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
摘 要: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鋼琴教學和鋼琴演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以德彪西《貝加莫組曲》為例,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激發鋼琴演奏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提高鋼琴演奏者的個人品味和修養,并且人性和理性,以及創造性都在鋼琴教學中也得到了體現。因此,要想在鋼琴教學中培養人文精神,就必須注重西方音樂發展史的人文精神傳統,增設西方文學欣賞與藝術欣賞的課程。
關鍵詞:鋼琴 人文精神 體現 培養 德彪西 貝加莫組曲
20世紀初,人文精神教育理論被引入中國,并且在我國產生了持續不斷的影響,但是,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我國的人文精神卻面臨著缺失的風險,如何在教育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研究的新方向。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鋼琴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提升鋼琴專業的學生對鋼琴演奏的感悟力和想象力,并且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個人品味和個人修養。以德彪西《貝加莫組曲》為例,可以看出在鋼琴教育中也體現出了濃厚的人文精神,同時,鋼琴教學也可以不斷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鋼琴教學的作用
人文精神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鋼琴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體現人文精神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往往被我們所忽視,逐漸的導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以及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現階段,國家和社會已經認識到人文精神對于大學生廠長的意義,開始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培養和提升。{1}同樣的,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鋼琴教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鋼琴演奏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鋼琴的演奏需要學生對鋼琴的熱愛、對樂曲的理解以及對于創作背景的感悟加上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完成,這樣才能真正的展現出鋼琴演奏的魅力。許多人的鋼琴演奏技巧豐富,但是彈奏缺乏感染力和激情,導致了彈奏的結果卻不令人滿意,這些人注定成不了偉大的鋼琴演奏家和音樂家。對于鋼琴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鋼琴一部分是出于興趣愛好,但是最主要的還是想通過鋼琴專業知識的學習,來獲取一份滿意的工作,或者成名、成功,對于大多數的鋼琴專業學生來說,畢業之后往往會走上鋼琴教師,或者樂團鋼琴手的崗位,而這些崗位對于學生自身的要求也不相同,對于從事教師行業的鋼琴專業學生來說,自身除了具備相關的鋼琴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因為從事教師行業,必須要充滿愛心和激情,要把自己的所學傳授給學生,而要想學生更好的領悟這些知識,就需要他們自身具有較強的鋼琴演奏素養,自身的鋼琴演奏要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而進入樂團的鋼琴演奏學生,日常的工作就是鋼琴演奏,這主要是表演性質的演奏,對于他們的要求較高,他們的演奏必須要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這樣才能吸引觀眾,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來說,鋼琴演奏需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而形象力和感染力的培養不是書本知識可以解決的,需要有學生自身的藝術底蘊和人文情懷做支撐,需要他們對于演奏的曲目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這些則必須通過人文精神的培養來實現。例如德彪西的《貝加莫組曲》,在演奏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自身了解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創作經歷和創作意義,這樣才能在演奏的過程中充滿想象力,才能更進一步的去感悟整首樂曲,而這些內容則需要通過人文課程來實現。這就明確的體現出了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激發學生對于鋼琴演奏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鋼琴演奏這門技藝,促進鋼琴教學的完善和發展。{3}
2.提高鋼琴演奏者的個人品味和修養
鋼琴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可以不斷的提升個人的修養和人生品味,因此,對于音樂系鋼琴專業的學生來說,加強它們人文精神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4}首先,提高鋼琴演奏者的個人品味和修養體現在學生對于鋼琴演奏審美能力的培養上。我國高校鋼琴專業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主要是通過開設一些文學欣賞、文藝欣賞等課程實現的,加上一些鋼琴曲的創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經歷、創作經歷的介紹,但是,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鋼琴專業的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了解一些榜樣的生活經歷和奮斗歷程,這些內容都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幫助他們樹立人生的典范,幫助他們健康成長,而健康的性格特征才能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審美情趣。其次,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不斷激發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有助于他們自身興趣和愛好的培養、發展,學生自身對于鋼琴的理解和認識更加的深入和完善,幫助他們去理解鋼琴、感受鋼琴和享受鋼琴。我國鋼琴教育的發展及其不完善,盡管當前社會上各種鋼琴班不斷涌現,學生鋼琴的學生數量也不在少數,但是,這些僅限于興趣的層次,在掌握了鋼琴的彈奏技巧之后,鋼琴就會被逐漸的遺忘,一方面鋼琴自身的價格昂貴,不方便攜帶,另一方面,當前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鋼琴的研究和學習,這就導致除了才藝展示,鋼琴都是出于被遺忘的境界,這主要是由于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逐漸就導致了我國鋼琴教育很難得到真正的發展,許多人把鋼琴演奏作為了一種展示、炫耀的工具,而不是真正地去享受鋼琴、理解鋼琴。所以,在開展鋼琴教學時一定要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熱情。