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昆
摘要: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我國全面技能型人才的任務,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以及鐵路現場的要求,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提升進行了研究與實踐,提出了一些比較有可行性的方案與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綜合素質;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高職院校以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技術型和各種實用型人才為目標。近年來,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社會認可度也提升了許多。然而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具備高綜合素質的人才才是國家的需要。我國高職高專職業教育,除了讓學生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及基礎的專業技能以外,還需要大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這是這個時代的必然,也是我們國家的需要。
一、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意義
綜合素質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理論實踐技能、職業素養、身體素質等各方面。近年來,隨著人才競爭的加劇,用人單位招聘時大大提高了對高職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因此造成一部分同學面臨就業困難,同時畢業生入職一段時間后,用人單位將畢業生在單位的具體表現反饋給學校,根據反饋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還不太令用人單位滿意,主要表現在:學生思想品德不端正;學生實踐技能差;學生體能素質差等各方面。
二、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現狀
1.集體意識差
自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后,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這些獨生子女在家里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更有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室友之間、朋友之間關心的不夠,平時干活是主動性太差,基本沒有集體意識。他們以后進入社會的話,不僅完不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很難與同事及上級相處。
2.心理素質較差
由于學生平時很少鍛煉提升自己,所以在遇到挫折或者上臺演講時,會經常發現他們自卑、焦慮、精神緊張等現象。同時他們不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容易使矛盾激化。
3.學習積極性不高
由于專業知識比較枯燥,學生不愛長時間學習,而且現在互聯網的發展也讓學生沉迷于網絡,這樣導致高職院校學生自制能力不強,不能將網絡應用于學習,只是用來打游戲,從而致使學習積極性不高。
三、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培養實踐與方法
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任務。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電信工程系在院級領導的支持下,經過系內專業教師長期探討實踐,研究出了一套比較成型的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方案,并逐漸形成獨特的職業教育育人特色。
1.成立“精英班”,開設相關模塊課程或培訓
為了全面提升鐵道通信信號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2016年初,電信工程系成立了第一屆“精英班”,旨在提高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把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分解為不同的模塊課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各方面的培訓及學習,主要有道德修養專題講座、心理素質專題訓練、專業實訓課練習以及各項體育鍛煉。通過以上的各項培訓,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專業素養、身體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站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記筆記,這種教學效果較差,學生容易疲勞,因此“精英班”的練習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輔助作用。學生利用每天的7,8節課和晚自習在實訓樓進行練習,如有問題,可以通過微信等通信方式與老師進行交流,老師通過網絡進行在線答疑,這樣充分的利用了學校的教學設備,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習主動性。
3.改變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素質
傳統的考核方式就是一張試卷定成績,這種考試從幼兒園開始就一直存在,學生經過十幾年的考試最后升入大學,已經厭煩了傳統的考核方式,所以經過我們教師團隊的探討,決定采用答辯方式進行考核,每個項目結束之后,要求學生利用PPT等電腦軟件將所學知識總結出來,最后再進行答辯,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計算機使用能力,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語言組織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強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素質
大學是一個小型社會,綜合素質培養除了抓好課堂這一環節,還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大力加強進行校園文化建設。這些對學生的陶冶、感染功能不容忽視。
在平時鼓勵學生自由組織各項活動、加入適合自己的社團。例如:學生先后組建了籃球協會、書法協會等。同時,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各項綜合素質專項技能比賽。此外還從鐵路局聘請現場專家舉辦德育、安全、就業等不同方面的講座;平時老師也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建立起橋梁,家校配合,進行全面的綜合素質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工程,非常復雜,必須通過多方努力才能夠實現,這樣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不僅要轉變教學理念,更要創新我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快的融入到學校,融入到我們的教育當中去,這樣才能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收到很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粟俊江,鄭小蓉,張洪沖.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人才,2007(15):37.
[2]孫天才,丁志強.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探索與實踐[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10(4):125-126.
[3]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2006.
[4]共青團中央學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13-14.
[5]高艷青,范欣欣.高職院校如何實施人文素質教育[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