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生,羅貴標,宋明杰,韓杰,譚本杰*,楊素芳,葛洪偉
(1.廣西凌云縣畜牧技術推廣站,廣西百色 533100;2.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南寧 530004)
凌云烏雞0世代和1世代種用生產性能的比較分析
李鳳生1,羅貴標1,宋明杰2,韓杰2,譚本杰2*,楊素芳2,葛洪偉1
(1.廣西凌云縣畜牧技術推廣站,廣西百色 533100;2.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南寧 530004)
為了解凌云烏雞的種用性能的選育進展,選取0世代和1世代的1日齡凌云烏雞各1 200只,每個世代再隨機分為3個重復,每個重復40只。從121日齡飼養至392日齡,飼喂相同飼糧,統計兩個世代的產蛋性能和孵化性能。結果表明,1世代的產蛋性能和孵化性能均比0世代有所提高,但是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凌云烏雞1世代的種用生產性能的選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凌云烏雞;種用性能;性能測定
凌云烏雞原產于廣西區凌云縣,具有冠、喙、脛、皮、肉等“五烏”的特點,是我區非常珍貴的片羽烏雞品種之一,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深受廣西地區消費者的喜愛。凌云烏雞該品種于2009年被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認定為地方雞品種。
但是由于凌云縣地處廣西百色的偏僻山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在2015年之前主要是由當地村民自繁自養進行保種。在沒有科學育種技術指導下,許多村民引進外來雞種和凌云烏雞進行盲目雜交,導致目前該品種體型外貌及生產性能變異較大。為保護好這一優良地方品種,廣西大學和廣西凌云縣瑞東農牧有限公司于2016年聯合承擔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凌云烏雞本品種選育和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課題開展一年多來,將凌云烏雞種用生產性能方面的選育進展進行總結。
1.1 試驗動物
0世代:為沒有經過選育、經過初步挑選的種用凌云烏雞原始育種素材群。
1世代:為經過1世代選育、按照品種要求進行挑選的種用凌云烏雞育種素材群。
1.2 試驗地點
每個世代的種用凌云烏雞在120日齡隨機選擇1 200只,每世代分為3個重復組,每個重復組400只種用凌云烏雞。飼糧營養水平見表1。
1.3 飼養管理
兩個世代的凌云烏雞均由相同的飼養員全程負責飼養,采用立體籠養,人工投料,自由采食和飲水,常規免疫接種,專人管理,每天觀察試驗雞的采食、產蛋、糞便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最大可能消除季節、環境、人員對生產性能測定造成的誤差。兩個世代的凌云烏雞的飼養試驗地點為廣西凌云縣瑞東農牧有限公司。
1.4 測定指標
以重復組為單位,計算各組死淘率、入舍母雞日產蛋率、高峰期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健雛率等數據,計算和統計方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04年發布的《家禽生產性能名詞術語和度量統計方法》方法進行統計,以此數據為依據,評判兩個世代凌云烏雞的種用生產性能[1]。
1.5 統計分析
試驗結果用SPSS20.0軟件One Way ANOVA方法進行統計,并進行顯著性檢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2.1 產蛋性能
由表2可知,1世代的56周產蛋數和高峰期產蛋率分別比0世代提高0.3枚和0.2%,差異不顯著(P>0.05),1世代的不合格蛋數和全期料蛋比分別比0世代降低0.5枚·d-1和0.03,差異不顯著(P>0.05)。

表1 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表2 產蛋性能
2.2 孵化性能
由表3可知,在入孵蛋孵化率、受精率高、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雛率4個指標中,1世代分別比0世代提高0.2%、0.5%、0.3%和0.3%,4個孵化性能指標均有一定提高,但是差異并不顯著(P> 0.05)。

表3 孵化性能%
3.1 選育對凌云烏雞產蛋性能的影響
雞的產蛋數和產蛋率的遺傳力約為0.2,飼料轉化率的遺傳力為0.15,均屬于低遺傳力性狀,這幾類低遺傳力性狀在選育的時候一般采用家系選育法進行選育,而且遺傳進展一般較慢[2-3]。1世代的56周產蛋數、高峰期產蛋率、不合格蛋數和全期料蛋比均比0世代有一定提升,表明凌云烏雞1世代的選育取得了一些進展。值得注意的是凌云烏雞的就巢性很強,這點嚴重制約了凌云烏雞的產蛋性能,比其他的地方雞品種產蛋性能要差很多,因此在今后的選育工作中,要把去除凌云烏雞就巢性的選育作為將來選育工作重點。
3.2 選育對凌云烏雞孵化性能的影響
入孵蛋孵化率的遺傳力為0.2、種蛋受精率的遺傳力為0.15、受精蛋孵化率的遺傳力為0.1~0.15。健雛率的遺傳力為0.2,這些性狀也屬于低遺傳力性狀,在選育的時候也是側重于家系[4-5]。本次選育的結果表明,1世代凌云烏雞的入孵蛋孵化率、受精率高、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雛率,這些孵化性能較0世代有所提升,而且變異系數縮小,表明以上性狀基因純合度較0世代有所提高。
凌云烏雞經過一個世代的選育,其種用生產性能有一定提高,表明凌云烏雞1世代的種用生產性能的選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家禽生產性能名詞術語和度量統計方法[J].中國禽業導刊,2006(15):45-46.
[2]楊寧.家禽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3]王金玉,陳國宏.數量遺傳與動物育種[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4]陳寬維,孫永進.優質肉雞配套的現狀及其展望[J].中國禽業導刊,1997,11(13):8-10.
[5]張細權.優質雞育種和生產中若干問題的討論[J].中國禽業導刊,2000,17(12):10.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Generation 0 and Generation 1 of Lingyun Silky Fowl
LI Fengsheng1,LUO Guibiao1,SONG Mingjie2,HAN Jie2,TAN Benjie2*, YANG Sufang2,GE Hongwei1
(1.Lingyun County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Baise 533100,Guangxi China; 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log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Lingyun silky fowl.1 200 Lingyun silky fowls were selected from generation 0 and generation 1 respectively,each generation had 3 repeat.Generation 0 and generation 1 were fed with same basic die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ying performance and hatching performance of generation 1 was little improved in compared with generation 0(P>0.05).The conclusion was that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had some progress for breeding of Lingyun silky fowl.
Lingyun silky fowl;reproductive performance;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 814;S831
A
1001-0084(2017)05-0005-03
2017-04-13
廣西2016年度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桂科AB16380114)
李鳳生(1978-),女,廣西凌云人,畜牧獸醫師,研究方向為畜禽標準化養殖。
*通訊作者:副教授,E-mail:talu9431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