{5}再次,人文精神的培養還比較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鋼琴演奏中個性特征是十分重要的,不同人對于同一首曲子的了解不同,彈奏出的情感也各不相同,一成不變的按章操作常常會使人們感覺疲倦、枯燥乏味,逐漸的就會喪失彈奏的意義和樂趣。對于鋼琴專業的學生來說,通過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有助于體現學生個人的存在價值,而這也是學生學習鋼琴彈奏的主要動力,而充分促進學生自身個性的發展,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才能使學生更加的出類拔萃,才會顯得與眾不同,這也是一些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共性特征。最后,人文精神的培養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嚴重,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低,心理問題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鋼琴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如此,通過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幫助養成良好的性格特征,這樣才能彈奏出樂曲的內涵,才能真正的通過鋼琴學習提升個人的素養和藝術修養,才能實現鋼琴藝術存在的作用和價值。{6}
二、鋼琴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體現形式
我國已經開始全面的推進素質教育,音樂教育開始全面的進入到了素質教育的范疇,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重視,鋼琴教育已經在高等教育中扎根發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在鋼琴教學中更加突出的是對學生審美意識、審美價值的培養以及文化的傳承,不斷的關注學生自身興趣愛好的發展和個性的延伸,尤其是在一些帶有理想性特征的音樂作品感染下,學生的個性獲得了發展基礎,逐漸的產生了變革,使社會環境、社會秩序更加的符合人們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理想。
1.人性和理性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
在音樂的領域中,樂器的種類多種多樣,包括古典的、現代的等等,鋼琴是其中的一種。鋼琴不屬于我國古典樂器的范疇,在我國的發展歷史較短,但是,鋼琴是一門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藝術形式,具有濃厚人文情懷和文化底蘊,注重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鋼琴作品中,有的形態美,激發人們豐富的想象力,給人以愉悅的聽覺享受,解放人性;有的情態美,解放人們的心靈,使人們的人生體驗逐漸升華。很多的鋼琴作品都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人文世界的窗戶。在鋼琴教學中,鋼琴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的鋼琴彈奏技巧,而且要向學生講述在這個鋼琴作品中所體現出的人性方面的東西。例如德彪西《貝加莫組曲》,學生在學習這首作品的彈奏技巧時,還要掌握該作品中人性的展現。《貝加莫組曲》是1890-1905年完成的,由《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帕斯皮耶》四首組成,它準確的折射出了德彪西自身的藝術經歷、創作歷程,集中的揭示了德彪西的創作源泉,并且清楚的展現了19世紀末一些音樂創作的傾向,而且也隱隱的暗示了新世紀音樂的創作發展方向,實現了人性和理性的統一。{7}
2.創造性在鋼琴教學中的體現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促進人們的發展成才,我國教育在創造性思維方面培養遠遠的落后于國外,這就導致了我國學生的整體素質與其他國家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今年來,我國開始致力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高等教育開始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鋼琴教育也應該注重學生自身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習鋼琴可以促進學生大腦的開發和四肢的協調,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一首鋼琴作品的問世,離不開作曲家的奇思妙想和創新思維,這也是需要學生自身學習的。德彪西《貝加莫組曲》的創作受到了法國印象主義詩歌的影響,也受到了哈萊奎恩和柯魯比利優化作品的影響,在創作內容和手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打破了傳統作曲模式的影響和限制,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和探索,在整個作品結構形式、和聲語言以及組織手法方面既反映了對傳統的繼承,又反映了對傳統音樂的超越,并且為后來的印象主義風格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因此來說,創造性充斥在所有的藝術作品中,他們是藝術家們智慧的結晶,所以,創造性可以在鋼琴作品中充分的體現出來,也可以很好的方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8}
三、鋼琴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策略
鋼琴教育中體現了豐富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影響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人文情懷,因此,在鋼琴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具體的培養措施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注重西方音樂發展史的人文精神傳統
鋼琴是在西方世界誕生的,是西方音樂發展的產物,自身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鋼琴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而人類的生活也因為鋼琴的到來充滿了歡樂和溫馨。1709年克里斯托弗利發明了現代鋼琴,在隨后的數百年時間內,鋼琴開始風靡歐洲,引領了歐洲音樂的潮流,逐漸地成為了最受人們歡迎的現代樂器之一,在樂器界稱王稱霸。{9}可以說,鋼琴的發展歷史就是人們不斷追求發展創新,人類音樂文化不斷發展進步的寫照。現階段,鋼琴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鋼琴曲成為了人們胎教的首選,而鋼琴也成為了人們培養才藝興趣的首選,在人們的印象中,鋼琴的學習可以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氣質和修養,鋼琴學習成為了許多人的興趣愛好,但是,由于鋼琴自身的價值較高,自身體積大,不方便攜帶和安置,加之學習鋼琴需要花費的費用大,鋼琴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還需要長期的努力。但是,這些因素仍然不能成為鋼琴教育發展的阻礙,鋼琴教育所傳遞出的人文情懷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熱點。鋼琴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需要注重西方音樂發展史的人文精神傳統,要注意向學生講述音樂家們的傳記,使學生更加了解音樂背后的東西。{10}例如,創作了《貝加莫組曲》的德彪西,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最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和評論家之一,從他創作的《貝加莫組曲》中可以看出他對于音樂的熱愛,對于創作的追求和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從這些內容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人文精神的精髓,他對于音樂的創新和探索對于音樂創作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契機,為鋼琴曲的發展開拓的新的空間。他不斷進取的探索精神,為鋼琴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榜樣作用,對于這些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2.增設西方文學欣賞與藝術欣賞的課程
