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嵐
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為學生包辦了太多,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低下。閱讀過程是無法監控的,所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一個難題。活動式閱讀是一種通過閱讀后的相關重構活動來監控學生的閱讀過程,保證閱讀的有效性的教學模式。活動式閱讀是指教師以不同體裁的閱讀文本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入,并組織學生參與與閱讀文本體裁相關的信息重組輸出活動,以切實提升其英語語言素養的閱讀教學新模式。例如,針對記敘文(陳述類)體裁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paraphrase, retelling,對話設計等活動;針對記敘文(故事類)體裁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組織課本劇改編、故事改寫、故事續寫等活動;針對記敘文(劇本類)體裁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組織課本話劇表演等活動;針對議論文體裁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組織主題演講、辯論賽、記者招待會、模擬法庭等活動;針對說明文體裁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組織產品使用說明編寫、新品發布會等活動;針對詩歌類閱讀文本,教師可以組織詩朗誦比賽、詩歌仿寫、詩歌創作等活動。活動式閱讀教學不僅可以促使學生主動閱讀,鞏固學生的語言輸入,提高閱讀能力,其重點是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通過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使用環境,培養并逐漸增強其英語語言素養。
本文以人教版《英語》選修7 Unit 5 Reading:“Keep it up,Xie Lei Chinese Student Fitting in Well”為例,探討如何在活動式閱讀中培養高中生英語語言素養。
一、Pre-reading
Teaching aims:
1. Lead in to the topic of studying abroad.
2. Activate studen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some famous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to inspire their enthusiasm for studying abroad.
3. Smooth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reading text, such as the benefits and difficulties of studying abroad, and when meeting with difficulties, what should we do? (Turn to a host family, the tutor, etc.)
Activity: Discussion
1. What universities abroad do you know?
2. Do you have any plan to study abroad?
3. What benefits can you get from studying abroad?
4. What difficulties may you meet with when studying abroad? And then, who can you turn to?
在活動式閱讀教學設計中,筆者非常重視教學目標的設計,因為它直接影響學生后面的語言輸出效果。筆者認為讀前環節的活動主要是幫助學生愿意主動進行輸入,建立閱讀信心,因此,讀前環節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導入話題、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前為學生掃清閱讀文本中出現的閱讀理解難點。所以,針對這篇閱讀文章,筆者設計了一個小組討論活動,通過這個讀前活動,學生的背景知識可以得到充分的激活,并且學生在閱讀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難點也得以疏通,學生再去閱讀時就可以以已有知識為生長點建構新知識,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愿意主動閱讀,也為閱讀降低了難度,更容易建立閱讀信心。
二、Post-reading
Teaching aims:
1. Students can re-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in the reading to make a required conversation.
2. Students use various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such as listening, negotiating, comprising, etc.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conversation.
3. Students share their conversation with other students.
4. Students learn to experience the moral lessons behind the conversation.
Activity: Conversation Design
Direction: Design a conversation according to the mission card you get.
Mission Card 1:Design a talk between Xie Lei and her new friends in London about life there.
Mission Card 2:Design a wechat talk between Xie Lei and her new foreign friends about the benefits they get from studying abroad.
Mission Card 3:Design a conversation between Xie Lei and her classmates in London about paper writing.
Mission Card 4:Design a dialogue between Xie Lei and a student who is hesitating about studying abroad or not.
這四種情境都是學生生活中很可能會出現的,不管是去外國的留學生還是在中國學習的學生,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知識遷移到課堂。而且,每一個情境都是基于之前學習的文本的,所以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借助于閱讀文本這個腳手架主動并有效地進行語言輸出,將課堂所學內化、重新建構、輸出,將課堂所學回饋于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尤其是在學生討論中英論文寫作區別的時候,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契機,給學生一個moral lesson,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如果在高中時養成抄作業的習慣,在大學就可能養成抄論文的習慣,教育學生此時就應培養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筆者認為活動式閱讀教學是在學生自由自愿的基礎上,以與其生活和認知相關的知識為新知識的生長點,促使其進行有效輸出。這種狀態下的語言輸入對學習者來說是有意義、富有趣味性、容易被理解的;閱讀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豐富多樣的信息重構輸出,形成有效的語言監察,使得學習者的語言表達水平越來越高。這打破了傳統閱讀教學的影響,把意義和交際置于語言學習的核心位置,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
三、需注意的問題
1. 注重教學目標的設計
筆者聽一位老師上這節閱讀課,在讀前環節,他設計了一個“Guess the University”的活動,為學生呈現了許多世界各國著名大學的標志性建筑,讓學生猜猜是哪所大學。其實,欣賞這些圖片與學生理解這篇文章根本無關;另外,很多學生連那所大學的名字都沒聽過,讓他們看著圖片猜名字,難度非常大。
2. 以閱讀文章為腳手架,讓學生有力可借
教師在進行相關輸出活動設計時,一定要以閱讀課中的精讀文章為學生搭建腳手架,千萬不要隨意設計一個看似相關的活動。筆者有一次聽一位老師上這節閱讀課,發現他在為學生疏通了閱讀文本的難點、重點后,落腳點就放在了文本倒數第二段提到的social life上。他設計了一個“Introduce a social club to Xie Lie”的閱讀后活動,并為學生提供了五個學生非常陌生的英國的social clubs: Global Leaders, Color Run, the Warwick Cocktail Club, the Warwick Quidditch Club and the Drama Club,讓學生從中選擇進行介紹。這看似與閱讀文本相關的閱讀活動實際是與文本脫節的,學生花了大力氣去精讀文章,卻要做一個完全陌生的任務,覺得難度很大,效果也不理想。
3. 以生活為起點,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使用情境
教師在設計相關閱讀活動時,應以生活為起點,為學生假設真實的語言使用情境,使學生可以基于剛學的文本,輸出內化的東西,這樣,學生才可能將課堂學習到的知識、技能等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去。筆者聽另一位老師上這節閱讀課,在學生做完閱讀理解后,他設計了一個閱讀活動:Design a telephone call conversation between Xie Lei and her parents concerning the benefits she gets from studying abroad.坐在我前面的一組同學一接到這個任務就笑著說:“我們是不是要編中文對話呢?”可見,這位老師在設計閱讀活動時,雖然是以生活為起點,但是偏離了真實的生活。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