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詠雋
摘要:推動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并。能夠適應社會發展以及群眾對醫療保障的需求。具有較大的可行性。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強化頂層設計和協調。加大財政投入。均衡資源和配套硬件設施。全力滿足群眾醫療衛生需求。
關鍵詞:新農合 城鎮居民醫保 合并分析
近年來,各級政府對民生事業投入不斷加大。為了體現醫療保障的公平性,各地區在積極探索提高新農舍籌資與保障水平,推動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的合并,本文主要針對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并這一課題進行初步分析。
一、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并的必要性分析
近期,不少專家呼吁實行農村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并軌,也提出了不少建議方案。筆者在這一方面進行了連續性研究,認為兩者合并具有較強的緊迫性。
1.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并有利于促進區域乃至全國勞動力市場的形成。醫保制度對勞動力的流動具有一定的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在區域和全國范圍內流動明顯加快,與此相對應的是醫療保障制度的割裂,城鄉之間以及區域之間的醫療保障制度沒有很好的融合與對接,對建立更大范圍內的勞動力市場具有一定的消極制約。
2.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能夠促進社會公平。從計劃經濟至今,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城鄉兩條軌跡運行,醫療保障制度也呈現出較大的差異。相當長一段時期,國家財政對城市醫療保障方面投入比較多,對農村合作醫療的補貼力度相對較小,一直到近幾年才開始逐步加大,導致基層農民在看病問題上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貧現象屢有發生。推動兩者合并,能夠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保障,對提高基層農民的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公正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3.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可以滿足人口結構調整需求。當前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農村的人口中60歲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較大,有些地區甚至已經超過30%,他們更需要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因此,推動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合并,能夠適應農村現有留守人群的年齡結構與健康需求,可以體現醫療保障資源向更需要保障的領域傾斜的目標。
二、當前現行醫保體制運行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1.分割管理體系導致重復參保嚴重。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分屬于衛生與人社等不同的行業主管單位管理里,兩個體系的信息沒有聯網,無法實現共享,在各自的工作推進機制中,不同程度存在著拓展參保對象數量的競爭行為,或是指令性指標行為,導致一些參保對象出現重復參保,主要集中在農村戶籍前往城市務工人員、鄉鎮民營企業職工、農村戶籍在城市讀書的中小學生等,保守估計重復參保的比例在6.8%之間,導致財政補貼資金的浪費。
2.政策與待遇執行標準不一容易導致矛盾。各地區在新農合與城市居民醫保的籌資標準、補貼標準以及補償標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例如在住院治療中,城鎮居民醫保起付線標準高于新農合,容易引起參保人員對政策執行方面的不滿。
3.在外務工人員醫療費用報銷存在障礙。許多在外務工人員在戶籍所在地參加了新農合,但是務工地點在外,一旦生病需要治療需要在戶籍所在地進行,如果在縣外治療則需要層層開具轉診手續,因為路途以及病情等方面的影響,客觀上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加之在縣外醫療機構治療產生的費用,即使完善了相關轉診手續,報銷的比例較之戶籍所在地治療,明顯降低,磋商了這一群體參保的積極性。
4.新農合異地審核診療費用難度較大。新農合的實施區域是縣一級,參保對象在縣外就診時產生的費用,審核存在較大難度,近年來屢屢出現的騙取新農合報銷費用的案件,從側面驗證了這一方面的問題。如果將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并,在信息審核等方面可以實現體系內工作,能夠破解異地診療費用審核難題。
三、對實行新農合與城鎮醫保合并的幾點思考
推動新農合與城鎮醫保合并,應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條件成熟時候一定會得到落實。筆者認為推動這一項工作,需要抓住幾個方面重點。
1.注重頂層設計成立領導協調機構。由于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體系在管理,因此必須由更高一層面的協調機構進行統籌。從國家層面來講,可以由國務院設立相當級別的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等機構,統籌推進這兩種醫療保障制度的合并,省市縣均應設立對應機構,制定兩者合并的制度性文件、督查推動合并工作,協調化解合并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問題,強化縣、市、省乃至國家層面的統籌,在全國超范圍內統籌推動這一項工作。
2.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扶持力度。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合并,面臨著籌資方面的一些難題,特別是區域之間的標準差異、財政補助差異,在合并之后大幅提高原本籌資標準較低區域的個人繳費標準,顯然不適宜,因此應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逐步縮小區域差異,提高人均籌資保障水平。
3.促進醫療資源均衡以及提升醫療隊伍素質。城鄉之間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是普遍現象,作為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并的一條重要保障措施,就是要建立與籌資、補償機制相配套的基層醫療體系,要加大對基層特別是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的投入力度,使醫療資源呈現扁平化分布趨勢。同時,要提高醫療隊伍能力水平和職業道德,嚴格控制不合理醫療支出,落實好分級醫療并發揮好作用。
4.推動參保信息聯網工作。要建立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聯網互通的信息體系,將管理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實行聯網,便于實時掌握參保人員的治療信息,確保報銷信息準確無誤,也便于對醫療機構進行業務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