大學課程氛圍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的設定可以幫助大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而選修的存在,則方便了大學生去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大學音樂專業鋼琴課程主要分為基礎的專業課和選修課,我國高校大學音樂專業鋼琴課程的設置主要是圍繞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方面,而對于人文素養方面的課程則很少關注,阻礙了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現階段,要提升鋼琴專業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相關的人文素養課程的設置就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鋼琴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中增添一些中西方的文學欣賞、中西方藝術史概論等方面的課程,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鋼琴專業學生的人文精神品質。文學欣賞、藝術史概論之類的課程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等方面的設定都是為了向學生傳遞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幫助鋼琴專業的學生提升個人的生活品味、審美情趣和文史修養。而且,通過這些人文課程的設置和安排,可以不斷的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以及欣賞音樂、評價音樂、創造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因此,在鋼琴專業學生中開設相關的人文課程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文學欣賞和藝術欣賞課程的熏陶,可以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圍繞相關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另一方面,在演奏鋼琴的過程中,插入相關的背景知識介紹可以不斷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經驗,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感知音樂作品,更好的鋼琴作品傳遞出去,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而且實現了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每一首鋼琴作品的背后都會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或者傳說,而我們在欣賞鋼琴作品時,結合該音樂所處時代的背景、歷史、文化和藝術特征等,可以使這首曲子呈現出立體的形象,幫助欣賞者去感受創作者心中的悲歡離合。此外,通過文學欣賞和藝術欣賞等人文課程的設置,可以使鋼琴專業的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每一個時代音樂的特點和音樂的發展創新,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音樂的內涵,可以更加輕松、愉悅的投入到音樂世界當中,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欣賞音樂、了解音樂、享受音樂,并且學生自身也可以不斷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11}
任何一門學問的學習都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素質,提升人們的修養和品味,鋼琴的彈奏也是如此,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個人修養作為內在的品質,只有這樣鋼琴教育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鋼琴大師才能養成。而我國具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是一個注重道德倫理的國家,對于學生來說,要做人在先,學藝在后,這都是要告訴我們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在鋼琴教學中,人文精神時常得到體現,但往往被我們忽視,這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斷改進的,因為,只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鋼琴教學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才能夠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鋼琴人才、鋼琴大師。
注釋:
{1}曾強. 德彪西《貝加莫組曲》的演奏風格與技法[J].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05:157-160.
{2}孫鐵鴻. 論美術教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J]. 美術教育研究,2012,22:39.
{3}吳研. 鋼琴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體現與培養[J]. 音樂創作,2012,02:180-181.
{4}楊春霞. 論鋼琴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措施及其影響[J]. 學理論,2013,05:200-20.
{5}趙娟. 中國社會音樂教育鋼琴課程之文化闡釋與建構[D].湖南師范大學,2013.
{6}申丹楓. 在美術鑒賞教學中進行人文素養教育的實踐與探索[D].河南師范大學,2011.
{7}張宛苗. 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D].河南大學,2014.
{8}熊瀟瀅. 探究德彪西《貝加摩組曲》的創作與演奏[D].陜西師范大學,2014.
{9}黃志國. 論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D].遼寧師范大學,2012.
{10}馮紫琳. 德彪西《貝加莫組曲》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11}劉洋. 德彪西《貝加莫組曲》研究[D].山東大學,2013.
作者單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