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瓊
摘要:高校的后勤管理作為促進高校和諧發展的一部分,就應該及時的對后勤管理進行改革,以滿足高校的快速發展,和促進市場經濟的需求。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高校的后勤改革也正在不斷地深入,雖然許多的高校都在進行著不同模式的改革,但是也要尋求一種科學合理的方式。本文通過對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進行研究,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將國內外的社會化管理經驗進行融合,以保證現代高校的后勤管理體制的高效性。
關鍵詞: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01
由于我國的高校的教育快速發展,逐漸走向了大規模的改革時期。高校的后勤部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高校的教育質量做了保障。為了順應新型教育的發展趨勢,減少學生和后勤部不斷出現的矛盾,高校的社會化改革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高校后勤部應該積極的配合教育事業的發展,讓社會化改革逐漸的應用于各大高校后勤的管理體制中。
一、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高校后勤改革趨于形式化
我國高校通過不斷地實踐于努力已經逐漸的顯露出了它的效果。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雖然在宣傳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多么高效的改革體制,但是在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改變,不僅后勤內部結構不變,體制內容上也沒有多大的改進。只注重改革形式,缺乏實際上的體制內容,造成了高校的商業化氣息嚴重,脫離了高校的發展方向。
2.后勤管理隊伍的素質較低
后勤的管理隊伍素質低現狀主要表現在后勤部的員工素質低和缺乏管理人才上。現在的高校后勤員工都缺乏實際的管理經驗,不能及時的和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新型的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管理方式不能及時的被后勤管理隊伍所學習利用。另外,高校后勤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是來自文化水平較低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所受的教育時間短,思想落后所以成為了高校后勤部在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過程中的阻礙。
3.后勤管理的規章制度不健全
現在高校后勤部的管理中出現較多問題的是在食堂的管理和宿舍管理上,這兩項上的管理制度極度缺乏。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屬于社會上的運營商承包,所以在招標的過程中學校會進行相關的監督管理。但是之后高校沒有詳細的對規章制度等進行規劃指導,所以宿舍和食堂等后勤管理逐漸的脫離了高校的管理,服務質量也逐漸的下降。后勤管理大多都逐漸的向社會化的管理方向發展,常常為了自己的盈利和節約成本而影響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質量。
4.高校后勤改革沒有和高校的教育宗旨結合起來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上的每一個企業都慢慢的更加注重自身的效益。高校的后勤部也逐漸的趨于利益化,過分的追求經濟利益卻沒有和高校的教育宗旨結合起來。由于受到社會觀念的影響,高校的后勤管理上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經常和利益相聯系起來,給學生帶來了社會的風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這不僅僅對高校的教育制度產生了影響,也逐漸的和高校的教育制度背道而馳。
二、明確高校的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管理和推進改革的關系
改革作為目標那么管理就是實現目標的方法。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管理水平的高低嚴重影響了改革的效果。想要最大限度的實現改革的效果就要不斷的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所以在高校的社會化改革過程中一定要將管理制度和改革相互協調,實現雙向的發展。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改革,并充分的發揮改革的措施推動后勤管理水平。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從根本上解決改革的問題。
三、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措施
1.以市場競爭為向導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企業都逐漸的轉型到了新型的公共管理企業。但是高校的后勤部卻仍然處于傳統的管理理念,所以高校應該加強和后勤部的交流,對一些非營利組織加強合作力度,使他們提高自身服務水平 和服務質量。使后勤部將激烈的市場競爭融入他們的企業運作之中,建立科學可運行的市場后勤運營體系,從根本上提高后勤的管理體制和社會化改革。
2.樹立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
高校后勤部作為一個企業應該本著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是新型公共管理體制的標準。高校后勤部的每一個工作人員應該不以盈利為目的,盡自己的力量滿足顧客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滿足高校后勤部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路徑中所出現的各種要求,并提高高校后勤部管理體制社會化改革的質量。
3.完善后勤的管理模式
將現代的企業化管理模式主動地運用到高校的后勤管理當中,打破傳統的后勤管理模式,提供多種職位給他們,展開能力考核。把后勤部完全的實行企業化的管理,建立董事會成員,由校領導、社會投資者以及國有資產負責人組成。承擔后勤的企業戰略和監督管理責任,制定企業的制度,找到合適的方式使高校可以和后勤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雙方取得更高的收益。這種企業式的管理方式可以使公司按照市場經濟自負盈虧,有規律的運行,學校也可以恰到好處的參與后勤的管理工作中。
4.明確后勤和高校的產權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高校的后勤改革并不徹底。高校往往和后勤部產生相互依賴的關系,但是從經濟的角度來說他們是相互獨立的兩個個體。高校后勤部應該做到真正的自主經營,對自己的財產充分的享有獨立的產權。按照嚴格的企業制度對自身企業進行要求,并和高校明確分離財產。這樣才能使后勤部嚴格的按照當今的企業制度要求自己的員工。為后勤集團的社會改革路徑指明了方向。
四、結語
高校的后勤部管理改革作為一項重大的工程,本著提高高校的教育質量的目的,建立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體制。以服務型的管理體制為高校合理的配置資源。雖然但不斷地改進中已經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仍然有一些問題需要重視。所以在改革過程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及時的創新現有的管理模式,并認真的分析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高校的后勤化管理改革體制逐漸的走向成熟,確保高校的教育事業可以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琳.淺論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07-108.
[2]潘國忠改革再出發: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新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5(1).
[3]王戩.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經濟學思考[D].安徽工程大學,2016.
[4]周元春.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6) :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