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俊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的重要成果為黑龍江省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帶來了重大機遇。黑龍江省積極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努力與相關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契合,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逐步形成了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格局。
一、立足區位條件、積極主動融入
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后,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深入領會、積極謀劃,主動融入、爭取支持。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黑龍江構建“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請示》上作了重要批示。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精神,于2014年12月編制印發了《“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規劃》,明確了建設方向、目標、重點和主要措施。
圍繞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去年對黑龍江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結合省情實際,出臺了《關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新路子的決定》,并配套出臺了推進落實的措施辦法,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東北振興政策貫徹落實體系。
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出訪俄羅斯和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瑞士、荷蘭、英國、意大利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圍繞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主題,舉行了一系列推介活動,宣傳“一帶一路”戰略,營造中外互動、共同建設“一帶一路”的良好氛圍。2017年4月,以“南北攜手對外開放龍粵合作互利共贏”為主題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推介會在廣交會展館舉行。本次推介會旨在推介黑龍江省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的跨境運輸通道優勢、對俄合作傳統優勢和擁有眾多開放平臺的政策優勢,探索南北聯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開放合作新模式。
近年來,黑龍江省與毗鄰的俄羅斯地區均建立了省州長會晤機制,雙方共同研究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與俄羅斯倡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事宜,就俄遠東自由港、超前發展區以及“濱海1號”國際大通道建設等重大項目與政策進行了深入對接。
二、積極推動“五通”,取得明顯成效
(一)政策溝通助推戰略對接
2016年6月,由黑龍江省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歐亞經濟聯盟合作智庫高層論壇”在哈爾濱舉行,我中心”邀請廣西、吉林、遼寧和內蒙古的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并考察了撫遠市對俄經貿合作情況;第27屆“哈洽會”期間,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和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組織召開了 “‘一帶一路建設與龍江全面振興高層論壇”,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了解了“龍江絲路帶”建設的目的、重點、合作領域以及合作路徑,為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奠定了基礎。
(二)設施聯通取得明顯突破
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高速鐵路建成通車;牡綏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竣工投入運行,牡丹江至綏芬河鐵路年過貨能力由1100萬噸提升到3300萬噸;綏芬河鐵路站場改造工程順利完成,進一步釋放了鐵路運能潛力。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成投入使用,完善了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的功能。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等在建項目進展順利,牡佳客專開工建設,沿邊鐵路已經納入2016年7月印發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同江黑龍江界河鐵路大橋中方一側于2014年2月開工,目前已完工;俄方一側經各方面共同努力,在黑龍江省積極協調推動下調整了建設方股比結構、落實了建設資金,俄方承建部分正進行橋墩基礎施工。黑河界河公路大橋已經于2016年12月開工建設;中俄雙方已同意增設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和五大連池、建三江機場建設加快推進;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境內控制段工程開工。
2015年6月,中歐班列(哈爾濱-漢堡)成功開行并實現每周雙向對開一班的常態化運行。2016年全年累計發運100班、2474標箱,貨值2.08億美元。2016 年2月,開通了哈爾濱至莫斯科、葉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亞等地的哈俄班列,至12月底已累計發運4234標箱、貨值5614萬美元。2015年8月,由哈爾濱經綏芬河、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至韓國釜山的“哈綏符釜”班列正式開通,2016年共發運32列、3266個標箱,貨值2.94億元。
(三)貿易暢通成效顯著
2016年,黑龍江省同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和朝鮮等東北亞國家的貿易額達到98.7億美元,占全省對外貿易總額的59.67%,其中對俄貿易額達到92億美元,占全省外貿總額的55.62%。對俄貿易結構出現新變化,旅游貿易、互市貿易分別增長26.6%、85.9%。中俄兩國政府主辦的“中俄博覽會”已舉辦4屆,影響日益擴大;“哈洽會”已連續舉辦28屆,成為黑龍江對外開放的標志;中俄海關啟動特定商品監管互認試點,電子口岸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關檢合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格局初步形成。
(四)資金融通取得進展
