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東
扶貧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要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脫貧;二是解決信息不暢的問題,使扶貧項目和信息實現互聯互通。近幾年,上海復星集團借助“互聯網+服務”,實現貧困人員的靈活就業和農民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
貧困大學畢業生利用
“千鎮千鄉”計劃一年脫貧
上海復星集團一直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在“十三五”這個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復星集團不斷嘗試微信保險平臺“大通保”將扶貧、社會保障結合為一體的科技扶貧創新。
“我父親在我初中時去世,母親也在2015年患上乳腺癌醫治無效去世。畢業后的我只好回鄉照顧長年臥床的爺爺奶奶,僅靠家里的幾畝地,沒有其他生活來源,每年刨除老人的藥費,連吃飯都成問題。全家僅靠低保維持生活。”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28歲的段成起大學畢業后,沒有像同學們一樣在城市里明亮的寫字樓工作,而是回到家鄉去照顧兩位老人。
去年年底,上海復星集團的幫扶人員找到段程起,利用微信保險平臺“大通保”,幫助段程起用手機融入了上海復星集團“千鎮千鄉”的扶貧幫扶計劃,干起了鄉村保險經紀。
“利用微信保險平臺,我在農村向有意愿參保的人介紹保險,并通過微信平臺與他們聯系,免去了他們往返城鎮去選擇險種、投保的麻煩,也給理賠帶來了便利。最主要的是我可以不離開農村,既能照顧生病的爺爺奶奶,又能利用業余時間通過手機來賺錢。現在我每月的平均收入近4000元,我有信心年底脫貧。” 剛剛工作半年的段程起,因為這份微信保險平臺的工作樹立了脫貧的信心。
“千鎮千鄉”讓山里人增收
保康縣隸屬湖北襄陽市,是襄陽市唯一的全山區縣。2011年8月,被納入中國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
保康縣馬良鎮蘇寨村三組貧困戶習詩武,2015年夫妻倆接連生病住院治療,花光了全部的積蓄,并欠下了幾萬元的外債。病好后,家里老人又生病臥床,本想外出打工賺錢的習詩武夫婦只好留在家中守著幾畝地和兩位老人。
2016年,習詩武家被納入低保扶貧戶,全家能保證基本的溫飽了,但是高額的外債仍無法償還。2016年5月,上海復星集團“千鎮千鄉”推廣團隊來到了湖北保康山區,習詩武第一次接觸到了保險這個行業。他找到幫扶人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家里有年邁多病的父母不能出去打工,你們這個‘千鎮千鄉的計劃也不用太多的體力勞作,適合我們夫婦現在的身體情況。關鍵是沒有成本,有手機就行,這個適合我!”
在復星集團的幫助下,習詩武參加了業務培訓,成為了一名鄉村保險經紀人,截至2017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習詩武通過這個平臺收取保費近6萬元,為42位客戶提供了保險服務,收入3000多元。
互聯網+服務 闖出扶貧新路子
復星集團扶貧部門的負責人介紹,現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率非常高,這為推動“互聯網+”在貧困地區的落地,通過互聯網工具幫助農民增收,促進精準扶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支撐。許多邊遠地區農民借助互聯網開網店、直銷農產品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如何通過“互聯網+”實現“服務”下鄉仍有長足空間。
這些年,農村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了小汽車,他們對汽車保險的服務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城市有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保險代理公司以及4S店等兼業保險代理機構,車險服務很充裕,而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于地域較廣人口密度低,這些專業機構從成本考慮往往不愿意設立分支機構,因此車險服務水平很低。另外農村對于其他險種也有著大量需求。
2016年,復星集團通過“互聯網+保險”的扶貧方式,基于微信推出“大通保”保險服務平臺,實施了名為“千鎮千鄉”的“互聯網+保險服務”項目。贊助貧困戶智能手機并教會使用,計劃在超過80%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完成業務拓展、培訓和指導建設工作,為一萬多名貧困人口提供創業零門檻的平臺。
該項目通過移動互聯網來發展農村地區的兼職保險服務人員,他們中很多是返鄉農民工, 由于服務門檻低、界面易操作等優勢,該產品迅速帶動了上萬名保險兼職服務人員人均增收近萬元;與此同時,該產品還大大滿足了邊遠地區農民對保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
截至目前,復星集團大通保“千鎮千鄉”項目已涉及22個省(市、自治區)、覆蓋250余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5000余貧困戶,2016年,人年均收入3000元左右,低的1000多元,高的10000多元。2017年,人年均收入有望達到4000元,計劃吸納30000名貧困戶參與進來。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建議,國家應出臺政策鼓勵企業通過“互聯網+服務”為邊遠貧困地區提供多元增收途徑,同時建議保監會推出適于貧困地區的保險服務,在監管政策上,要充分考慮城市和邊遠貧困地區的差異性,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鼓勵保險企業和創新型科技企業為貧困地區開展服務。
(作者系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
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