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薇+閆昊
摘要:高校后勤工作除了承擔日常的保障供應職能之外,還在高校育人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對新形勢下高校后勤工作育人功能的內涵及實現途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校;后勤;育人功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高校后勤部門在為全校師生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等提供堅實有力的后勤保障、提供優質的服務之外,還承擔著引導學生思想、產生教育效果的作用。后勤服務是“沒有講臺的課堂”,后勤員工將育人貫穿于管理和服務中,在平凡的崗位和每日工作中通過一言一行發揮育人職能,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高校后勤育人功能及內涵。
1.管理育人。只有建立好規范的校園秩序,才能確保師生學習生活的正常開展。后勤工作對學生就寢時間的管理、用餐時間的管理,以及對學生安全用電等的管理,都起到了育人的功能,而且這是課堂教育無法替代的。
后勤部門通過與學工部門聯合制定教室、宿舍、餐廳等場所的文明行為規范,以及各種形式的監督落實,尤其是通過學生會、宿委會、伙委會等學生自我管理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互相學習,對各種不文明行為進行干涉和制止,對不服從管理的學生及時通報相關部門進行妥善處理,為學生文明行為的養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后勤還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社會實踐崗位,讓學生盡早參與到工作環節中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也取得一定的經濟收益,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同時也解決了后勤部分崗位人手不足的問題,勤工助學實現了學生和后勤共贏,也實現后勤的育人功能。
2.服務育人。高校后勤部門的工作緊緊圍繞著“服務”二字,為廣大師生提供環境衛生服務、住宿服務、餐飲服務、水電暖供應、洗浴服務、理發服務、日用品供應等。后勤員工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具有示范、引導的教育功能,如保持各類場所的衛生整潔,學生遺失的物品被妥善保管和歸還,宿舍教室的水電等各類設施設備的維修迅速,食堂飯菜可口、價格公道。
尤其是在工作場所的后勤員工通過親切的眼神、友善的微笑、文明的用語、友好的手勢等熱情對待學生,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就會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從而對學校產生親切感、認同感,為學生接受學校的其他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3.環境育人。校園環境的最大特點就是給人以最直接、最完整的感受和知覺,從而達到審美的目的。學校通過校園環境向學生傳遞人文內涵、向社會展示學校的精神面貌,提升學生的歸屬感和自豪感。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校園環境,干凈舒適的教學辦公環境,溫馨舒適的住宿環境等,都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學生對優美校園的愛可以擴展到愛學校、愛集體、愛國家,從而激發他們奮發向上、努力成才的學習熱情。
二、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的實現途徑
1.加強后勤員工隊伍建設,提高后勤員工育人意識。提升后勤員工服務育人的觀念,員工應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樹立服務育人的理念,工作從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出發,認識到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對于學校發展、學生成長的意義。逐步提升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強后勤育人制度建設,讓后勤成為高校育人的重要平臺,從而更有效地建立新型的后勤保障體系。
后勤部門的員工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從而導致育人意識相對薄弱。為此,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的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另外通過與學工部門共同舉辦校園文化活動,以及與學生代表進行座談等方式類提高員工的育人意識。
2.加強制度化建設,規范后勤管理。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很多高校開展了制度建設的工作,后勤部門也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制定符合后勤實際的員工培訓、工作流程、服務反饋、監督檢查、考核評優等規章制度,并且健全后勤系統服務育人的檢查監督機制。通過公開、公示后勤服務學生的項目、方式、標準、規范等,形成科學管理、及時監督檢查的工作程序,保障后勤育人的有效開展。
3.營造后勤文化氛圍,讓服務環境育人。后勤文化氛圍的營造也十分重要,通過在教室、公寓、食堂等后勤工作場所張貼提示牌,宣傳后勤的理念和文化、倡導學生愛護校園環境、杜絕鋪張浪費、舉止文明、團結互助等。還可以和學院、學工部、學生會共同舉標兵宿舍評比、宿舍設計大賽等活動,從而讓服務環境育人。
4.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展示后勤風采,拓寬溝通渠道。在互聯網已經普及,人人持有手機終端的今天,后勤部門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如后勤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網絡問卷調查等渠道加強自身的宣傳工作,及時公布后勤工作動態,宣傳后勤的優秀員工事跡,讓學生了解后勤工作及后勤員工。
同時,依托網絡平臺如微信群、廣播消息等,開通與學院及學工部等部門的溝通的新渠道,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和需求,也能及時聽到廣大師生對后勤服務的建議和意見,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5.搭建與學生交流的平臺,讓實踐活動育人。在學院、學工部、團委等多部門共同協作下,可以定期開展與學生代表的交流活動,增進雙方的相互理解、學習。
后勤部門還可以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開設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后勤工作中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后勤工作的辛苦不易,從而珍惜目前的擁有。并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團結友愛、文明衛生、積極向上、艱苦奮斗、勤奮敬業的優良品質,以達到服務育人的效果。
三、結語
后勤育人是一項系統、艱巨的工程,高校后勤部門只有擺脫后勤工作是單一的服務保障功能的認識,充分意識到育人的功能,并讓后勤成為高校育人系統中的重要環節,才能不斷創新育人的體制和方法,采取適當的措施加強員工的育人意識。后勤部門可以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利用高等院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努力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加強后勤育人制度建設,突出校園文化教育,讓后勤系統成為高校育人的重要平臺。通過優質、高效、個性化的服務發揮后勤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功能,進一步彰顯后勤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孫勝衛.完善高校后勤服務育人功能的實效性探析[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4(1).
[2]李繼民,等.高校后勤服務育人實踐探索[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3):171.
[3] 王小兵.高校后勤育人職能探賾[J].科學管理,2016(11).
作者簡介:馬 薇(1983-),女,遼寧朝陽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