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華
摘 要:當前,一些教師不注重數學課前預習,影響了教學效率、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及自學能力的提高。而構建“菜單式”預習活動體系,可以培養學生自主、互動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的數學自學能力。文章就數學教學中“菜單式”預習的設計及思考進行論述。
關鍵詞:菜單式預習;數學;活動設計;思考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78-01
課前預習是學生自學之基,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在數學課改實踐中,課前預習與課后延伸的研究容易被忽視,其改革滯后于新課改的其他環節,預習活動的設計缺乏具體的操作措施。教師可通過“菜單式”預習活動,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數學教學中“菜單式”預習活動設計
1. 預習的形式
(1)合作預習。合作預習的核心是交流、探究,師生共同摸索“菜單式”預習活動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預習意識,營造良好預習氛圍,以更好地進行教學。第一,建立合作預習小組。教師要采用小組合作互動型的預習形式,把學生按一定目標和相關因素組成合作預習小組,先布置預習任務,各小組再各自擬出預習步驟和方法進行合作預習,并擬定匯報提綱。然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展示預習結果。這種方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還能增強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第二,確立合作預習菜單。教師給予合作小組設計預習菜單的時空,使學生能按自己的情況自由選擇預習活動,不僅了解新知,還能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第三,設計成果展示活動。教師在組織學生在合作預習時,設計合理的預習成果匯報,既能提高預習的效率,又能使學生全面地設計“菜單式”預習活動。第四,制定相關評價方案。在預習后,教師按學生的預習態度、預習目的、預習方法等給予評價,能使學生逐步養成預習的好習慣。評價指標如下:有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活動的態度;能認真參與設計預習菜單;能發現問題,并能合作解決問題;能較好地組織合作交流的語言,并能準確地表達。
(2)自主預習。自主預習包括自主設計活動、自主選擇菜單,同時,教師還應自主地反思預習活動。第一,自主制定預習目標。教師應指導學生按教學內容的總體目標自主確立需要預習的內容和目標。第二,自主選擇預習方案。在自主預習能力培養中,教師應選擇一些典型內容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再從課內到課外逐步提高,并按不同預習內容、數學學習基礎去選擇不同的預習方案。第三,自主反思預習成果。在組織學生自主預習時,教師要按學生自主預習的時間、態度、方法等反思預習過程,確立以后的學習計劃,提升自學能力。
2. 預習的策略
(1)精心設計預習活動菜單,提供合理的預習策略。教師應按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特點以及后續知識的特點從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等方面設計不同的預習活動菜單。“數與代數”的“菜單式”預習活動策略:閱讀概念性知識包括精讀和粗讀;釋疑運算類知識。“空間與圖形”的“菜單式”預習活動策略:查閱資料,拓展視野;考察體驗,感受空間;經歷活動,感悟實質。“統計與概率”的“菜單式”預習活動策略:提問題,為讓學生能在預習時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和過程,學生要對收集的信息提出問題,并從數據中找到答案;提建議,學生在分析數學的信息時只停留在表面的數據分析,很少深入問題本質。“提建議”的預習活動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讓他們聯系生活實際學習數學。
(2)細心設計分層預習活動菜單,提供個性的預習策略。教師應把學習材料按照一定原則分層,讓學生視自己的情況確定預習目標,自由選擇合適的預習活動。這樣不僅省時有效,還能使學生的自我發展需求更強烈、思路更清晰。
二、數學教學中“菜單式”預習設計的思考分析
第一,形成有效的預習活動策略。教師從“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等領域入手,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以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目標維度為研究成果的評價標準,形成一系列有效的預習活動策略,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第二,可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菜單式”預習活動的設計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在多元互動中自主建構數學知識,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第三,提高多維的數學學習能力。通過“菜單式”預習活動的設計,學生明白預習不是隨意翻看,要有明確的目的,要善于從課本中發現問題,并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它,提高了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課前就能自主學習數學知識,這樣不僅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還會使他們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秘,進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第四,增強學生的學習數學信心。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預習策略的設計和預習過程的引導,還要加大對學生預習過程、思維發展、技能形成等方面的關注程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通過調查學生目前預習方法,預習效果等,針對不同類型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預習活動,設計有效的預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互動的預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劉琳娜.對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思考——以“比的意義”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2(06).
[2]聶翠花.學數學、用數學、讓數學融入生活——小學低年級“實踐與應用”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