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摘要:當前,旅游消費正成為大學生的消費熱點,作為重要細分市場的大學生旅游市場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因此,以大學生旅游市場為研究對象,分析大學生旅游市場特征,探討大學生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開發建議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旅游市場;特征;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一、大學生旅游市場主要特征
大學生旅游市場是一個特殊的細分市場,具有較明顯的區別于其他旅游細分市場的消費群體特征,這使旅游企業易于針對性的開發旅游產品。其特征主要體現為:
(一)注重價格,講究經濟,出游顧慮較多
在旅游過程中注重價格,對物質的要求不高,力求經濟實惠,特別是吃、住方面只需基本滿足即可。[1]因家長、親友而形成的已有觀念,加上對社會的未知,以及受旅游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大學生對消費活動往往顧慮較多。
(二)旅游目的地及景點選擇特點
旅游目的地選擇以短期、鄰近地區和自然風景類為主;景點選擇因出游動機是以大學生內心深處心理需要和智力需要的深刻反映的文化動機或精神動機為主,選擇的景點主要是自然風景區。
(三)從眾心理顯著,信息傳遞迅速
大學生作為一個集中的旅游消費群體,旅游決策容易受同學或朋友等相關群體影響。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大學生旅游往往沒有充分的前期準備,情緒易波動,從眾心理顯著;同時,由于市場集中,群體間聯系廣泛,旅游信息傳遞迅速。
(四)追求新奇,對特色產品感興趣
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旅游愿望,但都不愿意墨守成規,都想體現自己獨立特行的個性,因而產生了追求新奇,不拘小結的心理。
二、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旅游安全隱患突出,制約旅游產品開發
大學生不僅社會經驗缺乏,而且自身安全意識淡薄,并且追新獵奇的欲望及探險的精神強烈、從眾心理、個別不良旅游行為(偷逃車船門票)等因素往往會導致安全隱患的發生,這一點嚴重制約了旅游相關部門與高校的支持及旅游企業旅游產品的開發。
(二)各級管理部門對大學生旅游的保護、支持、管理不夠
首先,大多數高校對大學生旅游時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以及對學業的影響,出于責任考慮都保持保守態度,甚至明令禁止組織外出。其次,旅游相關部門在政策上對大學生旅游在交通、住宿等方面缺乏系統的認識和引導。最后,個別中小旅行社私自在校園宣傳拓展業務,利用非法手段進行虛假宣傳,擾亂市場秩序的同時,增加安全隱患。
(三)旅游企業和大學生市場相互缺乏了解
一方面一些旅行社的非法操作以及整個旅游行業現階段盈利模式,造成大學生對旅游企業的產品與服務信任度低;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旅游市場利潤較低,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的旅游企業對于這一市場開拓熱情不高,嚴重限制了大學生旅游市場的發展。
(四)因消費水平限制對旅游產品接受度小
大學生普遍沒有經濟收入,消費水平較低,旅游方面支出是由家庭給予費用扣除生活費產生,因經濟基礎的制約對于傳統的包價旅游、產品定價難以接受。
(五)大學生旅游產品利潤較低
因消費水平限制制約企業利潤收益使得大中型旅行社對于大學生旅游市場一直處于雞肋心態,而靈活多變的小旅行社,因線路設計、產品宣傳、營銷策劃等方面的不到位,造成收益低下的現狀。
(六)傳統的大眾旅游產品不符合大學生的需求
大多數旅游企業因利潤較低對于大學生旅游市場不愿投入過多精力,因此沒有針對性、符合大學生需求的旅游產品,往往以傳統的大眾旅游產品替代大學生旅游產品,使得大學生出游報團的人數寥寥無幾。
(七)促銷活動缺乏吸引力
旅行社一般通過電視、店內顯示屏、紙質媒介等傳統方式營銷,忽視信息時代網絡對大學生市場的傳播力量,并且從未走進校園,走進大學生群體,因而很難達到有效的營銷效果。
(八)大學生旅游時間與旅游企業營銷矛盾
大學生一年中大約有170天的假期(寒暑假、法定假日、周末),具備充足的時間條件,但是暑假、法定假日與收益相對較高的旅行社旺季重點市場開拓形成矛盾,造成大學生旅游市場難以開發的又一重要成因。
三、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的策略
(一)采取“開拓重點、機動靈活”的開發思路
首先,大學生旅游市場中最具開發潛力的重點市場目標及對象有三:一是大學生的春秋游市場。二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學生。三是高年級大學生[2]。其次,必須考慮大學生需求特征與旅行社相關的景點、旅游車、酒店、收益場所等重要因素的組合,并在產品的組合上做到機動靈活。
(二)依據大學生消費特點合理定價,薄利多銷
首先,根據不同時間制定不同價格:旅游有淡旺季之分。旅游企業應根據出游時間不同制定不同的價格[3]。例如市內一日游,其成本中車費因素受時間影響變動較大,且景區淡旺季門票的浮動都影響線路總成本的變動,因此應采取靈活的價格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其次,根據線路成本定價:線路成本主要由車費、景點門票、餐費、住宿四大部分組成,在旅游產品定價時要充分考慮這幾方面因素,以尋求最為合理的價格實現效益最大化。
(三)旅游企業與高校開展多層次深入合作
首先,旅游企業可以與旅游協會或其他社團合作,通過贊助社團活動等形式,深入大學生內部,開拓大學生旅游市場[4]。其次,培養校園代理。旅游企業可聘用在校生尤其是鼓勵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作為校園代理,通過學生會、社團組織、班級等組織進行直接有效的內部推廣。
(四)采取多渠道宣傳策略
首先,旅游企業應加強旅游信息化建設,與相關網站進行鏈接,在大學生較關注的網站如學校的網站設立旅游專欄,供大學生瀏覽和查閱有關旅游信息。其次,實行旅游會員卡制度,為大學生市場提供產品的同時,建立穩定的客源,以優惠條件吸引更多消費群體,并在旅游會員卡上標注旅游常識和注意事項,在設計上體現大學生思想潮流!
參考文獻:
[1]劉祥偉.在校大學生消費心理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16).
[2]金平斌,郎富平.大學生旅游行為特征分析[J].旅游學刊,2004(2).
作者簡介:郭 偉(1984-),男,陜西西安人,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務辦副主任,助教,本科,主要從事旅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