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對于廣大農民群眾而言,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實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該制度的實施有效緩解了人們的重大疾病治療壓力。本文從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中包含的內容入手,對我國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政策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
中圖分類號:F320;D5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1-0000-01
前言
與有醫療保險的城市居民相比,農民面臨的疾病治療壓力相對較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有效緩解了農民的治療壓力。隨著新農合籌集資金數量的增加,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于2010年開始實施,到目前為止,該政策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
一、我國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政策分析
(一)我國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政策內容
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首先在2010年開始實施。在實施前期,該制度政策的針對對象主要是指農村兒童。在該政策中,將救治醫院規定為每個省份的2-3個固定的城市,其診治對象年齡范圍處于14歲以下,重大疾病內容主要包含先天性心臟病、急性白血病。隨著該制度政策實施時間的增加,成人開始被納入診治對象中,其疾病診治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大,目前,該制度政策的診治疾病主要包含精神分裂癥、乳腺癌等[1]。
(二)我國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的實施現狀
該政策的實施現狀呈現出以下幾種特點:
1.存在地域差異
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的地域差異主要表現為我國不同省份的疾病種類不同、省內試點數量不同。按照診治疾病種類由少到多的順序進行排列,部分省份的排列順序為寧夏、內蒙古、陜西、廣西。該政策實施的地域差異對我國不同地區的政策實際實施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結合商業保險的傾向較為強烈
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實施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該政策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資金。商業保險與該政策結合能夠有效促進該政策的實施,有效的結合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兩種:第一,保險契約結合方式。這種結合方式是指將籌集到的資金用于商業保險公司農民團體醫療保險的購買。當農民突發重大疾病之后,對應的商業保險公司負責為農民支付相應的醫療資金補償。這種結合方式有效減輕了政策實施人員的工作壓力。目前我國應用這種結合方式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遼寧省、貴州省等地區。第二,委托管理結合方式。這種結合方式是指由政府相關部門完成農民重大疾病保障資金的籌集、以及相關方案的制定。當上述基礎工作完成之后,將農民重大疾病的實際審核補償以及所籌集的保障資金管理工作委托給相關商業保險機構完成。這種結合方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保證該制度實施的合理性。
(三)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的實施結果
1.農民重大疾病治療費用補償結果
2015年,我國用于農民重大疾病治療補償的費用超出100億元,在這些費用中,用于補償20種重大疾病的費用占據總費用的比例為87.2%,實際補償比例為68.1%。按照不同重大疾病種類補償費用的多少,依據由少到多的順序可以將部分疾病排列為:肺癌、甲狀腺機能亢進、精神分裂癥等重性精神疾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2]。
2.農民受益結果
2015年,享受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的農民數量已經超出100萬人次。按照地域進行分析,該政策在西部地區的診治人數最少,這種現象與西部地區總人口數量相對較少有關;中部地區的診治人數超出40萬人次;與其他兩個地區相比,該政策在東部地區的實際診治人數最多。
二、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及實施的調整建議
根據近年來該政策的實際實施效果,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對該政策及實施工作進行調整:
(一)注重對該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
該政策涉及病種的多樣性以及項目的不確定性,使得該政策的實施過程產生復雜性特點。為了保證該政策實施的有效性,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監督,避免資金浪費現象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應該將實際診治質量納入監督重點工作中[3]。
(二)提升該政策的實際保障水平
對于農民群眾而言,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對該政策實際保障水平的提升加以重視。對此,應該根據我國不同省份實際經濟水平以及農民人口比例等因素,對政策應用地區的重大疾病診治制度等進行合理的分層確定,實現在符合地域差異的基礎上,更好地緩解農民的重大疾病就診壓力。
(三)協調普通疾病保障與重大疾病保障之間的關系
普通疾病的特點為發生頻率較高,相比之下,重大疾病的高費用特點更加明顯。為了促進疾病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相關部門需要通過對患病農民實際經濟情況的了解,對重大疾病醫保占據新農合總資金的比例進行合理調整,進而促進普通疾病保障與重大疾病保障之間關系的協調。除此之外,由于重大疾病費用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注重重大疾病救助風險轉移制度的建立,使得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能夠順利實施[4]。
三、結論
與擁有醫療保險的城市居民相比,疾病診治費用為農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負擔。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政策的實施有效緩解了農民的重大疾病診治壓力。為了促進該政策實施效果的提升,應該對普通疾病保障與重大疾病保障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并結合有效的監督措施避免資金浪費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代濤,毛阿燕,謝莉琴,周穎萍.我國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政策分析[J].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3,06:9-15.
[2]周穎萍.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評述與實施效果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4.
[3]沈慧.安徽省新農合重大疾病按病種付費實施效果研究[D].安徽醫科大學,2015.
[4]王偉.重大疾病對貧困的作用機制及其應對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3.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