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索雪松 黃晟 楊青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差,知識掌握不牢固,在實踐中無法靈活應用等問題,提出了對一種項目式教學方法的研究探討,旨在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模式,將課本章節限制打破,讓學生在綜合項目中能夠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高校;實踐
0 引言
目前,我國各大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按照課本及教學大綱進行講授,使得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較差。而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等新興教育模式的出現,如何使學生能夠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并能靈活運用于實踐當中,越來越受到廣大專家學者的關注。隨著創新的觀念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提高高等學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校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要將新的教學方法推進到學校教學工作的日程當中,以科學創新的理論推動學校教學工作。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對項目式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探討,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模式,將課本章節限制打破,讓學生在綜合項目中能夠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1 目前高校教學現狀
我國有著上千年的講授式教學傳統,高校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經歷的學習階段,均為傳統講授式教學。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按照課本章節進行教學,使學生形成了脫離課本不學習的固定思維。
進入大學后,我國大多數高校依然對學生進行傳統講授式教學,其課程門類較多,每門課程教學周期較短,常集中在幾周內講授完畢。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無法真正理解課本知識。而大學承擔著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實踐化的重要作用,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為學生安排了實驗、課程設計等環節。學生能夠從實踐環節中驗證課本所學理論知識,提高自己工作實踐能力。而由于講授式教學所占據的主導地位,目前高校的實踐環節常常作為理論講授的輔助手段,由于課時所限,不能真正地讓學生從中得到應有的鍛煉提高。
2 項目式教學法
本文所提倡的項目式教學方法,是一種打破課本章節限制,以綜合實踐項目為主導地位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在項目的知識需求推動下,主動獲取理論知識。
2.1 項目實踐主導環節
項目式教學法,以綜合實踐項目為主導。即教師安排學生分組,給學生項目組分配綜合項目任務,設定項目完成要求、完成成果、限定完成方法及完成時間等內容。利用高校開放型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等實踐教學條件,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項目實踐。
教師在綜合項目的過程中,提供必要的實驗及指導,制定評分細則,管控過程考核,并在學生項目完成時進行考評,或組織專家評審。對優秀的項目作品,為學生提供報獎、申請專利等方面的指導,以此鼓勵學生的實踐積極性。
學生在綜合項目的進行過程中,會應用到本門課程或其他課程理論知識,出于對項目進行的需要,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請教老師等手段主動獲取理論知識,實現了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的目標,并且能夠使學生對課本知識如何進行綜合應用形成整體概念,提高其實踐能力。
2.2 理論講授輔助環節
在以實踐為主導下,教師還要定期進行理論知識講授,為學生答疑解惑,為項目實踐的進行提供理論支撐。讓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答,并通過輔助性的理論講授環節,使學生的理論知識體系能夠完整建立。
3 結語
項目式教學法,以綜合實踐項目為主導,以理論講授為輔助,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模式,將課本章節限制打破,讓學生在綜合項目中能夠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必將在今后的高校教學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我國高校教育事業助力。
【參考文獻】
[1]張蕾,王興華,路璐.開放實驗室與創新型人才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2):61-62.
[2]蔣林浩,鄧開喜,安寧.從大學評價角度看地方師范院校科研發展的做法與發展建議-以華南師范大學為例[J].廣東科技,2010(8):55-59.
[3]耿新,陳心浩,姜臣林.開放性實驗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30(12):150-152.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