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媛
摘要:近年來,制造業信息化中工業工程的應用問題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相關內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工業工程與制造業信息化的關系,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多個角度與方面就工業工程與信息化集成思想在制造業中的應用展開了研究,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看法與認識,望有助于相關工作的實踐。
關鍵詞:制造業;信息化;工業工程;應用
作為制造業信息化中的一項重要方面,對工業工程的應用占據著極為關鍵的地位。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工業工程應用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化制造業信息化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一、概述
我國的制造業發展較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才從原本的計劃市場經濟脫離出來,轉成為沿用至今的市場經濟體制,目前我國工業化的進程開始向世界高等水平出發,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已經,我國的工業生產總值有了突破性的提升,年增長率超過了百分之十五以上,從原本的工業初期發展到了新世紀的國家工業化中期進程。制造業的發展是國家崛起的先決條件,因此制造業也被成為我國工業領域的核心部分,也是實現改革開放現代化的關鍵進程,發達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大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其發達的旨制造業,因此目前確定國家的發達程度依靠的就是制造業的發展程度。工業工程的概念源自于美國,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針對美國境內工廠的質量、效率、成本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處理,后來成為系統科學、運籌學、信息科學等理論為集合的一門專業技術體系。工業工程在新時期下被廣泛應用在軍事、醫療、建筑、政府、餐飲等不同領域中以提高其經濟產值和效率,被現代學者稱之為行業體制中的現代工業工程。
二、工業工程與制造業信息化的關系
(一)制造業信息化對基礎數據的準確度要求很高。像工時定額這種數據,如果沒有經過動作分析和作業研究很難保證其準確性,很多實施ERP的企業都采用估計值,進而影響到生產周期、產品成本、生產計劃的準確性,基礎工業工程可以保證基礎數據的準確和及時。
(二)進行信息化建設要求從系統的整體規劃設計出發,客觀分析企業的現狀和需求,分析當前和未來之間的差距,然后制定信息化建設的策略,明確原則和路線,確定各個信息化建設項目之間的先后順序和依賴關系,并落實每一個信息化建設項目的里程碑。對信息化建設項目、信息系統進行規劃和設計是工業工程的基本功能。
(三) MRPII、ERP是制造企業以對其資源的計劃與控制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統。其中的主生產計劃MPS,是確定每一個具體的產品在某一具體時間段的生產計劃,根據MPS確定物料需求計劃MRP,繼而產生全部制造件、采購件的生產作業計劃和物料采購計劃。所以,生產計劃是企業各種資源調配、平衡的中心,也是ERP系統與實際生產經營保持一致的關鍵。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進行能力平衡和優化排序、改善物料庫存等,又是工業工程的經典內容之一。
(四)企業實施ERP系統首先要進行業務流程重組,而這是工業工程的內容。它強調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運用工業工程的理念與方法,對企業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實現管理組織結構扁平化,最終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戲劇性”地改善。
(五)制造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應不斷引入工業工程先進的制造與管理模式和理念,加快企業的信息化和現代化進程,如準時化生產、并行工程、精益生產、敏捷制造等。
三、工業工程與信息化集成思想在制造業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工業化和企業管理水平和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并且現階段,我們在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的情況下就進入了幾乎與發達國家同步的信息階段。因此,工業工程在制造業信息化進程中的作用絕不可忽視,制造業的信息化不能孤立存在,要以工業工程和信息化集成的方式進行。
首先,這種創新的思路打破了以往工業工程管理應用改善大多是局部應用單項技術的局限,從整體上對企業系統進行規劃和設計。即在理清了企業未來發展遠景和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方向,客觀分析了企業現狀,以及與將來之間的差距,再制定信息化建設的策略。明確路線和方針,分步實施,穩步推進。
其次,信息化是一個過程而非目的,促進企業生產的高效,獲得最大效益的手段。這種手段需要用到許多工業工程的方法和技術,來滿足其對基礎數據的需求。而這些又是工業工程的最擅長的工作,可見工業工程與信息化的集成是一種必然。
再次,制造業信息化過程中還應不斷引入更多工業工程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理論,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確保信息化得以實現。
工業工程是現代經濟技術與管理有機融合的產物,在企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國企業只有充分借鑒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積極應用工業工程,才能推動企業及社會經濟向前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制造業信息化中工業工程應用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實踐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制造業信息化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工業工程應用關鍵環節與重點要素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措施與方法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孫媛媛.關于工業工程技術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6(10):60-62.
[2]江志斌.論新時期工業工程學科發展[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7(01):115-116.
[3]周康,孫志卓.工業工程與信息化集成創新模式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