2015年初,黑河和綏芬河海關正式開通了盧布現鈔跨境通關業務,與以往盧布從哈爾濱空運至北京、在北京報關后運往俄羅斯的通關方式相比,效率和成本明顯改善。此外,黑龍江省還積極發揮哈爾濱銀行盧布做市商優勢,推動中俄跨境電子商務在線支付結算平臺建設,努力打造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區域金融服務中心。跨境人民幣業務保持增長,2016年實際收付311.8億元,兩家銀行機構與俄方銀行簽署了235億元的跨境人民幣融資協議,已實現資金融出85億元。外保內貸業務規模逐步增長,截至2016年12月末,黑龍江省境外擔保項下貸款余額1.33億美元,同比增長1.23倍。依托中國銀行和哈爾濱銀行,建立中俄跨境電商支付平臺,解決了長期以來境內對俄電商企業收匯難、網上支付成本高等瓶頸問題。
(五)民心相通多領域推進
文化教育方面,成功實施了“中俄文化大集”等大型中俄文化交流項目,在國內外獲得高度評價;在黑龍江大學設立了中俄學院、中俄聯合研究生院,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與哈工大合作設立中俄等離子物理應用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中東鐵路文化遺產保護創新研究中心,與黑龍江大學、哈醫大合作設立了俄語測試中心、中俄生物醫學聯合研究中心,哈師大與莫斯科國立蘇里科夫美術學院合作設立了中俄美術學院,圣彼得堡音樂學院為新設哈爾濱音樂學院提供了重要的師資支持??萍悸糜畏矫?,搭建了哈工大中俄人才交流和科研合作基地、黑龍江中俄船舶與海洋技術合作中心等科技交流平臺;成功舉辦了中俄國際自駕車集結賽、中俄旅游節、跨境自駕游等旅游交流活動。
三、黑龍江省擴大同俄蒙經貿合作的優勢
(一)明顯的口岸優勢
黑龍江與俄羅斯有長達2981公里的邊境線,比吉林省(233公里)多2748公里、比內蒙古(1040公里)多1941公里,擁有25個國家一類口岸,其中對俄邊境口岸15個,口岸年過貨能力3000萬噸、過客人數400萬人次,位居全國前列。特別是25個口岸沿邊均勻分布并向腹地展開,既有公路口岸、鐵路口岸,又有水運口岸、航空口岸,還有保稅區配套支撐,水陸空立體交叉,江海聯運、陸海聯運潛力巨大,在全國沿邊口岸中獨具特色。
(二)雄厚的產業優勢
黑龍江省是中國開發建設最早的地區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建設,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綠色食品產業基地、重大裝備制造基地和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對俄資源進口和出口加工已拓展到林業合作、礦產資源合作、能源合作、農業合作、旅游合作、科技文化合作等領域。近年來,黑龍江抓住國家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戰略機遇,堅持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不動搖,著力構建“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老工業基地潛能得到有序釋放,經濟發展呈現出振興崛起之勢。2016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1%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公共財政收入下降1.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城鎮新增就業62.9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3%、6.6%,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3.5%以上。
(三)歷史的人文優勢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早與俄羅斯進行經貿文化交流的省份,20世紀20年代就曾有20多萬俄僑在哈爾濱等城市生活工作,“一五”時期又有22項蘇聯援建重點項目落戶黑龍江省,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省也是率先開展對俄經貿合作的省份。黑龍江省是全國俄羅斯入境人數最多、中俄地方政府間交流最頻的省份,也是俄語教學規模最大、俄籍教師最多、俄語學生比重最高的省份。此外,黑龍江省與俄羅斯各毗鄰州區建立了地方政府層次的定期會晤機制,以保證雙方經貿項目順利實施。
四、東北四省區協力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建議
(一)強化區域經濟聯系
進一步加強東北四省區在沿邊對外開放、產業合作和基礎設施的對接合作,進一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在更大范圍內統籌謀劃對俄園區的開發建設,逐步形成分工明確、錯位發展、互利共贏、協同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俄羅斯遠東開發互動對接的新局面;進一步加強四省區運輸體系的對接,加強物流大通道建設,通過發展跨境物流帶動貿易和投資的共同發展;打造四省區的城市聯盟,鼓勵、支持本省企業或到本省投資的企業到其他省區投資合作;四省區之間在舉辦重大招商引資和經貿活動時也應互相支持,一省舉辦大型展會時,其他省區積極組織企業、項目和客戶參加,舉辦方要為其他省區提供展位并給予最優惠價格。
(二)統一開展對外合作
加強四省區橫向溝通和協調,準確把握本地區對俄蒙交流與合作的重點和方向,將自身的產業優勢與地緣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形成一體化的對俄蒙合作格局,避免惡性競爭。有些較大項目,如礦產資源開發,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一省區企業無法獨立完成,必須與其他省區攜手合作。在此基礎上,準確把握本地區對俄蒙交流與合作的重點與方向,增強在俄蒙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逐步實現信息共享
推動四省區對俄蒙商務信息網絡有效鏈接,重點交流各自地區對外開放情況,尤其是經貿交流項目、規劃等,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工作措施,確保有效實施,并將推進情況向當地黨委、政府通報。除此之外,四省區要構建緊密的工作聯系機制,加強相互間商務業務往來,積極通報外商投資意向和信息,開放各省境外園區招商引資等信息。加強省市間信息交流和情況溝通,對專題推進工作情況實時進行動態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
(四)建設“飛地”合作區
為有效避免園區項目建設雷同,產業同質化問題發生,減少不必要的競爭,降低園區運營成本,增加園區經濟效益,建議東北四省區擴大相互間開放,建設“飛地”合作區?,q春市、綏芬河市和東寧市、滿洲里市是四省區建立“飛地”合作區的首選之地,尤其是沒有對俄蒙沿邊口岸的遼寧省可以選擇在黑龍江省、吉林省和內蒙古海拉爾市建立“飛地”。與此同時,在實施“沿海”與“沿邊”戰略互動中,黑、吉、內蒙古可選擇在遼寧沿海產業帶開辟“飛地”。
此外,在不斷強化自身建設的同時,黑龍江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要進一步加強同內蒙、遼寧和吉林等省區智庫的合作,就沿邊開放遇到的問題開展聯合研究,通過進一步擴大同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和朝鮮的國際產能合作,大力發展開放型產業,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建議再聯合廣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肅等沿邊省區的智庫,每年輪流舉辦“中國沿邊開放智庫論壇”,共同向國家爭取政策支持,促進沿邊地區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作者系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