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早紅
[摘 要]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文歌曲在拓展課程中的運用可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音技能,擴充學生的詞匯量,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更陽光更自信。然而,當前以英文歌曲作為輔助手段拓展學生英語能力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還有賴廣大一線教師長期堅持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 英文歌曲;拓展性課程;語言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是語言而非僅僅是一門學科,語感的培養、語言能力的運用需要多方面的積累。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咬定教材不放松”,把幾乎全部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教材上,這也直接導致了大量學生只會背課文,不會用句子,只會勤學苦練得高分,不會交流欣賞體會語言之美。筆者“另辟蹊徑”,利用學校開展拓展課程的平臺,嘗試以英文歌曲作為載體,引導學生欣賞學唱英文歌曲,幫助學生開啟另一扇英語學習之門,讓學生充分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拓展學生英語語言能力。
一、英文歌曲的功能
1.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Krashen情感過濾假說,情感過濾最弱時更有利于學習者的學習,即當學生對事物本身有深厚的學習欲望,則會激發更強的學習動機,且過濾掉多余的焦慮,更具有信心。眾所周知,音樂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廣大學生所喜愛,優美的旋律能很好地激起學生哼唱的欲望,進而想去了解并學會它的含義。以音樂作為教學手段,能幫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
音樂因其形式的多樣性,作者所創作的歌曲也大不相同。有的抒情柔美、婉約清麗;有的則熱情奔放、直抒胸意;有的平實古樸、娓娓道來。學生通過學習英文歌曲,能了解不同的英語寫作風格,學生在“唱響”英語的同時,極大地開闊了眼界。
2.提升語音水平
學生只有讀得準,記得順,才能把一首英文歌不折不扣地唱出來。學生學習歌曲時,都希望自己能像英語母語國家歌手般唱得流利且地道,為達到這一目的,即便老師沒有要求,學生也會反復揣摸,反復練習,這比上一節語音課的效果更好。學生學會后通常會反復哼唱,無形中進一步強化了語音語調,語音水平有了提升。
3.擴充英語詞匯
英文歌曲中包含大量的新詞短語,教師在教唱時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其中重要詞匯,將幫助學生擴充詞匯量。如《Hey, Jude》中有一句歌詞:“Hey Jude, dont let me down.”筆者所在的八年級《Go for it》教材上并沒有出現“let sb. down”的用法,然而不少學生在作文習作中能正確運用這一詞組,這正是通過學習英文歌曲所達到的效果。
4.培養綜合能力
學一首新歌前,筆者都會預先下發任務紙,要求學生標出所劃新單詞詞組的中文意思,此舉培養了學生查詞典的能力。筆者也會讓學生按座位輪流查閱歌曲的創作背景或歌手背景資料等,查找背景資料過程就無形中培養了學生信息綜合能力。
二、英文歌曲的挑選
面對海量的英文曲庫,快速挑選出適合學生傳唱的英文歌曲對教師是個很大的挑戰。學生能接受的歌曲通常是歌詞常用不生僻、生詞量適中、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情感教育功能的內容。英文兒歌雖簡單易學,但對于初中生已稍顯幼稚,不宜大量使用。以下是筆者一學年的“唱響英語”拓展課程歌單:
[Songs Singers Hey, Jude the Beatles Yesterday Once More Carpenter The Rose Westlife You Raise Me Up Westlife Yellow Coldplay Hero Mariah Carey Cups Anna Kendrick Its My Life (gentle) Bon Jovi Angle Sarah McLachlan Imagine John Lennon Rll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 George Strait Love Me Like You Do Ellie Goulding Tears In Heaven Eric Clapton Be What You Wanna Be Darin ]
筆者挑選的歌曲總體遵循了以下原則:
1.與日常生活相匹配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傳唱一些應景性的英文歌曲,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對英文的學習興趣,增強運用英文和學好英文的信心和動力。比如說, Valentines Day(情人節)一般意義上來說與學生無關,但實際學生對這一節日很感興趣。因此在這一周的拓展課上,我選擇了一首講述愛情的歌曲《The Rose》,告訴學生,愛情應是等待陽光照耀的種子,只有耐心等待,才能長成一朵玫瑰。圣誕節那周的拓展課上,我教學生唱《Rll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歌曲介紹圣誕老人領航麋鹿Rudolph的故事,學生十分感興趣。
2.與教學內容相匹配
八上《Unit6 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單元話題是未來職業。在那一周的拓展課上,我教唱《Be What You Wanna Be,》其中出現的lawyer, president, dreamer, fire fighter, postman等表示職業的詞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詞組hold on to, reach the top, live for等也可以用來談論夢想,主旨句You can be just the one you wanna be(只可以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更是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良言金句”。
3.與教學目標相匹配
