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彩英
摘 要:微課是信息化時代的新生產物,作為教育資源的一個新趨勢,微課以特有的優勢和特點吸引了教育界關注的目光。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教學資源,是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新興產物,應時代而生、應教育而長,微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無疑將推動教育現代化趕上時代潮流。
關鍵詞:幼兒園;微課;建設;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4-018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115
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線網絡的日漸流行,互聯網進入了微時代。微博、微信、微雜志……一系列“微型”產品不斷呈現在人們眼前,一場轟轟烈烈的“微”熱潮在我國迅速展開,于是“微課”也就應運而生了,并以其特有的優勢和特點吸引了教育界關注的目光。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教學資源,是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新興產物,應時代而生、應教育而長,微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無疑將推動教育現代化趕上時代潮流。教育領域已經開始了對微課的應用嘗試,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幼兒園微課概念
幼兒園微課是在微時代環境中應運而生的一種時間比較短、教學容量比較小、沒有任何幼兒參與的一個知識點或關注點進行針對性講解或演示的音頻或視頻的微教學活動。
二、幼兒園微課資源的應用與建設現狀
微課是信息化時代的新生產物,以網絡資源的形式存在,經歷了一個從一竅不通到慢慢熟悉再到靈活運用的摸索與應用的過程。近年來,中小學微課建設得到了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類學校的重視,形式多樣的微課競賽和評比活動層出不窮,曾涌現出了一大批學科門類齊全、設計新穎的微課,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不夠成熟和完善,沒有真正形成系統教育資源。目前微課開發也更多地集中在成人教育、高中、初中、小學等教育階段,真正做幼兒園微課的人還不是很多,對微課程的研究大多也還處在設計與制作階段,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
三、幼兒園微課建設的重要性
(一)幼兒認知的需要
幼兒期的認知過程以無意注意占優勢,有意注意初步形成,新異、強烈以及活動中的刺激物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也就是說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需要提供多種感官刺激來促進幼兒學習和發展。微課教學符合幼兒的認知心理規律,其短而精的特點恰恰迎合了幼兒的這一認知特點,在較短的時間內用直觀、生動形象、趣味盎然的手段將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用視頻或音頻的方式聲像結合、圖文并茂地錄制下來,根據實際需要將微課靈活應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的行為方式,使幼兒在集體教育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能有效捕捉到幼兒的有效注意,并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
(二)教師成長的需要
近幾年各地因布局結構調整,部分小學教師轉崗成了幼兒教師,加之各幼兒園每年都會招聘新教師,專任教師在接受專業、年齡結構、學歷層次,成長方面需求有所不同,成長的空間也各不相同,需要專家的引領、骨干教師的帶動、自身的感悟以及教師團隊的共同提高。而微課以其短小精悍和記錄定格的獨有魅力,方便資源積累,教師之間教學經驗和方法的分享與交流,有效提高了教師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也將給幼兒園教師學習和研究帶來極大的便利。另外,通過微課視頻的準備過程,教師可發現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能夠適時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不斷的反思,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在拍攝和錄制過程中要使用多種軟件和工具,可豐富與拓寬教學手段,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拓展知識點,制作微課時就必須查閱資料去充實內容,這樣,在拓展幼兒視野的同時,也實現了教師教學觀念、技能的遷移和提升,從而能迅速促進專業成長。
(三)家園共育的需要
微課為家長提供了全新的服務和教育方式,用微課可以把全新的育兒教育理念推送到家長面前。幼兒園的QQ群、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可以向家長介紹辦園理念,科學育兒經驗,指導家長如何開展情商、智商發展,還可以向家長發布本周活動重點、溫馨提示,同樣也可以給家長發布微課視頻。點擊幼兒園微信號,家長既可以了解到幼兒園正在進行的活動內容,幫助幼兒鞏固復習;也可以彌補幼兒因請假而耽誤的集體學習機會。家長也可以利用微視頻將幼兒在家的表現反饋給教師,這樣圍繞幼兒的家園互動就形成了,家園共育工作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四、幼兒園微課資源的建設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主,就是依葫蘆畫瓢,是一種最直接的參與式學習,就像小狼學母狼捕捉獵物一樣,可以理解為是本能生存技能的延伸。因此,在幼兒園微課資源的建設中應做到幾個方面。
第一,要生活化,生動形象,在短時間內以精彩生動、妙趣橫生的方式展現內容,提倡情境學習,切身體驗,更注重在幼兒園實際情境中呈現知識,給幼兒更直觀的感觸和體驗。也就是說小孩子就喜歡動畫,制作形式上,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用動畫的形式清晰、直觀、形象地講清楚,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幼兒實踐體驗。
第二,要短而精,邏輯性強。制作微課時要深入地研究重點和難點,在較短時間內把教學重點或難點清晰地展示出來,這就要求教師語言要簡練,并易于幼兒理解,因此在選擇微課內容的時候,教師要深層次地思考教學目標和內容,在錄制過程中要不斷地錘煉語言。
第三,要善于積累,方便使用。一方面可以將本園骨干教師的教學風采和教學片段用視頻或音頻的方式記錄下來,供大家學習借鑒,也可以將教師的教學現場或某個關鍵片段記錄下來供大家探討研究,從而提高骨干教師的教學輻射作用,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發揮資源共享效應。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收集、整理他人的優秀微課等途徑,集合大眾智慧,將優秀的微課案例集中在一起,逐漸建立符合幼兒園教學理念和教育實踐的微課資源庫。
微課在幼兒園的興起是一次思想的改革,是一種促進教師和幼兒自主學習、家園共育的新模式,值得幼兒園教師去揣摩、制作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2010-2020)
[R].2010.
[2] 林冰.利用微課助推教師專業成長[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