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娟
在傳統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和“學”都是為“考”而服務的,課堂是說教式的課堂,即老師照著課本駐逐點講解,而學生則需要安靜地聽老師講,做好筆記,教師是整個課堂的統治者,是主宰,而學生是作為接受知識的對象,是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工具,是客體。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課程教育教學理念的革新,這種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逐漸凸顯出來。在“教育雙主體說”理論的影響下,高中政治課堂雙主體教學模式逐漸盛行,那么,如何理解雙主體,在政治教學中如何實施雙主體模式?對此,本文就結合高中政治教學實踐,對雙主體模式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作簡要分析。
一、對“雙主體”的理解
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教師是主宰,是整個課堂的統治者,學生是作為客體存在的,不是學習的主體,是接受知識的對象。上課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完了,課也就上完了。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典型的說教式模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高中政治新課標中明確強調,政治教學要拉近和生活的距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要提倡合作探究模式。所謂“雙主體”,既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也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兩者在“教”和“學”的過程中的關系是平等的,而不是統治與被統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首先,教師是整個政治課堂的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學習活動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教師自然是主體。以《生產與經濟制度》的教學為例,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師要提前備課、了解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在課堂中,要通過活動、問題等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活動,這些離開了教師都是無法實現的。其次,從學生角度而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教學是圍繞學生這個主體展開的,無論是教學目標的預定,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活動的安排等,都是為了學生而服務的,脫離了學生,課堂也就失去了本有的意義。為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正確理解“雙主體”所包含的意蘊,也要切實以雙主體理念為導向,實施政治課堂教學。
二、充分發揮教師主體性,“上”好課
教師主體性的發揮是為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更多地依賴于教師主體性的引導上,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發展又可促進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和發展。既然是教學,就自然包含了“教”和“學”兩個方面,“教”指向的不僅是“教師”,還包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教學手段。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整個課堂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學生的導師,是學生的朋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要通過制定適宜學生的目標,在課堂中通過和諧課堂氣氛的創設,用活動、問題引導學生而展開探究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得到改造、進化和發展。換言之,在課堂中,教師要通過教學手段而促進學生展開主動學習,從而促進學生掌握政治知識,形成技能。
要發揮好教師的主體性,不僅要轉變教師的角色,還得根據教學需要而做好教學設計,尤其是在課堂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變“講”為“導”和“引”,幫助學生主動學習。以《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為例,在課堂中采用“問”的方式而引導學生探究。如“政府的職能”,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案例,問“政府應履行哪些職能”?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的補充,再借助多媒體呈現政府職能,引出張德江案例,結合案例問“這段材料體現了我國政府那個職能,能從材料中哪些內容具體體現”?由此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活動,由此幫助學生理解政府“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保障人民民主”的職能。教師的主體性所體現的,不是要給學生講多少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能通過探究而構建知識。
二、突出學生主體性,促進知識構建
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通過平等對話、感情體驗和溝通理解,生成了主體間的互識和共識,互識表明交往中的差異性,共識表明交往中的統一性。“雙主體教學模式”的提出,最根本的是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教育服務宗旨。換言之,教育應該是為學生服務的,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育行為是為學生而服務的,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是構建知識的主體。但在傳統的說教式的模式中,學生是依附于教師的,其主體性和主動性難以得到彰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變得較為被動,學習效率難以提升。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就是要能教師要能從學生角度來預設目標,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要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政治學習過程中。
要在政治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不僅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得在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學會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高中政治課堂雙主體教學模式強調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主動參與政治學習。在課堂中,要靈活借助多媒體、活動、案例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如《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的教學中,以某位官員貪污受賄而致使百姓受害的視頻而引出“為什么要對政府的權力進行監督”的問題,學生在看的過程中有所想,在問題引導下展開交流活動,從而理解了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雙主體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是強調在“教育雙主體說”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具體展開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教育雙主體說”強調教師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教師主體性的發揮是為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更多地依賴于教師主體性的引導上,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發展又可促進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和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黃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