管控工藝機制,其中,項目經理是市政工程項目的第一責任人,也是施工現場建立環境監控體系的關鍵因素,要明確環境保護的要求和具體工作體系,確保能結合污水污染、廢棄物污染以及其粉塵污染等方式進行科學化施工和組織規范,進一步優化市政建筑施工項目的整體管理效果。
(四)優化技術措施
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和運行過程中,要對技術類型和技術應用結構進行細化分析和處理,確保相關行為模式能按照國家和行業標準有序開展,針對噪音問題、空氣問題、水源污染問題等要建立針對性的環保技術管理措施。不僅僅要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也要在建立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對技術保護措施有明確的認知。首先,要降低空氣污染問題,由于市政建筑工程項目具有粉塵工作性質,在有效的施工區域內,要保證封閉施工,針對垃圾廢棄物及時清理,嚴禁向建筑物外拋灑廢棄物[6]。其次,要優化水體污染問題的處理效果,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后,針對土方回填項目,要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確保排水設施處理效果的最優化,保證廢水管理渠道的有效性,積極落實全面整改機制。最后,噪聲污染問題,在市政建筑施工項目開始前,要選擇最有效的施工設備,尤其是在工程出廠前,要利用噪聲防治功能設備,選擇天然屏障進行聲音隔離。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市政建筑施工項目中,要針對環境保護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性管控,積極落實具體的管理措施,秉持環境保護的原則和理念,實現綠色施工和環保施工,提升管理控制效果,集中處理施工過程中的垃圾,真正建構可持續發展的市政建筑施工項目。
參考文獻:
[1]王海珍.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環境問題與防治措施[J].新材料新裝飾,2013,33(10):75-75.
[2]曹寶應.關于建筑施工對環境影響的分析與對策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6(04):485-485.
[3]李裕平.建筑施工環境污染剖析與綠色施工組織管理方法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34(35):132-133.
[4]鄧文龍,陳偉忠,沈孝庭等.預制裝配式高層住宅施工新技術——上海"十一五"住宅產業化建筑施工科技創新示范工程介紹[J].建筑施工,2015,29(12):975-978.
[5]吳愛蘭,張彬.建筑施工管理及綠色建筑施工管理之我見[J].科技與創新,2014,44(14):89-89.
[6]楊培勝.簡述建筑施工中環境保護工作的意義[J].中國房地產業,2016,22(0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