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
摘 要:“數學繪本”在小學教育領域的興起,為兒童的數學啟蒙和數學興趣培養拓寬了思路,讓兒童在有趣味的數學繪本閱讀中學習數學,開啟了一趟別樣的數學旅程。那么在數學繪本的閱讀學習中,教師應該對數學繪本閱讀從教材實際出發,是否使用繪本;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適當繪本。
關鍵詞:數學繪本;低段;有效;閱讀
《零不只是沒有》這節課一下課,一群學生立即圍攏上來,嘰嘰喳喳的說開了:“老師,原來數學課這么有意思??!”那親愛的孩子,你是覺得數學課是有多么無趣啊?
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是抽象的符號、推理與運算的結合,學習過程是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一直以來,似乎一直給人以枯燥、難學的形象。而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在學習中注意力更易分散,更容易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
數學繪本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是較嚴格意義的圖畫故事書,特別強調文與圖的內在關系。圖畫不再僅僅是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是圖、文之間取得一種平衡的關系,相互襯托,營造出整個繪本的內在感覺。利用繪本進行數學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通俗易懂,更加的生動有趣。結合趣味的數學繪本閱讀,在閱讀中學習數學,讓兒童在有滋有味的閱讀中產生對數學的學科興趣,學到學科知識。
近幾年,國內對數學繪本的了解與數學繪本閱讀的實踐逐漸增多,研究范圍從繪本創作、編輯到繪本選擇、教學都有所涉及。那么在數學繪本的閱讀學習中,教師應該注意什么呢?基于此考慮,談談我對小學低段數學繪本閱讀課程有效開展的思考。
一、從教材實際出發,是否使用繪本
數學繪本的數量與日俱增,逐漸在課堂興起,數學課堂上的繪本閱讀也漸漸興起。數學是一門系統的,具有很強邏輯思維的學科。數學教材經過專家們精心的編寫有其強大的科學性。我們不能為了繪本而繪本,應根據教材實際考慮是否需要使用繪本。例如,在教學0~9的數字認識時,教材已經提供了簡潔完整的學習資料,學生對這些數字在幼兒園時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這時老師就沒有必要再去提供一些淺顯的教材內容。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適當繪本
在眾多的繪本中如何選擇適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征相符合,與學校兒童生活相契合的數學繪本是關鍵。結合二年級學生的閱讀心理、個性特點和接受能力,精心選擇適合的數學繪本。注重選擇情節和數學教材相輔相成的繪本,美好的畫面和動人的故事情節不僅給學生帶去美的享受,而且課堂中延伸的數學知識在繪本中出現,能引發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他們自主討論和交流的欲望。
讓數學繪本閱讀與國家數學課程齊頭并進,互為影響促進,讓兒童的數學學科學習以積極作用。在眾多的可用資源中,進行合理的選擇,進入數學課堂。讓學生在聽故事、讀故事的同時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例如《從小愛數學》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編成故事,以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去理解數學概念。又如《一起一起分類病》以故事穿插,通過繪圖來講解操作來學習分類的知識。這些繪本把數學知識完美的蘊藏在了美妙的故事里。
三、從教學實際出發,進行繪本刪減
由于繪本信息量大,蘊藏的數學知識豐富,有時并不合適完全應用在課堂上。把繪本從頭講到尾并不是恰當的繪本使用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在選擇了適宜的繪本后,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刪減。教師應該根據每節課的重難點,對薄弱的內容進行加強,其他的相應內容進行適當縮減。例如在學生剛開始學習《年月日》的知識時,數學繪本《成為好爸爸》的前一部分可以讓學生很好的了解年月的知識,而后一部分星期和日的知識則比較難,可以在知識學習之后在讓學生閱讀。
一位數學教授曾說:“如果,數學是一座花園,那么數學繪本就是兒童心中的一顆希望種子?!睌祵W繪本的學習,為數學創造了一個更為絢爛和豐富的空間。數學繪本,讓我們行走一趟別樣的數學旅程。
參考文獻:
[1]吳夢昕.巧用繪本,激發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6(05).
[2]趙玉梅.精彩繪本成就靈動數學[J].基礎教育研究,2015(19).
[3]王姝.繪本在培智數學活動中的有效運用[J].現代特殊教育,2013(02).
[4]杭君.借繪本啟趣引思,助低段課堂教學[J].科學大眾,2016(08).
[5]蘇成誠.讓數學活動因繪本更有趣[J].學周刊,2015(04).