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民
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持續開展“萬名代表小康行”主題實踐活動,代表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牢牢抓住和用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南通科學發展、開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局面,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南通彰顯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加強培訓學習,提升履職能力
一是把代表培訓工作列入年度工作安排。在年度工作議題安排中,把代表集中培訓及早安排,確保按計劃進行。二是把握針對性。市一級的重點培訓全國、省、市代表,縣一級重點培訓縣、鄉代表,確保培訓對象全覆蓋,規范人大代表的履職行為。三是方式靈活。通過編寫“代表小康行”履職手冊“口袋本”、印發小康知識手冊、制作培訓光盤、開展小康知識競賽、在電臺開通“代表走進直播室”欄目以及開設微信公眾號等多種途徑,使代表培訓更加富有成效,為提高代表的履職能力打下基礎。四是創新方式。通過集中學習、專題講座、經驗交流、調研與學習相結合等形式,拓展代表學習、交流的平臺和空間,使代表通過培訓,盡快進入角色。通過培訓學習增強了廣大代表履職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培養了代表的創新思維和戰略眼光,提高了代表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在工作中善于處理問題的能力,督促有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創新活動方式,搭建履職平臺
一是圍繞全面小康工作,認真抓好“萬名代表小康行”活動。人大代表調研、視察活動是閉會期間聯系群眾,了解社情民意,督促和推進國家機關工作的一種有效方式。南通市人大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準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標和重點,將其融會貫通到代表實際工作中;結合“萬名代表小康行”實際,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小康建設”這個主題,通過調研,堅持問題導向,通過QQ群、微信、微博等方式和途徑加強與選民聯系,收集真想法,發現真問題,使所提出的意見建議議案更具針對性,用全局和綜合的觀點引導人民群眾,把好正確的方向,在思想上與人民群眾產生共鳴,提出合乎時宜、合乎民意、合乎科學發展的建議意見,助推小康建設的深入。二是突出活動開展,細化活動方式。代表是人民群眾的代言人,要常懷感恩社會之心,時刻不忘奉獻社會、關愛社會,主動帶頭踐行社會責任。南通市代表的“三張清單”是工作的三大亮點。第一張是“民生實事項目清單”,這一清單其本質就是需求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第二張是“項目認領清單”,就是從實際出發,代表務實認領4~5件力所能及、通過努力能辦到的實事項目。其中每個代表幫扶1~2個困難戶、貧困學生,提出1~2條意見建議,這兩項是必須認領的。第三張是“公示清單”,就是把區域內存在的短板問題、需要提交政府辦理的項目,由人大組織交辦督辦,并對代表認領清單落實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匯總,跟蹤督查,跟蹤反饋。三是構建活動平臺,積極為代表履職創造條件。尊重代表的法律地位,把代表聚集到為人民服務和依法履行職責這個旗幟下,進一步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拓寬代表履職渠道,促進聯系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是代表傾聽民意、收集民情、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環境的重要方式。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切實幫助人民群眾辦實事、謀利益。
三、建立約束機制,提供服務保障
一是建立代表建議跟蹤督辦機制,增強代表履職的實效。將每次收到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交由政府重點辦理,完善書面督辦、重點督辦、現場督辦、詢問督辦等機制,努力形成通力合作的局面。適時開展代表建議辦理進度督查與“回頭看”督查活動,對辦理不及時不作為的跟蹤督辦問責,確保代表建議的辦理工作取得實效,調動代表提出建議的積極性,激發代表的履職熱情,朝著小康目標邁進。二是建立代表約束機制,增強代表接受選民監督的意識。讓代表回到原選區,開展以“述職責、言承諾、聽民意、解民憂”為主題的述職評議活動。通過開展述職評議活動,讓代表自覺接受選民的監督,同時,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監督激勵機制,消除“履不履職一個樣”的偏離思想,增強代表的履職意識、群眾意識和選民的監督意識。建立代表辭退機制,疏通代表退出渠道,打破人大代表“終屆制”,從制度層面上解決代表“能進不能出”的積弊。三是改善履職環境,切實解決代表履職的保障問題。對代表反映實際情況的發言、建議不能追究責任,不得變相打擊報復。代表所在的單位和組織,要確保代表有足夠的時間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進一步拓寬代表的履職渠道。如南通市人大常委會2016年在網上開通了“代表收集民意直通車”,為代表履職搭建了新平臺;又開通“代表反映民情直通車”,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座談會,直接聽取意見建議,收集回應基層和群眾熱切關注的問題,使代表在監督工作中,反映問題理直氣壯,指出問題有依有據,充分發揮其紐帶參謀的作用,打通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最后一公里”。四是加強新聞宣傳制度,形成強大的監督合力。采取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人大工作,大力營造代表履職氛圍,增加監督工作透明度,充分發揮媒體監督、人民群眾監督的作用,在全社會營造尊重人大代表、支持人大代表履行職責的濃厚氛圍,形成強大的監督合力。
四、緊扣三大主題,發揮代表作用
閉會期間始終注重引導人大代表圍繞經濟建設中心,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常委會的工作重點來開展代表活動。一是提出建議、意見,促進小康社會發展。通過閉會期間的視察調研,充分發揮好代表的主體作用和正能量作用,通過征求意見,把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收集起來,力求廣集民意,特別是針對群眾呼聲高、情況復雜的疑難問題深入查找根源,再通過建議、意見的形式提交政府部門辦理,也可以通過約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詢問,推動工作,使得一些久拖不決的問題妥善解決。南通市在這一點上充分發揮代表當好參謀的作用,做了大量錦上添花的工作,他們尊重群眾的表達權,使決策過程更加民主,決策結果更加科學,更能注重兼顧各方利益。二是運用調研成果,為推進小康社會建言獻策。及時向代表們安排調研提綱,組織代表開展調查研究活動。代表們通過對所發現的突出問題采取明察暗訪、隨機察訪等形式進行重點跟蹤視察。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調查,撰寫出客觀又貼切的調研文章,了解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就反映的問題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詢,并向人大、政府呈報,助推小康社會建設。三是開展監督活動,促進政府部門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人,在于各級領導干部。因此,要不斷增強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延伸人大監督的觸角,使“一府兩院”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研究處理人大常委會和代表的建議意見,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貫穿于監督工作的始終。
(作者單位:廣東省廉江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