英文歌曲中經常出現的近似音、略讀、連讀、縮合、同化、合成、重讀、節奏、語調等是英語語音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平時朗讀時不加注意,給教唱造成了難度。如Youre gonna hear my voice when shout it out loud(Its my life),其中shout 與it, it又與out之間的幾次連讀以及out又在loud前失去爆破。What do you say讀成Wha do-ya say(The Cups),英語當中還有許多不規范用詞,在教材中學生基本接觸不到,學生不懂其意,給理解造成一定障礙。如aint(is not, has not, have not的縮寫),wanna(want to),gonna(going to),coz(because)等。這部分知識學生需要掌握,但在常規課教學中教師沒時間反復強調,便可以借助拓展課程,每節課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選取具有不同典型功能的歌曲,把這些“攔路虎”一一解決。總之,教師應先預設教學目標,再去尋找歌曲作為載體,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實效性。
4.與當前熱點相匹配
在美國大熱的電影《Pitch Perfect》的插曲《When Im gone》(也叫《Cups》),其歡快明朗的旋律加上MV中令人眼花繚亂的“耍杯”技能使這首歌風靡全球。筆者教唱之后再教幾招MV中的cup tricks,學生邊唱邊玩,不亦樂乎。在12月舉行的Victorias Secret時尚秀中,當紅美國女歌手Ellie Goulding伴隨著舞臺上空撒落的美輪美奐的漫天雪花,為維秘天使獻唱《Love Me Like You Do》,歌聲優美宛若天籟。筆者“趕時髦”,在那周拓展課上教唱了這首優美且歌詞簡單的歌曲,學生伴著走秀的視頻集體哼唱,可謂“高大上”。
三、課內具體操作
1.課前預習
針對全體學生,筆者通常提前一周下發任務紙,要求學生完成預習任務。任務紙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歌詞,要求學生嘗試朗讀并查詞典標注所劃單詞短語的中文意思。第二部分要求學生或根據歌詞回答問題,或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問題,視課堂需要而定。
針對特定學生,筆者按座位輪流指定一名學生制作歌曲或歌手背景介紹PPT,課前兩天交由老師檢查,并與老師共同修改,課堂上由此學生通過PPT用英文對歌曲或歌手背景做簡要介紹。
2.課堂活動
學生呈現完后,教師根據預設目標對歌曲進行一定處理,處理的方法多樣,具體有以下幾種:
(1)歌詞賞析式。《The Rose》是一首講述愛情是什么的經典英文歌曲,它如詩般的語言,嫻熟的寫作技巧給人們以美的享受,老師可帶領學生進行賞析:
欣賞歌詞中排比句的運用:
Some say love, it is a river. That drowns the tender reed
Some say love, it is a razor. That leaves your soul to bleed
Some say love, it is a hunger. An endless, aching need
I say love, it is a flower. And you its only seed
四句排比句,先說別人的愛情觀,再說到“我”的愛情觀,寓意深刻,對比強烈。
欣賞歌詞中的韻律:
歌詞中第一節末句以reed, bleed, need, seed結束,全部押[i:]韻;第二節為:
Its the heart afraid of breaking. That never learns to dance
Its the dream afraid of waking. That never takes the chance
前半句押[ei]韻,后半句押[a:]韻。縱觀整首歌,每句都有韻,且長短相似,對仗工整,歌詞簡單卻又意味十足,是一首難得的好詞。
(2)聽歌填空式。《You Raise Me Up》最初是一首教堂福音歌,由Westlife翻唱后廣為流傳,是傳唱率最高的英文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歌詞簡單,旋律非常緩慢,連讀略讀語音現象少,主唱Shane發音地道,咬字也非常清晰,很適合做聽力訓練材料之用,于是我設計了如下練習,要求學生聽歌填空。
(3)唱后改寫式。有部分歌曲本身就講述了一個故事,但是由于歌詞的寫作方式具有詩歌的特點,只能達意不能成句。對于這部分歌曲的處理,教師可以在教唱后,讓學生根據歌曲內容,將其改成一個小故事。如歌曲《Rll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講述了麋鹿Rudolph如何由一頭被人取笑被人孤立的紅鼻子麋鹿變成領航麋鹿,然后被載入史冊的故事。歌曲經由學生改編成的故事非常動人,以下是學生的習作:
(4)唱后討論式。我們選擇的英文歌曲應積極、向上,含義深刻。教師可以設計問題,組織學生就歌曲進行討論,在討論與交流中激發學生正能量。如,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I hope some 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可讓學生說說他將為實現這一目標做些什么。《You Raise Me Up》中的raise up本身就包含了兩層含義:其一,養育;其二,鼓舞。可以讓學生舉例談談他們對這一詞組的理解。總之,有蘊意的歌曲挖掘內涵比讓學生學新單詞更重要,教師應善于引導。
四、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要上好英文歌曲拓展課,教師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演唱基礎外,還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1.做有心人
英文歌曲千千萬,如何才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那首,這需要教師平時大量積累。教師除了要經常聽英文歌,還要學會做有心人,聽到有趣的、合適的歌曲,要趕緊下載收藏。同時要學會利用各種媒體資源,了解和收集經典或熱門歌曲,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自己的歌單。只有豐富了自己的資料庫,教師上課時才能信手拈來。
2.不貪多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一堂課上,老師既想教學生學會連讀,又想做填詞練習,那些很棒的新短語也不想放過,到最后不知不覺就上成了“四不像”。失去了趣味的拓展課難以吸引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將對此課失去熱情。
3.重視反饋
學習的過程有如種莊稼,光播種、施肥、灌溉卻不收獲只是“白費蠟”。要讓拓展課切實提高學生能力,一定要有適量的檢測和反饋。比如句子朗讀檢測,一段時期的詞匯檢測,以小組為單位的“唱響英語”表演唱等等。定期的反饋確保學生持續保持熱情的可能性,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廖秀梅.設計英文歌曲微課 提高英語聽說能力[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