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銀
摘 要:工會的四項職能:維護、參與、建設和教育,每項都與師德建設工作有關,加強師德建設措施,切實發揮工會職能。
關鍵詞:提高認識;加強措施;堅持引導
師德建設是學校思想建設和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師德的風貌,反映了一所學校的文化氛圍和精神面貌。師德的內涵十分豐富和精彩,它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需要不斷更新、充實和完善。長期以來,在學校師德建設中存在著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工會只是關心教職工普通日常生活的基層組織而已,師德建設與工會工作無關。其實不然,在師德建設方面,工會不是可有可無的機構,工會作為黨領導的職工群眾自愿結合的群眾組織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工會在師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作為教育工作者,其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絕大多數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都能遵循這一準則而努力工作。然而,在市場經濟和某些錯誤的思想的影響下,少數教師在一些方面偏離了師德規范,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和危害。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它不僅成為制約教師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必須加強師德建設,對全體教職工進行“正師風,揚師德,樹師表,鑄師魂”師德教育。
在師德建設問題上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黨政部門之事,工會開展這方面的工作不合身份。這是一種影響工會在師德建設中發揮作用的片面的思想。其實,工會的四項職能:維護、參與、建設和教育,每項都與師德建設工作有關。從維護權益的角度考慮,提高教師素質,就會避免因此而產生的轉崗或下崗,是維護了教師的權益;而表彰這方面的先進人物,給予應有的獎勵,也是體現了對教師權益的維護。參與師德建設的有關制度的建立,是工會組織責無旁貸的任務。廣大教職員工都是工會的會員,通過生動活潑的各種形式,教育引導教職工,提高他們的思想與道德修養,更是工會建設的重中之重。從這四項基本職能與師德建設的緊密關系中,我們應該更加堅定信念,即工會組織應該也能夠在師德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師德建設措施,切實發揮工會職能
加強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切實發揮工會職能,把師德建設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實、抓好。
1.加強師德教育,培育師德意識
根據《教師法》《教育法》對教師職業道德明確要求,引導教師自覺地履行《教師法》規定的責任與義務,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生觀。我們應站在時代的高度,努力培育教師的時代精神,強化教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務實意識、情感意識、示范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要加強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搞好青年教師的崗前培訓,除進行教育理論、教學要求、崗位技能的培訓外,要把師德教育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對青年教師的師德修養提出明確的要求,使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把師德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充分發揮中老年骨干教師的作用,搞好傳幫帶,在政治、思想、品德和業務等方面全面指導青年教師的成長。
2.加強師德考核,依法強化管理
師德規范是規范教師職業行為,調節各種人際關系的準則,也是評價師德水平的尺度,是引導教師師德修養、培養職業精神的依據。要定期開展師德師風調研,摸清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同時,要建立健全師德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并且將考核和評價結果與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等掛鉤,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對師德失范又屢教不改者,嚴格采取法紀和組織處理的措施。要加強監督和管理,積極建立和探索領導監督、學生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機制。設立“師德監督”信箱和投拆電話,組織學生及家長、社會成員和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的監督活動,發揮社會監督對師德行為的約束、警戒作用,不斷督促教師嚴格自律,以符合師德規范的要求,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3.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師德工作機制
領導重視是加強師德建設的關鍵。學校黨組織應把師德建設作為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長期的、帶根本性的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工婦積極參與,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形成師德建設的整體合力。各教學部要擔負本教學部教師思想道德建設的責任。學校和教學部要象重視業務學習一樣,重視教師的思想道德建設,積極配合黨組織做好工作。師德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全社會都要支持師德建設,為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三、堅持教育引導,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教育活動
1.舉辦師德報告會
可由學校優秀教師向全體教職工作師德建設的報告,緊密結合學校實際,講述新形勢下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解讀新時期師德的時代特征和科學內涵,以及新形勢下加強師德建設的原則與工作途徑。
2.開展師德教育活動
黨總支、教學部結合學校實際,可以組織開展“師德研討”、師德經驗交流會和“師德在我身邊”等形式的座談會。結合學校教學檢查,開展評選“我心中最喜愛的老師”的活動,表彰優秀教師和好人好事。使得學校層層參與,促進全體教職工都重視師德建設。
3.制定師德規范
制定師德規范是師德建設的前提,是“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的保障。根據《教師法》《教育法》和中央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明確要求,制定切合本校實際的師德規范要求。在規范制定的過程中,由于工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可以充分發揚民主,吸收各方面的意見,使規范的制定更加貼近教師,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能夠得到廣大教職工的擁護。
總之,學校各級黨組織應把師德建設作為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認真組織教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從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